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510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包括:分流器主体、冷却管、分流管、出液管以及第一控制阀;分流器主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冷却腔体,分流器主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冷却腔体相连通的冷却孔,冷却管设置在冷却腔体内,且冷却管的一端与分流器主体上的注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分流器主体侧壁上的分流管相连通,分流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液管,且出液管至少部分伸出至分流器主体的外侧,每个出液管上都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控制出液管的流量大小。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部件的散热效率不同,且各部件的冷却管路压损不一样,散热功率要求不一样,采用串联冷却方式,整个冷却系统控制会非常复杂的问题。个冷却系统控制会非常复杂的问题。个冷却系统控制会非常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以先进控制技术为纽带,将内燃发动机与电动机通过机械联接接入驱动系统,由于两个动力源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分别进行驱动或者联合驱动,进而结合传统内燃机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而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而该汽车利用的就是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包括电池、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发动机以及发电机控制器,由于各个部件的散热效率不同,需要设计一套独立的冷却系统,而且各部件的冷却管路压损不一样,散热功率要求不一样,采用的串联冷却方式使整个冷却系统控制会非常复杂。
[0003]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简化冷却系统,实现多部件并联冷却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多个部件冷却液出口接头的管径来控制流量,以此来满足不同部件的散热需要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部件的散热效率不同,需要设计一套独立的冷却系统,而且各部件的冷却管路压损不一样,散热功率要求不一样,采用串联冷却方式,整个冷却系统控制会非常复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简化冷却系统,实现多部件并联冷却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多个部件冷却液出口接头的管径来控制流量,以此来满足不同部件的散热需要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流器主体、冷却管、分流管、出液管以及第一控制阀;
[0006]所述分流器主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冷却腔体,所述分流器主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冷却腔体相连通的冷却孔,所述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内,且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上的注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侧壁上的分流管相连通,所述分流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管,且所述出液管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分流器主体的外侧,每个所述出液管上都设置有第一控制阀,以控制所述出液管的流量大小。
[0007]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分流器主体上设置有所述注液口的一侧,且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注液口相连通的导流通道。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导流通道中,以控制所述导流通道的内径来控制所述导流通道的流量大小。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固定孔。
[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
[0011]优选地,所述冷却管为铜质冷却管。
[0012]优选地,所述出液管至少设置四根。
[0013]优选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都为球阀。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简化了动力系统中冷却的控制,大大节约了成本,达到了冷却效果好,省时,省水的目的。可以通过控制多个出液管的管径来控制流量,也可以通过控制每个所述出液管上第一控制阀来进行流量控制,以实现不同出液管中不同流量的效果,这样与每个出液管连接部件的冷却效果也随之不同,以此来满足不同部件的散热需要,整个过程环保可控,使用后提高了发动机冷却的效率。
[0015]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冷却管
ꢀꢀꢀꢀꢀꢀꢀꢀꢀꢀꢀꢀꢀꢀꢀꢀ
2第二控制阀
[0021]3分流器主体
ꢀꢀꢀꢀꢀꢀꢀꢀꢀꢀꢀꢀ
4出液管
[0022]5导流通道
ꢀꢀꢀꢀꢀꢀꢀꢀꢀꢀꢀꢀꢀꢀ
6固定座
[0023]8冷却孔
ꢀꢀꢀꢀꢀꢀꢀꢀꢀꢀꢀꢀꢀꢀꢀꢀ
9分流管
[0024]10第一控制阀
ꢀꢀꢀꢀꢀꢀꢀꢀꢀꢀꢀ
11冷却腔体
[0025]12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7]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流器主体3、冷却管1、分流管9、出液管4以及第一控制阀10;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冷却腔体11,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冷却腔体11相连通的冷却孔8,所述冷却管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11内,且所述冷却管1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3上的注液口1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3侧壁上的分流管9相连通,所述分流管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管4,且所述出液管4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外侧,每个所述出液管4上都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以控制所述出液管4的流量大小。
[0029]在上述方案中,将待冷却的部件分别与多个不同的所述出液管4相连通,通过所述出液管4向部件中灌入冷却液,以达到冷却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部件的散热需求,选取不
同管径的所述出液管4,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10的调节,实现出液管4流量大小的调节,实现冷却效果强弱的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散热需求。
[003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固定在所述分流器主体3上设置有所述注液口的一侧,且所述固定座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注液口12相连通的导流通道5。
[003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座6可以将装置整体固定到需要的位置,所述导流通道5向所述冷却管1中持续通入冷却液。
[0032]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6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所述第二控制阀2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导流通道5中,以控制所述导流通道5的内径来控制所述导流通道5的流量大小。
[0033]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2可以控制所述冷却管1总的冷却液流量,从而控制装置整体的冷却效果,配合所述第一控制阀10的调节,可以实现更加宽泛的冷却效果地调节,以适用于不同部件的各个散热需求,实用性随之提高。
[003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分流器主体(3)、冷却管(1)、分流管(9)、出液管(4)以及第一控制阀(10);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冷却腔体(11),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冷却腔体(11)相连通的冷却孔(8),所述冷却管(1)设置在所述冷却腔体(11)内,且所述冷却管(1)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3)上的注液口(1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流器主体(3)侧壁上的分流管(9)相连通,所述分流管(9)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液管(4),且所述出液管(4)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分流器主体(3)的外侧,每个所述出液管(4)上都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0),以控制所述出液管(4)的流量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分流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固定在所述分流器主体(3)上设置有所述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知章吴磊金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