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007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特点是包括纵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分别与纵向输送平台相垂直,第一横向输送平台间隔设置在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前,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与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头正对设置,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下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保护管上模块吊装到纵向输送平台上的吊装机构。优点是安装效率高且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特别是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高速发展,海底电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铺设在海底的电缆通常会遭受来自外部(如砾石、滚石、沉积物、浮游船骸、浮冰、底拖网渔船、网箱渔排养殖、船锚、拖锚、冰山、风暴潮、潮汐、地震等)的机械损伤及破坏,遭受到机械损伤和破坏的海缆容易造成的输电线路、信号传输等的切断,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确保海缆无论是在陆上还是在深水海底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海缆发生自然或人力的损坏。
[0003]基于此,海缆保护管应运而生。常见的海缆用保护管通常由结构相同的上模块和下模块相互配合构成,目前针对海缆上保护管的安装基本都是采用人工运送且手动安装,采用人工手动将保护管上模块和保护管下模块对接安装,海缆安装在其内得以保护,人工运送并安装不仅费力,且安装效率低下,导致海缆的安装敷设效率较低,整体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包括纵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分别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前,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头正对设置,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下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设置在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的保护管上模块吊装到纵向输送平台上的吊装机构。
[0007]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位置低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设置有用于将传送至此的一个保护管下模块顶起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齐平的顶升机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位置低于纵向输送平台的位置,海缆和保护管下模块在两个平台上输送,互相不影响,当一个保护管下模块运输到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时,控制第一横向输送机构停止对后面的保护管下模块的输送,通过顶升机构将运输至此的一个保护管下模块顶起与纵向输送平台齐平,此时该保护管下模块已经置于海缆的下部,随着纵向输送机构的运行,该置于海缆下部的保护管下模块与海缆一起在纵向输送
平台上实现向后输送。
[0008]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输送腔,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为两条同步运行的自右向左用于输送保护管下模块的输送链,两条所述的输送链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输送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平台,所述的顶升平台正对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且所述的顶升平台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输送腔的左端;当保护管下模块处于输送状态时,所述的顶升平台的位置低于所述的输送链的位置。上述结构设计不仅可实现保护管下模块的自右向左输送,同时也不影响输送到最左端的保护管下模块的顶升输送,保护管下模块处于输送状态时,顶升平台的位置低于输送链的位置,而当沿输送方向处于最先的保护管下模块被输送到顶升平台所处的位置时,输送链停止工作,顶升平台向上活动至与纵向输送平台齐平的位置,实现将该保护管下模块安装到海缆下方随着海缆一起在纵向输送平台上实现向后输送。
[0009]所述的顶升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顶升平台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0010]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设置有一安装框架,所述的驱动气缸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内,所述的驱动气缸的驱动杆可竖向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内,所述的驱动杆与所述的顶升平台之间通过一链条相连接,所述的链条的一端与所述的驱动杆相连接,所述的安装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链条相配合的链轮,所述的链条的另一端自左向右绕过所述的链轮安装在所述的顶升平台的左侧上端面上,所述的链条与所述的链轮啮合连接。上述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可稳定地带动顶升平台进行上下活动。
[0011]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的位置低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下方,且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伸出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左侧,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为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横向输送带。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的位置低于纵向输送平台的位置,海缆和保护管上模块在两个平台上输送,互相不影响。
[0012]所述的吊装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两侧的支撑架,两个所述的支撑架之间通过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的横梁上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有磁力吊具,所述的磁力吊具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上。上述吊装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需要吊装保护管上模块时,只需控制磁力吊具向下活动将保护管上模块吊起,然后通过人工手动将保护管上模块推送到安装有保护管下模块的海缆上即可。
[0013]所述的横梁下方设置有吊具安装座,所述的吊具安装座上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有吊缆,所述的吊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的磁力吊具。通过吊缆上下活动用于实现磁力吊具上下活动,结构简单,吊具安装做给吊缆提供了稳定的安装定位。
[0014]所述的吊具安装座可左右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的横梁上。通过吊具安装座的左右滑移用于实现对磁力吊具具体吊装位置的调整。
[0015]所述的吊具安装座的左侧设置有一辅助吊具安装座,所述的辅助吊具安装座可左右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的横梁上,所述的辅助吊具安装座上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有辅助吊缆,所述的辅助吊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辅助磁力吊具。上述结构用于备用吊装,当原本设定的磁力吊具发生损坏时,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替补使用。
[0016]所述的纵向输送机构为用于实现所述的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带,所述的
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隔挡壁,两个所述的隔挡壁左右间隔且并列设置,所述的纵向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的隔挡壁之间,所述的隔挡壁的前端头向外弯折形成导入壁。隔挡壁用于确保通过顶升平台运送到纵向输送平台前端的保护管下模块能够稳定地随着海缆一起向后运输。
[0017]所述的输送链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的横向输送带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的吊缆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的纵向输送带通过第四电机驱动。
[0018]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的隔挡壁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设置有光信号控制器,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光信号控制器、所述的驱动气缸、所述的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三电机和所述的第四电机分别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输送平台、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第二横向输送平台,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和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分别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之前,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头正对设置,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海缆自前向后输送的纵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下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保护管上模块自右向左输送的第二横向输送机构,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设置在第二横向输送平台上的保护管上模块吊装到纵向输送平台上的吊装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位置低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位置,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头设置有用于将传送至此的一个保护管下模块顶起与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齐平的顶升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输送腔,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机构为两条同步运行的自右向左用于输送保护管下模块的输送链,两条所述的输送链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输送腔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平台,所述的顶升平台正对设置在所述的纵向输送平台的前端,且所述的顶升平台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输送腔的左端;当保护管下模块处于输送状态时,所述的顶升平台的位置低于所述的输送链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缆保护管的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顶升平台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所述的第一横向输送平台的左端设置有一安装框架,所述的驱动气缸竖向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内,所述的驱动气缸的驱动杆可竖向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内,所述的驱动杆与所述的顶升平台之间通过一链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善忠阙善庭袁黎浩宋幼忠沃方东丁盛徐飞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