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998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污水井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管道与厌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接,生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逆变器还连接有蓄电池以及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以及风力发电机;所述加热装置驱动器与加热装置连接,电动阀门驱动器与电动阀门连接;通过此种设计达到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为设备供电,节约能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用电负荷的目的,同时达到调控生化反应过程的温度,增加生化反应的速率的问题。生化反应的速率的问题。生化反应的速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本方案涉及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551050.X,专利名称为一种啤酒生产污水处理报警系统的技术专利,其包括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生化池和污泥浓缩池,沉淀池出口与调节池入口连接,调节池的出口与厌氧反应池的入口连接,厌氧反应池的出口与生化池的入口连接,沉淀池导出的污泥进入到生化池,生化池的出口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设有取样区,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设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设有阀门,取样区设有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分别与监测终端通信连接,监测终端还连接有报警指示灯,监测终端通过控制电路与阀门电连接。实现对于污水处理的监控和报警。
[0004]但是该方案忽略了每年污水处理的量十分庞大,污水处理的设备耗电量极大,增加了我国用电量负荷;同时,在污水生化反应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可以增加生化反应的速度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使用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耗电量巨大,增加用电负荷的问题;同时解决污水处理的生化反应过程中,对于影响生化反应的速度和效果的温度不能有效调控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0008]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污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
[0009]污水井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管道与厌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接,生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
[0010]所述污水井与沉淀池连接的管道中设置有粉碎泵,生化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0011]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中设置有电动阀门;
[0012]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MLSS传感器、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第三无线通讯装置、第四无线通讯装置、第五无线通讯
装置、第六无线通讯装置、第七无线通讯装置;
[0013]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连接,pH传感器与第三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流量传感器与第四无线通讯装置连接,COD传感器与第五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氨氮传感器与第六无线通讯装置连接,MLSS传感器与第七无线通讯装置连接;
[0014]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生化池中,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出水管道的管道口,所述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MLSS传感器设置于污泥浓缩池中;
[0015]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报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逆变器、加热装置驱动器、电动阀门驱动器、中央控制器;
[0016]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报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逆变器、加热装置驱动器、电动阀门驱动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17]所述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第三无线通讯装置、第四无线通讯装置、第五无线通讯装置、第六无线通讯装置、第七无线通讯装置分别与第一无线通讯装置连接;
[0018]所述加热装置驱动器与加热装置连接,电动阀门驱动器与电动阀门连接;
[0019]所述逆变器还连接有蓄电池以及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以及风力发电机。
[0020]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器驱动器、报警器,报警器驱动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报警器与报警器驱动器连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WIFI无线通讯装置,所述WIFI无线通讯装置用于连接中央控制器与移动终端。
[0023]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污水处理设备系统的运行画面。
[0024]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0025]进一步的,所述MLSS传感器采用型号为OUS41的浊度传感器。
[0026]进一步的,所述pH传感器采用型号为T335的pH传感器。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8]1.本技术通过在生化池中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装置的设计,实现对温度的监测和调控,保证生化反应处于最佳温度状态下,加快生化反应的速率。
[0029]2.本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控制器的设计,使用太阳能以及风能共同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供电,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用电负荷,环保节能。
[0030]3.本技术通过粉碎泵的设计,在污水进入沉淀池前,对大块的固体进行粉碎处理,方便后续进行处理,同时也避免堵塞管道。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0034]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系统包括污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
[0035]污水井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管道与厌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接,生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
[0036]所述污水井与沉淀池连接的管道中设置有粉碎泵,生化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
[0037]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中设置有电动阀门;
[0038]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MLSS传感器、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第三无线通讯装置、第四无线通讯装置、第五无线通讯装置、第六无线通讯装置、第七无线通讯装置;
[0039]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连接,pH传感器与第三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流量传感器与第四无线通讯装置连接,COD传感器与第五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氨氮传感器与第六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AI人工智能的乡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系统包括污水井、沉淀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水井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调节池通过管道与厌氧反应池、厌氧反应池通过管道与生化池连接,生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污水井与沉淀池连接的管道中设置有粉碎泵,生化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中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MLSS传感器、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第三无线通讯装置、第四无线通讯装置、第五无线通讯装置、第六无线通讯装置、第七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无线通讯装置连接,pH传感器与第三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流量传感器与第四无线通讯装置连接,COD传感器与第五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氨氮传感器与第六无线通讯装置连接,MLSS传感器与第七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生化池中,流量传感器设置于出水管道的管道口,所述pH传感器、流量传感器、COD传感器、氨氮传感器、MLSS传感器设置于污泥浓缩池中;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报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逆变器、加热装置驱动器、电动阀门驱动器、中央控制器;所述第一无线通讯装置、报警装置、数据存储装置、逆变器、加热装置驱动器、电动阀门驱动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讯装置、第三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杨帆罗森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