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14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拉紧装置,包括拉紧器,所述拉紧器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长织带组件和短织带组件,所述拉紧器包括基座和驱动柄,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和基座侧板,所述驱动柄包括左驱动侧板、右驱动侧板和把手,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呈左右对称结构,且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把手连接孔和驱动轴连接孔,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之间居中位置设置有活动棘爪滑槽,所述活动棘爪滑槽内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第一定位柱和活动棘爪压簧让位孔,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和第一复位压簧,操作简单,无需多人配合操作,结构简单,减少使用者的投资费用。减少使用者的投资费用。减少使用者的投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拉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消音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重型货物的运输过程中,通常须用绳索捆扎货物,在捆扎货物时或需至少两人以上以手拉方式拉紧绳索;或以钢索铰拉器或其他紧绳装置拉紧绳索并将货物捆牢;前者不仅耗费体力、拉扯用力时常造成受伤,而且因人力有限,常发生栓捆不牢固而导致运输途中产生松动及滑脱的现象;后者虽省力安全,但要求每根捆扎绳索的尾端皆必配置一个钢索绞拉器或紧绳装置,增加了使用者的投资费用,且在使用后给收藏带来诸多麻烦,因此亟需一种消音拉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拉紧装置,通过设置左右两组驱动侧板和一组把手,控制驱动轴旋转夹紧长织带组件,棘轮一侧分别设置第一复位压簧和第二复位压簧控制止动棘爪行程杆动作,对拉伸后的长织带组件和短织带组件进行位置锁定,操作简单,无需多人配合操作,结构简单,减少使用者的投资费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音拉紧装置,包括拉紧器,所述拉紧器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长织带组件和短织带组件,所述拉紧器包括基座和驱动柄,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和基座侧板,所述驱动柄包括左驱动侧板、右驱动侧板和把手,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呈左右对称结构,且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把手连接孔和驱动轴连接孔,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之间居中位置设置有活动棘爪滑槽,所述活动棘爪滑槽内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第一定位柱和活动棘爪压簧让位孔。
[0005]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和第一复位压簧,所述活动棘爪两侧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第二定位柱,且活动棘爪的两边还设置有第一限位边、第二限位边和第三限位凸缘,所述基座底板上设有止动棘爪,所述基座侧板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的两侧,且基座侧板与基座底板垂直,所述基座侧板上设有对称的驱动轴孔、销孔和位于基座侧板居中位置的止动棘爪滑槽,所述的基座底板集中位置尾部设置有折弯,且开设有止动棘爪行程杆让位孔,两组对称设置的所述止动棘爪滑动安装于止动棘爪滑槽内,所述止动棘爪行程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复位压簧,所述止动棘爪行程杆与止动棘爪行程杆让位孔匹配设置,所述的销孔内贯穿设置有螺纹轴杆。
[0006]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中的驱动轴连接孔与基座侧板两侧的驱动轴孔通过驱动轴枢接固定,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对称贯穿于基座侧板外壁,所述基座侧板外壁伸出的驱动轴且依次设置有左棘轮、右棘轮、消音垫圈、左驱动侧板、右驱动侧板、驱动轴装饰盖和轴向限位销。
[0007]其中,所述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的边缘包裹有塑胶套,且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均开设有用于包裹有塑胶套的边缘小孔。
[0008]其中,所述把手通过把手连接孔固定连接于左驱动侧板和右驱动侧板之间,所述把手呈铝合金空心管把手结构设置。
[0009]其中,所述活动棘爪尾部呈镂空结构设置,且活动棘爪尾部中间凸缘和外边缘分别正反方向折弯后形成C形拉手结构。
[0010]其中,所述消音垫圈两侧对称设置有凹台,所述消音垫圈内孔两边也设置有凹台,所述的消音垫圈的外径比棘轮齿根圆直径大,所述消音垫圈成环形结构设置。
[0011]其中,所述长织带组件和短织带组件均包括织带和端配件,所述端配件固定连接于织带一侧。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左右两组驱动侧板和一组把手,控制驱动轴旋转夹紧长织带组件,棘轮一侧分别设置第一复位压簧和第二复位压簧控制止动棘爪行程杆动作,对拉伸后的长织带组件和短织带组件进行位置锁定,操作简单,无需多人配合操作,结构简单,减少使用者的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消音拉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消音拉紧装置的活动棘爪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消音拉紧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拉紧器;2、长织带组件;3、短织带组件;11、织带;12、端配件;22、基座;23、驱动柄;24、基座底板;25、基座侧板;26、左驱动侧板;27、把手;29、右驱动侧板;31、把手连接孔;32、驱动轴连接孔; 34、活动棘爪压簧第一定位柱;35、活动棘爪压簧让位孔;41、第一复位压簧;42、活动棘爪压簧第二定位柱;43、第一限位边;44、第二限位边;45、第三限位凸缘;50、止动棘爪;51、止动棘爪行程杆;55、活动棘爪;56、销孔;80、驱动轴孔;56、销孔;57、止动棘爪滑槽;58、止动棘爪行程杆让位孔;59、第二复位压簧;60、螺纹轴杆;61、驱动轴;63、左棘轮;64、右棘轮;65、消音垫圈;68、驱动轴装饰盖;69、轴向限位销;92、塑胶套; 93、边缘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消音拉紧装置,包括拉紧器1,拉紧器1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长织带组件2和短织带组件3,长织带组件2 和短织带组件3均包括织带11和端配件12,端配件12固定连接于织带11一侧,拉紧器1包括基座22和驱动柄23,基座22包括基座底板24和基座侧板 25,驱动柄23包括左驱动侧板26、右驱动侧板29和把手27,左驱动侧板26 和右驱动侧板29呈左右对称结构,且左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拉紧装置,包括拉紧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器(1)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长织带组件(2)和短织带组件(3),所述拉紧器(1)包括基座(22)和驱动柄(23),所述基座(22)包括基座底板(24)和基座侧板(25),所述驱动柄(23)包括左驱动侧板(26)、右驱动侧板(29)和把手(27),所述左驱动侧板(26)和右驱动侧板(29)呈左右对称结构,且左驱动侧板(26)和右驱动侧板(29)两侧均开设有对称的把手连接孔(31)和驱动轴连接孔(32),所述左驱动侧板(26)和右驱动侧板(29)之间居中位置设置有活动棘爪滑槽,所述活动棘爪滑槽内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第一定位柱(34)和活动棘爪压簧让位孔(35);所述左驱动侧板(26)和右驱动侧板(29)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55)和第一复位压簧(41),所述活动棘爪(55)两侧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第二定位柱(42),且活动棘爪(55)的两边还设置有第一限位边(43)、第二限位边(44)和第三限位凸缘(45),所述基座底板(24)上设有止动棘爪(50),所述基座侧板(25)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24)的两侧,且基座侧板(25)与基座底板(24)垂直,所述基座侧板(25)上设有对称的驱动轴孔(80)、销孔(56)和位于基座侧板(25)居中位置的止动棘爪滑槽(57),所述的基座底板(24)集中位置尾部设置有折弯,且开设有止动棘爪行程杆让位孔(58),两组对称设置的所述止动棘爪(50)滑动安装于止动棘爪滑槽(57)内,所述止动棘爪行程杆(51)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复位压簧(59),所述止动棘爪行程杆(51)与止动棘爪行程杆让位孔(58)匹配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杨宪伟马逢全李春芝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润杰物流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