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23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弓片、触点、静簧连接端、动簧连接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弓片一端的触点与静簧连接端连接,所述动簧连接端与弓片另一端连接,所述静簧连接端包括依次焊接连接的触点连接段、中间段和铜柱连接段,所述触点连接段、铜柱连接段和动簧连接端均由紫铜制成,所述中间段由锰铜制成且中间段一体化连接有两个锰铜焊脚,所述铜柱连接段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一号紫铜焊脚,所述动簧连接端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二号紫铜焊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静簧连接端和动簧连接端上的焊脚均采用冲压一体成型技术,减少了焊接工序,且继电器通过焊脚插入电能表的PCB板上,焊接方便,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与装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与装配。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相一体化继电器


[0001]本技术属于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智能电表中一种非常关键的器件,在负载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用户账户余额用尽的时候通过继电器断开负载,在检测到电网故障(如过压)时,继电器及时跳开以保护用户的用电设备等。
[0003]目前继电器使用的是端子线束点焊在锰铜上,然后将线束焊在电能表PCB板上;该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0004]整体连接采用两次点焊,点焊位置连接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且焊接较为麻烦,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与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包括壳体、驱动机构、弓片、触点、静簧连接端、动簧连接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弓片一端的触点与静簧连接端连接,所述动簧连接端与弓片另一端连接,所述静簧连接端包括依次焊接连接的触点连接段、中间段和铜柱连接段,所述触点连接段、铜柱连接段和动簧连接端均由紫铜制成,所述中间段由锰铜制成且中间段一体化连接有两个锰铜焊脚,所述铜柱连接段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一号紫铜焊脚,所述动簧连接端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二号紫铜焊脚。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铜柱连接段和动簧连接端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端部设置为片状,且该片状端与电能表的接线铜柱焊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静簧连接端和动簧连接端分别通过锰铜焊脚、一号紫铜焊脚和二号紫铜焊脚插接于电能表的PCB板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触点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所述动触点固定设置于弓片一端,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相对应,所述静触点与触点连接段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弓片、触点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动簧连接端一端贯穿壳体与弓片固定连接,所述触点连接段一端贯穿壳体且与壳体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蜗轮、小齿轮、蜗杆、扇形齿轮、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和推动片,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设置于蜗杆一侧且与蜗杆啮合,所述小齿轮固定设置于蜗轮顶部且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一端固定设有一号连杆,所述扇形齿轮和一号连杆同轴设置,所述一号连杆一端铰接有二号连杆,所述二号连杆一端与推动片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推动片另一端与弓片固
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机远离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焊针。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开设有与电机焊针相对应的开口,所述顶盖通过锁扣与壳体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静簧连接端和动簧连接端上的焊脚均采用冲压一体成型技术,用焊脚代替现有线束,减少了焊接工序,连接稳定;
[0017]2)本技术取消了原有的螺孔,采样焊接方式将继电器与电能表的接线铜柱焊接,焊接方式更加紧密,产品电阻小,发热量低;
[0018]3)本技术静簧连接端和动簧连接端通过焊脚插入电能表的PCB板上,不用焊接线束,焊接方便,有利于自动化生产与装配;
[0019]4)本技术静簧连接端采用紫铜和锰铜结合,紫铜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导电性能优异,易于加工;锰铜电感量小,温漂系数好,外部环境变化对其计量影响较小,采用锰铜的目的是使用锰铜分流的电流计量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壳体俯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壳体侧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壳体主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与接线铜柱连接的整体俯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与接线铜柱连接的整体侧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与接线铜柱连接的整体主视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的与接线铜柱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技术的继电器安装于电表内的示意图。
[0029]图中:1、壳体;2、驱动机构;21、电机;22、蜗轮;23、小齿轮;24、蜗杆;25、扇形齿轮;26、推动片;27、一号连杆;28、二号连杆;3、弓片;4、静簧连接端;41、触点连接段;42、中间段;43、铜柱连接段;5、动簧连接端;6、锰铜焊脚;7、一号紫铜焊脚;8、二号紫铜焊脚;9、动触点;10、静触点;11、电机焊针;12、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

9所示,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包括壳体1、驱动机构2、弓片3、触点、静簧连接端4、动簧连接端5,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弓片3一端的触点与静簧连接端4连接,所述动簧连接端5与弓片3另一端连接,所述静簧连接端4包括依次焊接连接的触点连接段41、中间段42和铜柱连接段43,所述触点连接段41、铜柱连接段43和动簧连接端5均由紫铜制成,所述中间段42由锰铜制成且中间段42一体化连接有两个锰铜焊脚6,所述铜柱连接段43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一号紫铜焊脚7,所述动簧连接端5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二号紫铜焊脚8。
[0034]进一步的,所述铜柱连接段43和动簧连接端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端部设置为片状,且该片状端与电能表的接线铜柱焊接。
[0035]进一步的,所述静簧连接端4和动簧连接端5分别通过锰铜焊脚6、一号紫铜焊脚7和二号紫铜焊脚8插接于电能表的PCB板上。
[0036]进一步的,所述触点包括动触点9和静触点10,所述动触点9固定设置于弓片3一端,所述静触点10与动触点9相对应,所述静触点10与触点连接段41固定连接。
[003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2、弓片3、触点均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动簧连接端5一端贯穿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包括壳体(1)、驱动机构(2)、弓片(3)、触点、静簧连接端(4)、动簧连接端(5),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弓片(3)一端的触点与静簧连接端(4)连接,所述动簧连接端(5)与弓片(3)另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连接端(4)包括依次焊接连接的触点连接段(41)、中间段(42)和铜柱连接段(43),所述触点连接段(41)、铜柱连接段(43)和动簧连接端(5)均由紫铜制成,所述中间段(42)由锰铜制成且中间段(42)一体化连接有两个锰铜焊脚(6),所述铜柱连接段(43)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一号紫铜焊脚(7),所述动簧连接端(5)上一体化连接有一个二号紫铜焊脚(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柱连接段(43)和动簧连接端(5)位于壳体(1)外部的一端端部设置为片状,且该片状端与电能表的接线铜柱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连接端(4)和动簧连接端(5)分别通过锰铜焊脚(6)、一号紫铜焊脚(7)和二号紫铜焊脚(8)插接于电能表的PCB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相一体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包括动触点(9)和静触点(10),所述动触点(9)固定设置于弓片(3)一端,所述静触点(10)与动触点(9)相对应,所述静触点(10)与触点连接段(41)固定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忠董满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和旭继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