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1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目前首个提出三个抗体联用治疗新冠肺炎的单抗组合,该组合具有如下三个优点:1)该组方中两个针对RBD抗体可以非竞争性结合RBD不同抗原表位,可阻断RBD与ACE2受体结合,起到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作用;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三株抗体均具有不同程度的ADCC效应,可以帮助清除被感染细胞,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3)本发明专利技术三株抗体结合的位置相互不相干扰,联用后具有叠加抗病毒效应,同时可增强应对将来病毒突变的能力。病毒突变的能力。病毒突变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全人 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呈现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常见症状有发热、呼吸道症 状、咳嗽、气促等,感染的持续迁延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引起呼吸衰竭、 ARDS、休克和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部分轻症或出院患者在恢复后会出现 病情反复。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国家卫 健委颁发的第八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对于轻型感染者 主要以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为主,其中抗病毒药物包括α

干扰素、利托那韦、 利巴韦林、磷酸氯奎和阿比多尔。对于重症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防 治并发症,在抗病毒方面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疗法,在部分非对照初步病例 研究中发现新冠患者在输注恢复期血浆后可改善其临床状况,显示出中和抗 体在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潜力。
[0003]中和性抗体一直是治疗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疗法,尽管康复者血浆疗 法在治疗重症治疗患者具有一定的成效,但血浆来源难得,制品成分复杂,血 浆输注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开发出具有强中和活性、成分单一和易于大规模 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是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0004]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如下的缺点: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病程长,部分患者 出现病情反复可能是因为病毒仍然在不同脏器低水平发展。因此,清除患者体 内游离病毒以及各类被感染细胞将成为彻底治愈患者的关键。新冠病毒Spike (S)蛋白作为侵染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在被感染细胞表面广泛表达,其受 体结合域(RBD)介导了病毒与ACE2受体的结合,大多数进入临床试验的抗 新冠病毒抗体均靶向该区域。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的 重组全人源抗SARS

CoV

2S蛋白RBD单克隆抗体已于2020年7月7日完成中 国I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给药。除了单个抗体组方,美国再生元与美国国家 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抗体鸡尾酒疗法REGN

COV2于2020年7月6 日进入III期临床研究,并于2020年11月下旬被美国FDA授予紧急使用授权 (EUA),该方两个抗体可以非竞争性地结合RBD两个不同抗原表位,削弱病 毒因突变造成的逃逸。新冠病毒经过一年的流行后,在多个地区或国家均发现 了不同突变毒株,截至到2021年2月2日,在国家生物信息中心2019新型冠 状病毒信息库S序列突变分析结果中,发现在S蛋白共有2028个突变,其中 有268个位于RBD,因此,仅设计靶向RBD区域抗体并不足够应对病毒将来 可能发生的变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 白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筛选出两个针对RBD不同表位和一 个针对S蛋白NTD的抗体作为联用组方,在中和游离病毒的基础上,着重运 用抗体介导的杀伤作用清除被感染细胞,防止病毒在患者体内进一步扩散而引 发的多脏器感染。同时,三个针对不同表位抗
体的联用亦可应对将来病毒发生 的变异,增强抗体保护的有效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与新型冠状病毒的 表位特异结合的抗体,
[0007]所述抗体为抗体24C7,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DR

H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CDR

L1的氨基 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CDR

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CDR

L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或:
[0008]所述抗体为抗体24G1,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9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CDR

H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CDR

L1的氨基 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CDR

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CDR

L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或:
[0009]所述抗体为抗体24G2,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7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CDR
‑ꢀ
H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CDR

L1的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CDR

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 所示,CDR

L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体24C7重链可变区的氨基 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 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体24G1重链可变区的氨基 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 所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体24G2重链可变区的氨基 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 所示。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体的重链恒定区序列是人 IgG1的重链恒定区序列。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体的轻链恒定区序列是人 IgK的轻链恒定区序列。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编码所述抗体的核酸分子。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所述核酸分子。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宿主细胞,所述宿主细胞包含所述核酸分子或所述载体。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所述的抗体和药学上 可接受的载体。
[0019]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所述抗体或所述抗体的组合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0]术语解释:
[0021]新冠假病毒:新冠假病毒是一种复制缺陷型病毒的表面上表达有新冠病毒 重组膜蛋白(Spike)的嵌合病毒颗粒,这种病毒颗粒丧失病毒自我复制能力, 只能进行单个细胞周期的侵染。
[0022]新冠真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表位特异结合的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为抗体24C7,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CDR

H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CDR

L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CDR

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CDR

L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或:所述抗体为抗体24G1,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CDR

H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CDR

L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CDR

L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CDR

L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或:所述抗体为抗体24G2,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CDR

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CDR

H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CD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峰陈佩雯管静郑作宜金子荧朱华晨刘元生管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田区格物智康病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