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79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0
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锅身,金属锅身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轮廓上设有往内延伸的翻边,一底壳安装在金属锅身的内表面,外壳安装在金属锅身的外表面,金属锅身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螺丝穿过外壳及金属锅身的安装孔与底壳螺接固定,将外壳及底壳夹持固定的在金属锅身上,外壳与底壳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电控板;所述的外壳表面粘贴有操作面板,将外壳覆盖于其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底壳与外壳夹持固定在金属锅身上,同时,固定螺丝穿过金属锅身的安装孔与底壳螺接,因此底壳与外壳与金属锅身之间定位连接更为牢固可靠。壳与金属锅身之间定位连接更为牢固可靠。壳与金属锅身之间定位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具体是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电热锅一般都会设置一个控制面板,在该控制面板中设置有按键区域和显示区域。控制面板一般包括用户可以看到的面盖、与面盖密封对合在一起的后盖,并且面盖和后盖之间设有电路板和显示板,电路板和显示板上的连接线穿过后盖与外部电路连接,并且后盖上供连接线穿过的孔采用密封结构。为了给用户一个更友好的操作界面,面盖上一般需要密封黏贴操作面膜。为了让用户能较清晰地看到显示板的显示内容,在面盖上开设一个与显示板相对应的显示窗,并且在操作面膜上具有与该显示窗对应的透光区域,用户可以通过该透光区域和显示窗观察到显示板的显示内容。采用操作面膜还可以将面盖上的按键、显示窗进行密封。现有控制面板通过后盖密封、操作面膜密封的方式,再将控制面板安装在设有嵌入式控制面板的电压力锅外壳上,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内会产生较多得水汽,而后盖上供连接线穿过的孔密封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失效,久而久之就会有部分水汽渗到控制面板内部,容易造成电路因潮湿而损坏,也容易造成显示区域出现水雾,影响视觉效果;而且控制面板不易拆卸,若要检测控制面板内的指示灯和/或电路板,则需要将整个控制面板从设有嵌入式控制面板的电压力锅外壳上拆卸下来。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安装稳固的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r/>[0004]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锅身,金属锅身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轮廓上设有往内延伸的翻边,一底壳安装在金属锅身的内表面,外壳安装在金属锅身的外表面,金属锅身上设置有安装孔,固定螺丝穿过外壳及金属锅身的安装孔与底壳螺接固定,将外壳及底壳夹持固定的在金属锅身上,外壳与底壳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电控板;所述的外壳表面粘贴有操作面板,将外壳覆盖于其下。
[0005]所述的底壳的外端面设置有与金属锅身内壁相互贴合的内接触面,内接触面的外轮廓向外凸起设置有内密封边。
[0006]所述的底壳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其外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交错的加强筋及螺接凸柱,固定螺丝螺接在该螺接凸柱上。
[0007]所述的外壳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其内端面设置有与金属锅体内壁相互贴合的外接触面,外接触面的外轮廓向内凸起设置有外密封边。
[0008]所述的金属锅身由不锈钢板材制作而成的无底圆筒状,所述的翻边由金属锅身本体材料向内冲压形成,翻边高度为2mm

5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采用底壳与外壳夹持固定在金属锅身上,同时,固定螺丝穿过金属锅身的安装孔与底壳螺接,因此底壳与外壳与金属锅身之间定位连接更为牢固可靠。3、底壳和外壳与金属锅身之间的连接面上设置有接触面及密封边,其能有效密封与金属锅身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了内部的电控板能够长期有效稳定的工作。4、所述的翻边能够起到对底壳及外壳的定位作用,从而便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
[0011]图2、3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锅身1,金属锅身1上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轮廓上设有往内延伸的翻边3,一底壳4安装在金属锅身1的内表面,外壳5安装在金属锅身1的外表面,金属锅身1上设置有安装孔6,固定螺丝穿过外壳5及金属锅身1的安装孔6与底壳4螺接固定,将外壳5及底壳4夹持固定的在金属锅身1上,外壳5与底壳4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电控板7;所述的外壳5表面粘贴有操作面板8,将外壳5覆盖于其下。
[0014]所述的底壳4的外端面设置有与金属锅身1内壁相互贴合的内接触面41,内接触面41的外轮廓向外凸起设置有内密封边42。
[0015]所述的底壳4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其外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交错的加强筋43及螺接凸柱44,固定螺丝螺接在该螺接凸柱44上。
[0016]所述的外壳5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其内端面设置有与金属锅体内壁相互贴合的外接触面51,外接触面51的外轮廓向内凸起设置有外密封边52。
[0017]所述的金属锅身1由不锈钢板材制作而成的无底圆筒状,所述的翻边3由金属锅身1本体材料向内冲压形成,翻边3高度为2mm

5mm。
[0018]工作原理:本案中,在金属锅身1上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轮廓上设有往内延伸的翻边3,该翻边3由金属锅身本体材料向内冲压成型,该方便在装配外壳及底壳时,能够起到对其定位作用,从而方便螺接孔的对齐,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另外,该翻边还能起到挡水作用,当金属锅身内壁有水时,水流在翻边的作用下,可沿着翻边轮廓向下流动,从而避免水进入安装腔内腐蚀电控板,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触电,提升压力锅安全性的作用。
[0019]进一步地:为了令金属锅身与外壳及底壳间连接更为牢固可靠,本案中在金属锅身上设置有安装孔6,该安装孔设有多个,沿着安装腔的外轮廓设置,当需要连接是,固定螺丝穿过外壳5及金属锅身1的安装孔6与底壳4螺接固定,将外壳5及底壳4夹持固定的在金属锅身1上,利用该安装孔起到的对位作用,使得外壳及底壳能够牢固的固定在金属锅身内外,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外壳及底壳容易出现位移的情况。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锅身(1),金属锅身(1)上开设有安装腔(2),安装腔(2)的轮廓上设有往内延伸的翻边(3),一底壳(4)安装在金属锅身(1)的内表面,外壳(5)安装在金属锅身(1)的外表面,金属锅身(1)上设置有安装孔(6),固定螺丝穿过外壳(5)及金属锅身(1)的安装孔(6)与底壳(4)螺接固定,将外壳(5)及底壳(4)夹持固定的在金属锅身(1)上,外壳(5)与底壳(4)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电控板(7);所述的外壳(5)表面粘贴有操作面板(8),将外壳(5)覆盖于其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的控制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4)的外端面设置有与金属锅身(1)内壁相互贴合的内接触面(41),内接触面(41)的外轮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康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