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61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1
本申请公开了临床医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包括头枕和用于覆盖身体的覆盖毯,头枕与覆盖毯可拆卸连接,头枕上设置有用于将头部限位的凹槽,头枕上且位于凹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弧形夹片,两端弧形夹片之间的间距可调,弧形夹片与头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相贴合,弧形夹片与头部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片;覆盖毯上设置有将人体约束在床上的固定带。本申请将弧形夹片对准儿童的两颊处,向内移动弧形夹片使得儿童的头部被固定住,并避免将面部遮挡,可以保证面板清创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覆盖毯束缚胸腹和手臂,防止了儿童身上勒痕的生成。防止了儿童身上勒痕的生成。防止了儿童身上勒痕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临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口腔检查及治疗均在牙椅上进行,现有的儿童牙椅只有一条帆布约束带,对哭闹、身体扭动的患儿约束效果不够好,故在操作时往往需要人为的对患儿进行约束,即需要一名协助者用双手扶住患儿的头部,操作很不方便,且还增加了工作量。基于此,现有技术CN104758110A公开了一种口腔科儿童手术约束带,包括垫布,所述的垫布的一端设有头部约束带Ⅰ、肩部约束带Ⅰ和肩部约束带Ⅱ,所述的垫布的一侧设有胸腹部约束带Ⅰ和手臂约束带Ⅰ,所述的垫布的另一侧设有胸腹部约束带Ⅱ和手臂约束带Ⅱ,所述的头部约束带Ⅰ上设有头部约束带Ⅱ和头部约束带Ⅲ,所述的头部约束带Ⅱ和头部约束带Ⅲ分别设置于头部约束带Ⅰ靠近垫布的两侧,所述的垫布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牙椅上。将患儿约束住,防止手术过程中患儿头部摆动、身体扭动发生意外,保证患儿的安全。但是通过三个头部约束带来将头部固定住,一来约束力不够,患儿的头部难免会晃动,二来约束带在固定的时候会将部分面部遮挡,手术时间过长,会引起患儿的不适。且通过垫布的另一侧设有胸腹部约束带Ⅱ和手臂约束带Ⅱ来将胸腹和手臂束缚,也容易造成勒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涉及一种能够很好的将头部固定且胸腹与手臂不出现勒痕的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包括头枕和用于覆盖身体的覆盖毯,所述头枕与覆盖毯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上设置有用于将头部限位的凹槽,所述头枕上且位于凹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弧形夹片,两端所述弧形夹片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弧形夹片与头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相贴合,所述弧形夹片与头部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片;所述覆盖毯上设置有将人体约束在床上的固定带。
[000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与诊疗床配合使用,包括头枕和覆盖毯,头枕固定在床头位置,头枕与覆盖毯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供头穿过的空隙,儿童平躺在诊疗床上,后脑勺放入凹槽内,将覆盖毯覆盖在儿童的身体上,将头枕与覆盖毯连接在一起,之后再将固定带捆在床脚或者栏杆上,确保儿童的身体被覆盖毯束缚在床上,避免儿童乱动。之后将弧形夹片对准儿童的两颊处,同时向内移动弧形夹片,弧形夹片上的柔性片与儿童的脸颊接触并相互抵持,将儿童的头部固定住,不仅能有效避免儿童的头部晃动,同时该种固定方式也避免将面部遮挡,可以保证面板清创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覆盖毯束缚胸腹和手臂,防止了儿童身上勒痕的生成,手术完成后,将弧形夹片向外移动,解除对头部的固定,之后再将固定带解开解除对身体的束缚,将头枕与覆盖毯的连接断开,将儿童从床上抱下即可。
[0006]进一步,所述弧形夹片远离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间距调节件。由于儿童的头围的范围较大,因此通过间距调节件,方便对于不同头围儿童头部的固定。
[0007]具体的,所述间距调节件为两组,包括固定杆和螺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头枕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弧形夹片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把。作为实施方式之一,采用单独调节,需要调节的时候,分别转动握把,握把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弧形夹片向内或者向外移动。
[0008]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件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头枕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弧形夹片连接。作为实施方式之二,采用单独调节,需要调节的时候,分别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弧形夹片向内或者向外移动。
[0009]进一步,所述间距调节件包括调节板、调节齿轮、调节杆以及两个L形推杆,两个L形推杆贯穿调节板且上下设置,所述L形推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弧形夹片,两个L形推杆的另一端相对设有齿条,所述调节齿轮位于两个L形推杆之间并分别与齿条啮合,所述调节齿轮的转轴一端与调节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齿轮的转轴另一端与调节杆固定连接。作为实施方式之三,同时调节,转动调节杆,调节齿轮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移动,进而使得L形推杆同向移动或者相向移动,确保与L形推杆连接的弧形夹片将儿童的头部固定或者解除固定。
[0010]进一步,所述弧形夹片为塑性材质制成,所述柔性片上均布有若干个气孔。便于调整弧形夹片的弧度,使其贴合儿童的脸颊,柔性片有气孔,是保证透气性,避免长时间夹持长痱子。
[0011]进一步,所述柔性片为海绵片或者乳胶片。
[0012]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尺寸从外向内逐渐变大,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海绵层。使其贴合儿童的头部。
[0013]进一步,所述头枕与覆盖毯之间通过拉链或者魔术贴连接。以上连接便于拆卸。
[0014]进一步,所述固定带有多条且设置在覆盖毯的两侧,且分别位于肩胛部、手肘部和小腿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调节杆1、调节板2、头枕3、L形推杆4、弧形夹片5、凹槽6、拉链7、覆盖毯8、固定带9、诊疗床10。
[0019]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与诊疗床10配合使用,包括头枕3和用于覆盖身体的覆盖毯8,头枕3与覆盖毯8通过拉链7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供头穿过的空隙,头枕3上设置有用于将头部限位的凹槽6,凹槽6的尺寸从外向
内逐渐变大,凹槽6内设置有海绵层,头枕3上且位于凹槽6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弧形夹片5,两端弧形夹片5之间的间距可调,弧形夹片5与儿童的脸颊相贴合;弧形夹片5远离凹槽6的一端设置有间距调节件,间距调节件包括调节板2、调节齿轮、调节杆1以及两个L形推杆4,两个L形推杆4贯穿调节板2且上下设置,L形推杆4的一端分别连接弧形夹片5,两个L形推杆4的另一端相对设有齿条,调节齿轮位于两个L形推杆4之间并分别与齿条啮合,调节齿轮的转轴一端与调节板2转动连接,调节齿轮的转轴另一端与调节杆1固定连接;弧形夹片5为塑性材质制成,弧形夹片5与头部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海绵片或者乳胶片,海绵片或者乳胶片上均布有若干个气孔,覆盖毯8上设置有将人体约束在床上的固定带9,固定带9有三组且分别设置在覆盖毯8的两侧,固定带9分别位于肩胛部、手肘部和小腿处。
[002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间距调节件的替换,具体的,间距调节件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设置在头枕3上,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弧形夹片5连接。
[0021]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间距调节件的替换,具体的,间距调节件为两组,包括固定杆和螺杆,固定杆固定在头枕3上,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杆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弧形夹片5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和用于覆盖身体的覆盖毯,所述头枕与覆盖毯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上设置有用于将头部限位的凹槽,所述头枕上且位于凹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弧形夹片,两端所述弧形夹片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弧形夹片与头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相贴合,所述弧形夹片与头部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片;所述覆盖毯上设置有将人体约束在床上的固定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片远离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间距调节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件为两组,包括固定杆和螺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头枕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弧形夹片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手术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件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有两个,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头枕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弧形夹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儿童实施面部清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琴苟文媛张军燕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