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旭东专利>正文

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26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包括漂身,所述漂身上端设置有花管式漂尾,所述花管式漂尾上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漂身远离花管式漂尾一端设置有漂脚。通过直接在花管式漂尾上均匀开孔或任意开孔,这样水可自由进出花管状漂尾,解决了目前排水漂必须从管状漂尾两端进排水的问题,水能完全自由进出漂尾,其次也不用在浮漂漂身开孔,解决排水漂管状漂尾进水问题,浮漂漂身的大小不再受约束和限制,同时在花管状漂尾上打无数个孔,进一步减少了漂管的体积,也进一步降低了花管式漂尾的浮力,比目前市场上的排水漂进一步提高了浮漂灵敏度。且解决了现有排水浮漂漂身偏大的问题。敏度。且解决了现有排水浮漂漂身偏大的问题。敏度。且解决了现有排水浮漂漂身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浮漂领域,特别是涉及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

技术介绍

[0002]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所以鱼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从鱼漂的种类来说,大致有立式鱼漂、卧式鱼漂、球形鱼漂、线鱼漂等种类。其中立式鱼漂流传很广,使用数量也非常多,尤其是淡水钓立式鱼漂使用最多。
[0003]立式浮漂由漂尾、漂身、漂脚三部分组成。漂脚因材质不同,大致分为碳脚、竹脚、钢脚。漂身多用较轻的材料制作而成,按照材质可分为:轻木类、草杆类、禽羽类、拼合类、新材料类。漂尾按照空心和实心分为“软尾”“硬尾”“龙凤尾”。软尾多为空心主要用PVC等塑料材料制成,硬尾多为玻璃纤维制成,龙凤尾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漂目是在整个漂尾上一段一段的颜色,一般都使用荧光漆(反光作用),漂目主要起到标记的作用,由最顶端至漂身分别称为1目、2目、3目。。。。。等,不同钓法所用鱼漂目数的多少不同。
[0004]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既浮力大小由该物体的体积大小决定。鱼漂调平水时,既鱼漂下面的铅坠通过修剪铅皮调整铅坠重量,让鱼漂漂尾最顶端刚好没入水面,此时的铅坠重量就是这支浮漂的浮力大小,该铅坠重量又被钓鱼人称为这支浮漂的吃铅量。
[0005]钓鱼前都要进行调漂,调漂就是确定浮漂的调目和钓目,也就是钓鱼人常说的调钓,所谓调目就是鱼钩在不挂饵料时,通过修剪铅皮调整铅坠重量平衡浮漂浮力,让鱼漂漂尾上的漂目露出水面几目,漂尾露出水面几目由钓法决定,此时就完成浮漂的调目确定;所谓钓目就是鱼钩挂上饵料后,调整鱼线上的鱼漂至水底的距离,让漂尾上的漂目露出水面几目,漂尾露出水面几目也是由钓法决定,此时就完成浮漂钓目的确定,整个调漂或调钓完成。
[0006]上述调漂过程中定调目时,也就是确定漂尾露出水面几目,此时浮漂水面以下的浮漂浮力已被通过修剪铅皮调整好重量的铅坠所平衡,这几目露出水面漂尾的体积大小,就确定了漂尾剩余浮力的大小,浮漂漂尾的剩余浮力越小,鱼吃饵时的阻力就小,浮漂的牵引力就越小,鱼漂的灵敏度就越高。因此为了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就必须让浮漂漂尾变细。漂尾越细的浮漂灵敏度就越高,但漂尾的清晰度就降低。为了提高浮漂的清晰度达到醒目的程度,就须把漂尾加粗,粗漂尾的浮力大,浮漂的灵敏度就低。因此市场上就存在着细漂尾和粗漂尾两种浮漂,一个灵敏不醒目,一个迟钝但非常醒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已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包括漂身,所述漂身上端设置有花管式漂尾,所述花管式漂尾上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漂身远离花管式漂尾一端设置有漂脚,若干所述开孔可为均匀或任意排列设置在花管式漂尾上。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开孔的形状为任意形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漂身为实心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孔的数量上限受到花管式漂尾的结构强度限制,所述开孔的数量下限不受限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直接在花管式漂尾上均匀开孔或任意开孔,这样水可自由进出花管状漂尾,解决了目前排水漂必须从管状漂尾两端进排水的问题,水能完全自由进出漂尾,其次也不用在浮漂漂身开孔,解决排水漂管状漂尾进水问题,浮漂漂身的大小不再受约束和限制,同时在花管状漂尾上打无数个孔,进一步减少了漂管的体积,也进一步降低了花管式漂尾的浮力,比目前市场上的排水漂进一步提高了浮漂灵敏度。且解决了现有排水浮漂漂身偏大的问题,因漂身开孔造成漂身体积较大,整支鱼漂的浮力较大和吃铅量都较大,不能制作成吃铅量较小的排水漂,解决了目前排水浮漂每次抛竿时要刻意将整个排水漂没入水中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现有排水浮漂的创新改进,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完美的解决了排水漂自由进排水的问题,花管式漂尾浮漂不仅做到了与细尾浮漂一样的灵敏,且保持了粗尾浮漂的醒目特点,继承了普通浮漂的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开孔第一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开孔第二示意图。
[0018]其中:1、漂身;2、花管式漂尾;3、漂脚;4、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4所示,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包括漂身1,漂身1上端设置有花管式漂尾2,花管式漂尾2上开设有若干开孔4,漂身1远离花管式漂尾2 一端设置有漂脚3,若干开孔4可为均匀或任意排列设置在花管式漂尾2上;开孔4的排列不受限制,同样可实现水能自由进出花管式漂尾2,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排水漂必须从漂尾两端进排水的问题。
[0022]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干开孔4的形状为任意形状,如三角形或圆形等,开孔4同样不
受形状的限制,亦可实现水能从花管式漂尾2上开孔4处实现进排水。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漂身1为实心结构。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孔4的数量上限受到花管式漂尾2的结构强度限制,开孔4的数量下限不受限制,开孔4的数量可根据漂管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调整,避免开孔4过多导致断裂,提高使用时的实用性。
[0025]工作原理:通过直接在花管式漂尾2上均匀开孔或任意开孔,这样水可自由进出花管状漂尾2,解决了目前排水漂必须从管状漂尾两端进排水的问题,水能完全自由进出漂尾,其次也不用在浮漂漂身1开孔,解决排水漂管状漂尾进水问题,浮漂漂身1的大小不再受约束和限制,同时在花管状漂尾2 上打无数个孔,进一步减少了漂管的体积,也进一步降低了花管式漂尾2的浮力,比目前市场上的排水漂进一步提高了浮漂灵敏度。且解决了现有排水浮漂漂身1偏大的问题,因漂身1开孔造成漂身1体积较大,整支鱼漂的浮力较大和吃铅量都较大,不能制作成吃铅量较小的排水漂,解决了目前排水浮漂每次抛竿时要刻意将整个排水漂没入水中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现有排水浮漂的创新改进,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完美的解决了排水漂自由进排水的问题,花管式漂尾浮漂不仅做到了与细尾浮漂一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漂,包括漂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身(1)上端设置有花管式漂尾(2),所述花管式漂尾(2)上开设有若干开孔(4),所述漂身(1)远离花管式漂尾(2)一端设置有漂脚(3),若干所述开孔(4)可为均匀或任意排列设置在花管式漂尾(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管式漂尾进排水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旭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