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驱动电路、时序控制器和扫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004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液晶显示器的扫描线分为多组,并提出在一扫描周期内同步扫描所述多组扫描线的像素驱动电路和扫描方法。由于每一条扫描线的帧数据不同,因此传统扫描方式无法随着数据变化的要求而弹性调整,改善反应时间与画质的效果有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帧分割后节省的扫描时间,做进一步的影像改良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和扫描方法,尤其涉及将液晶显示器的扫描线分为多个组,在一扫描周期内同步扫描该多组扫描线的像素驱动电路和扫描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的领域中,如何提高帧更新率(frame rate)与液晶反应速度,一直是发展的重点。对于传统液晶显示器而言,若帧更新率是60Hz,而扫描线总共有1080条,则平均能用来驱动扫描线的像素充电时间只有60×1080分之一秒。随着分辨率需求提高,扫描线的数量增加,则供像素充放电的时间越短,因此画质越不容易提高。图1是传统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100。该像素驱动电路100等分为上下两组,即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各包含多个扫描线。第一闸驱动器102和第二闸驱动器104对应地连接该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用于控制其上每一条扫描线。其中第一闸驱动器102和第二闸驱动器104控制扫描的方式,可以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在每一扫描周期,扫描顺序是由上往下依序逐行进行,依此循环。因为第一闸驱动器102和第二闸驱动器104在一扫描周期内所需处理的扫描线数量是原来的一半,所以多出一半的时间可做额外的处理。图2是传统扫描时序关系图,显示在一个扫描周期内(1 frame),液晶显示器中的1080条扫描线被驱动的顺序。其中显示1080条扫瞄线被分成上下两半部106和108,各540条扫描线。横方向是脉冲信号GCK,信号G1至G540以及信号G541至G1080各分别驱动一条扫描线。由图中可看出上半部106的信号G1到G540,以及下半部108的信号G541到G1080,随着GCK的振荡依序打开。举例来说,当GCK=1,上半部106信号G1打开,下半部108信号G541打开,当GCK=2,上半部106信号G2打开,下半部108信号G542打开,依此类推。因此当GCK=540时,便可完成上下半部共1080条扫描线的驱动,从GCK=541开始,上下半部各自从头重复上述动作,周而覆始。由于每一条扫描线的帧数据不同,因此传统扫描方式无法随着数据变动的需求而弹性调整,改善反应时间与画质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将液晶显示器的扫描线分为多组,并提出在一扫描周期内同步扫描所述多组扫描线的像素驱动电路和扫描方法。对于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将所述扫描线等分为K组,每一组包含M条扫描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方法在一扫描周期内,同步扫描该K组扫描线,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K个数列,各包含M个元素,所述元素的编号为1到M,所述K个数列包含数列S1,该数列S1中的元素从1到M依序排列,所述K个数列中除数列S1外的其余数列,依照转换函数确定元素编号的排列顺序。接着将所述K个数列交错组合成一包含K乘以M个元素的数列。最后以该数列为扫描顺序,对该K组扫描线同步进行分别扫描。其中K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该转换函数根据该K组扫描线所接收的数据信号将所述K组数列中除该数列S1外的其余数列进行排序。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用于液晶显示器,可在一扫描周期内,同步扫描K组扫描线,包含K组闸驱动器、时序控制器以及帧存储器。该K组闸驱动器分别驱动对应的一组扫描线,该时序控制器连接所述K组闸驱动器,用于处理时序以及影像数据。该帧存储器连接该时序控制器,用于暂存影像数据以供时序处理。而该时序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扫描方法,产生扫描顺序供该K组闸驱动器扫描对应的该K组扫描线。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上述时序控制器。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像素驱动电路100;图2是传统的扫描时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扫描方法流程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扫描数列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图4a的扫描时序图;图4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扫描数列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500。符号说明100~画素驱动电路106~上半部108~下半部 102~第一闸驱动器104~第二闸驱动器500~画素驱动电路502~时序控制器504~上半部控制器506~下半部控制器508~图框记忆体512~闸驱动器516~闸驱动器514~资料驱动器 518~资料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利用帧分割后节省的扫描时间,做进一步的影像改良处理。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扫描方法流程图。首先,把液晶显示器中的1080条扫描线分组,例如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各包含540条扫描线。于是在步骤301中,产生数列S1和数列S2,用于设定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的扫描顺序。该数列S1与S2各包含编号1到540的540个元素。接着在步骤303中,计算这二个数列的元素排列顺序。其中第一个数列为1、2、3、...、538、539、540,是一自然递增的整数数列,而数列S2则是1+N、2+N、3+N、...、538+N、539+N、540+N,是一平移N个值的数列,编号大于540者减540,使其值均不超过540。其中N是为一个可编程的整数、其值不大于540。在产生该数列S1和数列S2后,在步骤305中,将这两个数列交错组合成一个包含1080个元素的数列。因此数列的组合结果如下1、1+N、2、2+N、3、3+N、...、538、538+N、539、539+N、540、540+N。最后,在步骤307中,以该数列为扫描顺序,对上下两半部各540条扫描线同步进行扫描。因此,在一扫描周期内(time frame),对上半部106以及下半部108的540条扫描线而言,同一扫描线均会被扫描两次,而这两次的时间间隔则由N值决定。图4a是扫描顺序的实施例之一。液晶显示器具有1080条扫描线,分为上下两部份,各包含540条扫描线。数列S1包含540个元素,依序为{1,2,3,......,540}。数列S2包含540个元素,依序为{(N+1)%540,(N+2)%540,(N+3)%540......,(N+540)%540}。其中的N代表一不大于540的整数,其物理意义是同一扫描线被两次扫描的时间间隔。其中的「%」符号代表取模(mod),用以将数列中的值限定在1到540之间。在本例中,N=536,所以得到的数列S2为{537,538,539,......,536}。因此,通过数列S1和S2组合而得的扫描顺序SCAN#中有1080个元素,依序为{1,537,2,538,3,539,4,540,5,1,6,2,......540,536}。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便分别依据这个扫描顺序SCAN#对其对应的540扫描线进行扫描。在另一实施例中,N=270,所以得到的数列S2为{271,272,273,......,540,1,......,270}。因此,通过数列S1和S2组合而得的扫描顺序SCAN#中有1080个元素,依序为{1,271,2,272,3,273,4,274,5,275,......540,270}。上半部106和下半部108便分别依据这个扫描顺序SCAN#对其对应的540扫描线进行扫描。在又一实施例中,N=135,所以得到的数列S2为{136,137,138,......,540,1,......135}。因此,通过数列S1和S2组合而得的扫描顺序SCAN#中有1080个元素,依序为{1,136,2,137,3,138,4,139,5,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方法,用于具有K组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提供K个数列S↓[1]到S↓[K];根据所述数列S↓[1]到S↓[K],确定扫描顺序;以及根据所述扫描顺序,在一扫描周期(timeframe)内,同步扫描所述K 组扫描线,其中,K是一大于等于2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焕欣谢曜任汪志松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