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1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电池片以中心线分成左半区和右半区,所述栅线结构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栅线结构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主栅以及垂直主栅的多根副栅,主栅与电池片的中心线相平行,相邻的两根副栅之间按照有防断栅线、无防断栅线的规则间隔设置防断栅线,防断栅线均与主栅相平行,并且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防断栅线与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防断栅线也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该栅线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断栅功能。该栅线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断栅功能。该栅线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断栅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应对全球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暖和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和应用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其中尤以光伏发电的发展最为快速,太阳能PERC电池是光伏发电的核心,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使用的电能。
[0003]目前,现有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的副栅线宽度大都在160

200μm之间,线宽较宽,增加遮光面积,限制了PERC电池效率。如果想要提高电池效率,可以将副栅线宽收窄,但是线宽收窄又会带来副栅容易断栅的问题。
[0004]此外,现有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副栅线数量主要集中在130

150根之间,数量少,导致副栅线间距较大,阻碍电流传输,也同样限制了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该栅线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断栅功能。
[0006]本技术的这一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电池片以中心线分成左半区和右半区,所述栅线结构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栅线结构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主栅以及垂直主栅的多根副栅,主栅与电池片的中心线相平行,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副栅之间按照有防断栅线、无防断栅线的规则间隔设置防断栅线,防断栅线均与主栅相平行,并且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防断栅线与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防断栅线也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
[0007]本技术的栅线结构,在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的副栅之间对称设置防断栅线,增强副栅的强度,提高副栅以及整个栅线结构的防断栅功能,同时该防断栅线能够降低副栅线宽收窄带来的断栅几率,为副栅线宽收窄提供了强度保障,使得副栅线宽收窄变为可能。
[0008]本技术中,防断栅线可以采用如下两种结构:
[0009]结构一: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之间的防断栅线为一根,该一根防断栅线设置在该相邻的两根副栅的中心点上,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0]结构二: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之间的防断栅线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多根,该多根防断栅线在该相邻的两根副栅上均匀设置,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中,位于上下位置的防断栅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中,位于上下位置的防断栅线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之间的防断栅线设置多根,能够增强防断效果。
[0011]本技术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栅线结构中,位于电池片半区的副栅为160

200根。由于增加了副栅的数量,使得副栅线的间距变小,有利于电流的传输,提高电池效率。
[0012]本技术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副栅的宽度为120

150μm。通过设计带有防断栅线的背电场网版,增强了副栅的强度,从而使得副栅的线宽能够收窄,减小副栅线的宽度至120

150μm范围,不但不影响断栅,而且由于线宽较窄,能够减小遮光面积,提高了PERC电池的效率,同时副栅线宽收窄还可以同步改善增加栅线根数带来遮光面积增加的问题。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栅线结构在电池背面的副栅之间对称设置防断栅线,增强防断栅功能,也可以降低副栅线宽收窄带来的断栅几率;改栅线结构中副栅线宽收窄,减小副栅线宽度至120

150μm,而不影响断栅,降低线宽,减少遮光面积,副栅线宽收窄还可以同步改善增加栅线根数带来遮光面积增加的问题,从而提高短路电流,提升电池效率;副栅线根数增加至160

200根,减小栅线间电流传输距离、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7]图中:1、主栅;
ꢀꢀꢀꢀꢀ
2、副栅;
ꢀꢀꢀꢀꢀꢀꢀ
3、防断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电池片以中心线分成左半区和右半区,栅线结构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栅线结构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主栅1以及垂直主栅1的多根副栅2,主栅1与电池片的中心线相平行,相邻的两根副栅2之间按照有防断栅线、无防断栅线的规则间隔设置防断栅线3,防断栅线3均与主栅1相平行,并且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防断栅线3与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防断栅线3也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
[0019]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2之间的防断栅线3为一根,该一根防断栅线3设置在该相邻的两根副栅2的中心点上,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3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20]该栅线结构中,位于电池片半区的副栅2为170根,副栅2的根数也可以在160

200范围内取值;副栅2的宽度为140μm,副栅2的宽度也可以在120

150μm范围内取值。
[0021]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2之间的防断栅线3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多根,该多根防断栅线3在该相邻的两根副栅2上均匀设置,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3中,位于上下位置的防断栅线3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3中,位于上下位置的防断栅线3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22]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电池片以中心线分成左半区和右半区,所述栅线结构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栅线结构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主栅(1)以及垂直主栅(1)的多根副栅(2),主栅(1)与电池片的中心线相平行,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副栅(2)之间按照有防断栅线、无防断栅线的规则间隔设置防断栅线(3),防断栅线(3)均与主栅(1)相平行,并且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防断栅线(3)与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防断栅线(3)也以电池片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PERC电池背面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相邻的两根副栅(2)之间的防断栅线(3)为一根,该一根防断栅线(3)设置在该相邻的两根副栅(2)的中心点上,位于电池片左半区的多根防断栅线(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电池片右半区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承承时宝赵小平杨二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