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21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包括温控底座、倍频晶体底座和半导体制冷片;倍频晶体底座设于温控底座的上表面,倍频晶体底座与温控底座通过螺接件相固定;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温控底座的上表面与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之间,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导热环氧胶分别粘接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和温控底座的上表面。利用导热环氧胶的粘性和延展性,在补偿半导体制冷片与上、下两机械件因加工误差导致的缝隙的同时,胶水固化的过程补偿了应力释放的空间,可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与上、下两机械件的固定,大大提升机械件的稳定性;利用导热环氧胶的良好导热性,避免了机械件硬接触的散热不均匀问题。触的散热不均匀问题。触的散热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
,尤其涉及一种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固体激光器具有能量高、寿命长、方向性好、单色性和相干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国际激光产业新的开发及应用热点,在工业、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许多应用场合下需采用倍频(二次谐波)技术将1064nm的激光转换为532nm的绿色激光和355nm的紫外激光,倍频获得的绿光、紫外以其优良的光学特性有着非常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实现高效率、高输出质量、高稳定性的谐波转换,对于降低基频光通量要求和装置运行风险、提高物质吸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非线性倍频晶体由于吸收功率密度较高的基频光而温度上升,这将引起相位失配和热透镜效应,导致倍频晶体光学性能变差,激光输出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必须对倍频晶体进行冷却处理,以保证倍频晶体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中。非线性倍频晶体在作用过程中对温度传导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光学晶体与机械件之间必须有良好的热控制。
[0004]现有的很多光学晶体为了保证良好热控制,通常采用将半导体制冷片(TEC)通过螺丝固定在倍频晶体底座与温控底座之间,但是,由于机械件的尺寸都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这就导致TEC的上下表面和上下两个机械件接触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缝隙,热传递效果差,影响了其导热性能。同时用螺钉固定的时候,螺丝施加的应力不够会导致控温模块机械结构不牢,施加了较大的夹持应力,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震动等,导致存在较大的应力释放量,影响机械件稳定性,时间久了螺丝容易松动,导致晶体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光学晶体导热不好,严重了影响了激光的输出功率,并且导致激光光斑圆度的劣化,例如形成椭圆或者更差的光斑形状;同时内部夹持应力的存在,在工作过程中的机械形变,会破坏位相匹配条件,导致非线性转换效率下降,影响激光器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旨在提高倍频晶体的温度稳定性,提高倍频效率,改善绿光、紫外激光器输出激光的功率稳定性。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包括温控底座、倍频晶体底座和半导体制冷片;
[0007]所述倍频晶体底座设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倍频晶体底座与所述温控底座通过螺接件相固定;
[000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导热环氧胶分别粘接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和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
与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之间的所述导热环氧胶的厚度为0.1mm;和/或,
[001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的所述导热环氧胶的厚度为0.1mm。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位于所述上凹槽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导热环氧胶粘接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壁;
[0012]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凹槽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热环氧胶粘接所述下凹槽的槽底壁。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为方形片,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均为方形槽。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倍频晶体底座上下贯穿地设有通孔,所述温控底座对应所述通孔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接件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通孔的上孔缘与所述螺接件之间设有所述导热环氧胶。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沿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周向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每个所述通孔处设有所述螺接件。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端为方形设置,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端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所述螺接件。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温控底座和所述倍频晶体底座均为金属底座。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所述温控底座和所述倍频晶体底座均为铝制底座、不锈钢底座、黄铜底座或者紫铜底座。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固体激光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
[0020]本技术提供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及固体激光器,利用导热环氧胶的粘性和延展性,在补偿半导体制冷片与上、下两机械件(即温控底座和倍频晶体底座)因加工误差导致的缝隙的同时,胶水固化的过程补偿了应力释放的空间,可以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与上、下两机械件的固定,大大提升机械件的稳定性;并且,利用导热环氧胶的良好导热性,避免了机械件硬接触的散热不均匀问题,大大降低机械件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温差。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温控底座;
ꢀꢀꢀꢀꢀꢀꢀꢀ
2:倍频晶体底座;
ꢀꢀ
3:螺接件;
[0026]4:导热环氧胶;
ꢀꢀꢀꢀꢀꢀ
5: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技术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该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能用于固体激光器,如图1和图2所示,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包括温控底座1、倍频晶体底座2、螺接件3、导热环氧胶4和半导体制冷片5。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倍频晶体底座2设于温控底座1的上表面,倍频晶体底座2与温控底座1通过螺接件3相固定。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倍频晶体底座2上下贯穿地设有通孔,温控底座1对应通孔设有螺纹孔,螺接件3的螺纹端穿过通孔而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孔的上孔缘与螺接件3之间设有导热环氧胶4;并且,通孔与螺纹孔沿倍频晶体底座2的周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底座、倍频晶体底座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倍频晶体底座设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倍频晶体底座与所述温控底座通过螺接件相固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导热环氧胶分别粘接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和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与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之间的所述导热环氧胶的厚度为0.1mm;和/或,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与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的所述导热环氧胶的厚度为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晶体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上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位于所述上凹槽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导热环氧胶粘接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壁;所述温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位于所述下凹槽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通过所述导热环氧胶粘接所述下凹槽的槽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频晶体温度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为方形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刘家顺刘恒张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锐科光纤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