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及环保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27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及环保处理系统,后处理装置包括风机、排气管及烟囱,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风机及烟囱连接,排气管与风机连接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另一端的水平高度,排气管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油水收集箱、超声波喷淋器及多面球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后处理装置可对排放的空气进行二次处理,超声波喷淋器喷洒的水雾与沥青烟气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与多面球箱充分碰撞形成油水液滴,达到过滤效果,在重力的作用及排气管的导向作用下流向油水收集箱内,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及环保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及环保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沥青烟气中存在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目前,大部分厂商的环保处理系统采用的工艺是喷淋

电捕

光氧

排放,通过喷淋、电捕及光氧吸收空气中大部分的沥青烟气,最后达到排放标准进行排放,但是随着环保处理系统运行时间的增长,喷淋、电捕及光氧设备上沾满沥青油,环保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大幅降低,而且排气设备中没有后处理机制,使得最后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空气中沥青烟气的浓度高,此时需要停机对环保处理系统进行清洗,清洗频率为5

10天一次,清洗过程中要停止防水卷材的生产,从而影响生产的持续性及降低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其包括风机、排气管、烟囱、油水收集箱、超声波喷淋器及多面球箱,该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具有可对排放的空气进行二次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保证生产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包括风机、排气管及烟囱,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排气管的A端连接,所述排气管的B端与所述烟囱连接;所述排气管A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排气管B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排气管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油水收集箱、超声波喷淋器及多面球箱。
[0006]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上方设有通孔,所述超声波喷淋器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油水收集箱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下方,通过这样设置,即所述喷淋管穿设于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上方,所述超声波喷淋器喷出的水雾自上而下的在所述排气管内喷洒,吸收掉绝大部分空气中的沥青烟气,水雾与所述排气管内的沥青烟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在风机的作用下继续前行,油水混合物与所述多面球箱碰撞形成油水液滴,相当于达到过滤的效果,在重力的作用及所述排气管的导流作用下流向所述油水收集箱内,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一直管、球形管及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球形管沿轴线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形管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烟囱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所述球形管及所述第二直管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多面球箱包括多个多面球,多个所述多面球设置在所述球形管内,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结构简单、合理,而且所述球形管的容积大,可存放较多的所述多面球,所述多面球箱与所述油水混合物的碰
撞更加激烈、充分,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管设有所述油水收集箱及所述超声波喷淋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风机、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球形管、所述球形管与所述第二直管及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烟囱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拆装方便,也便于更换所述球形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法兰盘内设有密封圈,通过这样设置,保证所述排气管的密封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烟囱设有烟尘检测组件,通过这样设置,所述烟尘检测组件可以实时检测最终排放的空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0012]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后处理装置。
[0013]作为优选,环保处理系统还包括喷淋设备及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收集箱与所述油水分离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喷淋设备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所述油水收集箱内的油水经过所述油水分离器后被分离出水可利用与所述喷淋设备上,水被二次利用,环保节能。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
°‑
30
°
之间,通过这样设置,保证所述油水液滴的回流速度满足所述喷淋设备的使用,又避免所述油水液滴的回流速度过快,而导致所述油水分离器不能将油水充分分离。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所述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可对排放的空气进行二次处理,所述超声波喷淋器喷洒的水雾与沥青烟气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与所述多面球箱充分碰撞形成油水液滴,达到过滤效果,在重力的作用及所述排气管的导流作用下流向所述油水收集箱内,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后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18]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0019]1、风机;2、排气管;3、烟囱;4、超声波喷淋器;5、油水收集箱;21、第一直管;22、第二直管;23、球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参考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包括风机1、排气管2及烟囱3,风机1的出风端与排气管2的A端连接,烟囱3呈竖直设置,排气管2的B端与烟囱3的下部连接;排气管2倾斜设置,排气管2的A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排气管2的B端的水平高度,即排气管2与风机1连接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排气管2与烟囱3连接一端的水平高度,排气管2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油水收集箱5、超声波喷淋器4及多面球箱。
[0023]排气管2的管壁上方设有通孔,超声波喷淋器4包括喷淋管,喷淋管穿设于通孔内,
油水收集箱5设置在排气管2的管壁下方,即喷淋管穿设于排气管2的管壁上方,超声波喷淋器4喷出的水雾自上而下的在排气管2内喷洒,吸收掉绝大部分空气中的沥青烟气,水雾与排气管2内的沥青烟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形成油水混合物,在风机1的作用下继续前行,油水混合物与多面球箱碰撞形成油水液滴,相当于达到过滤的效果,在重力的作用及排气管2的导流作用下流向油水收集箱5内,使得最终排放的空气达到排放标准。
[0024]排气管2包括第一直管21、球形管23及第二直管22,第一直管21的一端与风机1的出风端连接,第一直管21的另一端与球形管23沿轴线方向的一端连接,球形管23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管22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管22的另一端与烟囱3连接,第一直管21、球形管23及第二直管22的轴线重合设置,多面球箱包括多个多面球,多面球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球形管23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隔网,使多个多面球能固定设置在球形管23内,使得结构简单、合理,而且球形管23的容积大,可存放较多的多面球,多面球箱与油水混合物的碰撞更加激烈、充分,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0025]第一直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烟气的后处理装置,包括风机(1)、排气管(2)及烟囱(3),所述风机(1)的出风端与所述排气管(2)的A端连接,所述排气管(2)的B端与所述烟囱(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A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排气管(2)B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排气管(2)沿排气方向依次设有油水收集箱(5)、超声波喷淋器(4)及多面球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的管壁上方设有通孔,所述超声波喷淋器(4)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油水收集箱(5)设置在所述排气管(2)的管壁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包括第一直管(21)、球形管(23)及第二直管(22),所述第一直管(21)的一端与所述风机(1)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球形管(23)沿轴线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形管(23)沿轴线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烟囱(3)连接,所述第一直管(21)、所述球形管(23)及所述第二直管(22)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多面球箱包括多个多面球,多个所述多面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李鄂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