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785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马达以及组装方法,连接端子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上端子部。弯曲部从下端子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上端子部从弯曲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上侧延伸。上端子部位于比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利用下端子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主体。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主体。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以及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以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将构成马达的线圈的导线经由金属制的端子与外部的电路板连接的结构。具有该结构的现有的马达例如记载在日本特表2019

515633号公报中。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9

515633号公报
[0004]在这种马达中,根据电路板的设计,有时希望将金属制的端子的前端配置在比定子铁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但是,如果将金属制的端子的前端配置成比定子铁芯靠径向内侧,则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在向定子铁芯的内侧插入转子时,端子和转子发生干扰。由此,难以向定子铁芯的内侧插入转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研究连接端子的形状,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的技术。
[0006]本申请的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马达,其具有:环状的定子,其配置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的周围;转子,其位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和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以及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所述转子具有:轴,其沿所述中心轴线延伸;以及转子主体,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其中,该马达具有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侧的汇流条单元,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导通部件,其连接有从所述线圈向轴向上侧延伸的引出线;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导通部件,所述导通部件具有比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向轴向上侧延伸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其从所述下端子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上端子部,其从所述弯曲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上侧延伸,所述上端子部位于比所述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0007]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是一种组装方法,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对定子铁芯和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侧的汇流条单元组装具有轴和转子主体的转子,其中,该组装方法具有如下工序:a)在比所述定子铁芯靠轴向上侧的位置,使所述转子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子的中心轴线一致;以及b)使所述转子向轴向下侧移动,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所述转子主体,从所述汇流条单元延伸的连接端子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其从所述下端子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上端子部,其从所述弯曲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上侧延伸,在所述a)工序中,使所述转子主体在与所述下端子部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向接近所述下端子部的方向移动。
[0008]根据本申请的第1专利技术,连接端子的上端部位于比定子铁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但是,由于连接端子是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以及上端子部的弯曲形状,因此在马达的制造工
序中,利用下端子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可以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主体。
[0009]根据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由于连接端子是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以及上端子部的弯曲形状,因此在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利用下端子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可以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插入转子主体。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马达的外观立体图。
[0011]图2是马达的纵剖视图。
[0012]图3是定子和汇流条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4是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
[0014]图5是汇流条单元的沿图4中的A

A线的剖视图。
[0015]图6是汇流条单元的沿图4中的B

B线的剖视图。
[0016]图7是示出汇流条单元的组装作业的流程的流程图。
[0017]图8是汇流条单元的组装作业的中途的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0018]图9是汇流条单元的组装作业的中途的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0019]图10是汇流条单元的组装作业的中途的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0020]图11是变形例的定子以及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0021]图12是轴承保持架、屏蔽板以及引导衬套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13A是示出将屏蔽板固定在轴承保持架上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3]图13B是示出将屏蔽板固定在轴承保持架上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4]图13C是示出将屏蔽板固定在轴承保持架上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5]图14是形成有加工变形部的突出部的立体图。
[0026]图15A是示出在轴承保持架上固定引导衬套时的第2突出部附近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7]图15B是示出在轴承保持架上固定引导衬套时的第2突出部附近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8]图15C是示出在轴承保持架上固定引导衬套时的第2突出部附近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29]图16是示出转子的组装作业的流程的流程图。
[0030]图17是转子的组装作业的中途的定子、转子、壳体以及汇流条单元的纵剖视图。
[0031]图18是3个连接端子以及转子主体的概略平面图。
[0032]标号说明
[0033]1:马达;2:定子;3:转子;4:壳体;6:汇流条单元;9:中心轴线;21:定子铁芯;22:绝缘件;23:线圈;31:轴;32:转子主体;41:壳体主体;42:轴承保持架;43:屏蔽板;44:引导衬套;51:下轴承;52:上轴承;61:导通部件;62:汇流条保持架;221:第1壁部;222:第2壁部;223:第1间隙;224:第2间隙;225:槽部;226:浇口痕;231:引出线;321:转子铁芯;322:转子磁铁;421:轴承保持部;422:贯通孔;423:凹部;423a:端面;424:第1贯通孔;425:第2贯通孔;431:屏蔽板主体;432:突出部;432a:筒状部;432b:顶板部;432c:中空部;432d:加工变形部;440:基部;441:第1突出部;441a:下突出部;441b:上突出部;442:第2突出部;442a:扩
径部;611:板状部;611a:下段板状部;611b:中段板状部;611c:上段板状部;612:连接端子;612a:下端子部;612b:弯曲部;612c:上端子部;613:焊接端子;614:臂部;615:焊接部;616:焊接凹部;621:保持架主体部;622:按压部;623:脚部;623a:横脚部;623b:纵脚部;624:外侧缘部;625:内侧缘部;626:浇口痕;U1:第1单元;U2:第2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申请中,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设为“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设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另外,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转子主体以轴承保持架侧为上,说明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没有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具有:环状的定子,其配置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的周围;以及转子,其位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被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和从所述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以及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所述转子具有:轴,其沿所述中心轴线延伸;以及转子主体,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其中,该马达具有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上侧的汇流条单元,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导通部件,其连接有从所述线圈向轴向上侧延伸的引出线;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保持所述导通部件,所述导通部件具有比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向轴向上侧延伸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下端子部;弯曲部,其从所述下端子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上端子部,其从所述弯曲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上侧延伸,所述上端子部位于比所述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上端子部位于比所述转子主体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从所述定子的上端到所述下端子部的上端的轴向的长度比所述转子主体的轴向的长度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导通部件具有多个所述连接端子,多个所述连接端子位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1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俊辅右田贵之冈田拓实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