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29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3
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技术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户外变电站的站内电气设备通常都露天布置,设备之间常设置纵横交错的电缆沟用于电缆连接。为避免场地雨水流入电缆沟沟体内,现行的国家电网变电工程建设中,常常根据国网标准工艺的要求将电缆沟沟壁设置的比场地碎石顶面高约100mm(场地碎石厚度一般为150mm,碎石底部一般为300mm三七灰土垫层),因而将变电站场地划分成了若干区域。为避免场地雨水在电缆沟两侧汇集,往往需要在电缆沟顶部按照一定间距设置过水板,该过水板底标高同场地碎石底面标高。过水板的的设置会影响电缆沟的的净空,增加电缆沟深度,增加工程成本;另一方面,为排出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在电缆沟底部往往需设排水槽,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通过集水井底排水管将积水排出,但这样集水井需要深度较深,排水管必须从电缆沟底部通过,造成站内排水系统整体加深,增加成本,增大施工难度。此外,在目前的变电站建设模式中,电缆沟的断面设计和排水系统设计为相互独立的过程,排水管道和集水井与电缆沟独立施工,施工期间存在多次开挖,施工工序较多,工序间相互干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多功能整合的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及其应用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在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凸台,预制沟体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截水沟通过管道连通预制沟体凸台下部。
[0005]所述管道为预埋PVC管。
[0006]所述预制沟体长度为1000

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长度方向的中部。
[0007]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所述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

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和下部排水沟,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
[0008]截水沟位于场地迎水面的碎石层下部,截水沟与碎石层之间设置钢篦子。
[0009]单向排水地漏的单向阀上设有弧型过滤帽。
[0010]截水沟与PVC管之间设置滤网。
[0011]用预制防水隔板将预制沟体内部分割成上部的电缆敷设空间(电缆沟)和下部的封闭排水空间(排水沟),二者通过单向排水地漏连通,可保证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水体挥发影响电缆性能、腐蚀电缆支架;电缆沟的迎水面设置截水沟,通过预埋在
沟壁的PVC管与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在碎石层以下,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场地雨水的汇集与快速排出。
[0012]本技术将站区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与电缆沟断面设计相结合,解决了因电缆沟布置将场地分割成若干区域对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电缆敷设与排水系统分层布置,可有效节约占地,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土方工程量,缩短项目工期,降低排水系统整体造价;电缆沟迎水面的截水沟可有效收集场地雨水直接进入预制沟体底部的排水空间,因而不必在沟体顶部另设过水板,进而有效避免因电缆敷设净空不足而增加电缆沟的深度,节约工程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预制沟体,2、凸台,3、截水沟,4、管道,5、垫层,6、沟体盖板,7、预制防水隔板,8、单向排水地漏,9、防水砂浆,10、碎石层,11、钢篦子,12、滤网,13、电缆沟,14、排水沟,15、迎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1,在预制沟体1底部设置凸台2,预制沟体1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3,截水沟3通过管道4连通预制沟体凸台2下部,所述管道4为预埋PVC管,所述预制沟体1长度为1000

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
[0017]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所述预制沟体1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5,上部露出场地面100

150mm,预制沟体顶部设置沟体盖板6,凸台上固定预制防水隔板7,预制防水隔板将沟体分隔成上部电缆沟13和下部排水沟14,防水隔板中部设置单向排水地漏8,电缆沟两侧壁及底部设有防水砂浆9,防水砂浆可以防水防潮,确保电缆沟内环境干燥,保证电缆工作环境。
[0018]截水沟位于场地迎水面15的碎石层10下部,截水沟与碎石层之间设置钢篦子11,截水沟与PVC管之间设置滤网12。场地雨水或废水经过碎石层、钢篦子及滤网三层过滤,使得进入PVC管的水无杂质,防止管道堵塞,避免后期清淤程序。
[0019]单向排水地漏的单向阀上设有弧型过滤帽(图中未显示),通过设置弧型过滤帽防止杂质将单向阀堵死。
[0020]集截水、排水、电缆敷设为一体的预制沟体预先成型好,在场地直接组装,减少了后期工程量,简化施工工序。
[0021]用预制防水隔板将预制沟体内部分割成上部的电缆敷设空间(电缆沟)和下部的封闭排水空间(排水沟),二者通过单向排水地漏连通,可保证电缆沟底部的积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水体挥发影响电缆性能、腐蚀电缆支架;电缆沟的迎水面设置截水沟,通过预埋在
沟壁的PVC管与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在碎石层以下,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实现了场地雨水的汇集与快速排出。
[0022]本技术将站区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与电缆沟断面设计相结合,解决了因电缆沟布置将场地分割成若干区域对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电缆敷设与排水系统分层布置,可有效节约占地,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土方工程量,缩短项目工期,降低排水系统整体造价;电缆沟迎水面的截水沟可有效收集场地雨水直接进入预制沟体底部的排水空间,因而不必在沟体顶部另设过水板,进而有效避免因电缆敷设净空不足而增加电缆沟的深度,节约工程量。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包括预制沟体,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凸台,预制沟体侧方上部预留截水沟,截水沟通过管道连通预制沟体凸台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预埋PVC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沟体长度为1000

2000mm,PVC管设置在预制沟体长度方向的中部。4.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排水、截水一体预制件的应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沟体设置在场地预挖沟内,预制沟体底部设置垫层,上部露出场地面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阳李莉林一扬李莉媛李蕾王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