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宇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及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13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及浮漂,它包括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空心透明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套管本体上远离开口方向的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所述套管本体套设于漂体顶部上导光光纤的外侧构成漂尾,所述漂体底端设有漂脚,所述导光光纤穿过漂体顶端中心并与漂体内置的光源连接;它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套管本体,利用玻璃纤维具有轻质坚固、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防腐性能好、以及与树脂胶水粘接性好等特性,达到不易变形和折断的目的,结合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用于增大导光面积,从而提高了导光光纤的散射面积,达到提升醒目程度和可视距离的目的,方便实现远距离垂钓作业;它广泛适用于钓鱼作业配套使用。鱼作业配套使用。鱼作业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及浮漂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及浮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钓鱼作为旅游休闲方式;浮漂是钓鱼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需根据浮漂中漂目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钩上饵的情况,因此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浮漂结构一般包括漂尾、漂体和漂脚,平时垂钓中,为了便于观漂,一般需将漂尾中的漂目露出水面,而漂目的外表面一般能交替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圈,通过对浮于水面上漂目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的下沉或上浮,从而准确把握起杆时机。
[0003]目前,电子浮漂已深受垂钓爱好者的喜欢,而当前使用的电子浮漂中,其漂目与漂体大都均为直接连接,同时漂目大都采用导光光纤制成,实现发出多种颜色交替的光圈,由于采用导光光纤制成的漂目外径尺寸较小,造成使用过程中漂目很容易被折断损坏,给垂钓爱好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很多厂家在导光光纤的外侧套装透明的圆筒状塑料管作为漂尾,但塑料管存在容易受力变形、折断,同时塑料管与防水胶的粘接性能较差,造成安装不便,并影响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及浮漂,它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套管本体,利用玻璃纤维具有轻质坚固、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防腐性能好、以及与树脂胶水粘接性好等特性,达到不易变形和折断的目的,结合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用于增大导光面积,从而提高了导光光纤的散射面积,达到提升醒目程度和可视距离的目的,方便实现远距离垂钓作业,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它包括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空心透明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套管本体上远离开口方向的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
[0006]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螺旋部的长度尺寸为套管本体整体长度尺寸的1/3~1/2。
[000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浮漂,它包括上述的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套设于漂体顶部上导光光纤的外侧构成漂尾,所述漂体底端设有漂脚,所述导光光纤穿过漂体顶端中心并与漂体内置的光源连接。
[0008]所述漂体的顶端中心设有止口与套管本体的开口端配装,且漂体的止口部与套管本体的开口端经防水胶密封粘接。
[0009]所述漂体采用高密度发泡复合材料制成,且漂体的外表形状呈中部向两端收缩的弧形。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11](Ⅰ)本技术采用导光光纤的外侧套设透明的玻纤套管作漂尾,利用空心透明结构的玻纤套管来保护导光光纤,可避免导光光纤因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被折断受损,能够使垂钓爱好者更放心的进行垂钓作业,从而为垂钓作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垂钓作业的成本;
[0012](Ⅱ)本技术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套管本体,利用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轻质坚固,且拉伸强度高和弹性系数高的特点,能吸收和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可使套管本体强度高,弹性好,不易变形和折断,能实现更好的保护导光光纤,同时玻璃纤维材料整体质量轻,比塑料管入水翻身快,灵敏度高,方便垂钓爱好者观察和识别浮漂的浮动,达到提升钓鱼效率的目的,结合利用玻璃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以及与树脂胶水粘接性好等特性,可使套管本体不易被防水胶腐蚀而受损,并可保障套管本体与漂体之间的粘接牢固可靠,密封性能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钓鱼成本;
[0013](Ⅲ)本技术采用漂体的顶端中心设有止口与玻纤套管的开口端配装,利用止口插装玻纤套管的安装方式,省时省力,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
[0014](Ⅳ)本技术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套管本体,利用玻璃纤维具有轻质坚固、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防腐性能好、以及与树脂胶水粘接性好等特性,达到不易变形和折断的目的,结合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用于增大导光面积,从而提高了导光光纤的散射面积,达到提升醒目程度和可视距离的目的,方便实现远距离垂钓作业,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5]本技术广泛适用于钓鱼作业配套使用。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技术中浮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套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漂脚,2

漂体,21

止口,22

导光光纤,3

套管本体,31

螺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它包括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空心透明的套管本体3,所述套管本体3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套管本体3上远离开口方向的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31,利用设置螺旋部31可增大玻纤套管的导光面积,从而提高了玻纤套管内导光光纤22的光线散射面积,达到提升醒目程度和可视距离的目的,便于实现远距离垂钓作业,并方便夜间垂钓作业,同时螺旋部31增大了套管本体3的体积,有利于提升浮漂的浮力,从而实现入水翻身快,提高了浮漂的灵敏度,并能对浮漂起到更好的定向作用和提高抛杆入水的精度;所述螺旋部31的长度尺寸一般为套管本体3整体长度尺寸的1/3~1/2,便于减轻重量,节约成本,增加浮力,制作时,所述螺旋部31的长度可根据浮漂的重量和浮力的大小进行精确计算确定。
[00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浮漂,它包括上述的套管本体3,所述套管本体3套设于漂体2顶部上导光光纤22的外侧构成漂尾,所述漂体2底端设有漂脚1,所述导光光纤22穿过漂体2顶端中心并与漂体2内置的光源连接;所述漂体2的顶端中心设有止口21与套管本体3的开口端配装,且漂体2的止口部与套管本体3的开口端经防水胶密封粘接,利用在漂体2上设置止口21结构来插装玻纤套管,其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安装时省时省力。
[0023]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中漂体2采用高密度发泡复合材料制成,且漂体2的外表形状呈中部向两端收缩的弧形,一般采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制作漂体,利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具有100%的闭孔结构,其吸水性很小,不会出现传统浮漂的吃水现象,同时其材料密度均匀,稳定性好,浮力比传统浮漂更大,灵敏度高,有利于更好的观察鱼讯,提升钓鱼效率,并且材质结实、耐用,不易损毁,物美价廉,所述漂体2一般为空心结构,用于内置光源,方便给导光光纤31提供光照。
[0024]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空心透明的套管本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玻纤套管漂尾,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空心透明的套管本体(3),所述套管本体(3)的一端设有开口,且套管本体(3)上远离开口方向的一端外表设有螺旋部(31);所述螺旋部(31)的长度尺寸为套管本体(3)整体长度尺寸的1/3~1/2。2.一种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本体(3),所述套管本体(3)套设于漂体(2)顶部上导光光纤(22)的外侧构成漂尾,所述漂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宇
申请(专利权)人:叶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