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81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包括:发讯板;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与所述发讯板相连,以将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发讯板,所述光电编码器内具有薄膜码盘;内旋转体,所述内旋转体固设于所述光电编码器上;外旋转体,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存在间隙并配合使用,当所述外旋转体旋转时,所述内旋转体随之旋转,并通过磁力传递扭矩带动所述光电编码器同步旋转;外壳,所述外壳包裹所述发讯板、所述光电编码器和所述内旋转体,所述外旋转体部分置于所述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发讯器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统发讯器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统发讯器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发讯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

技术介绍

[0002]发讯器是航空油料市场中与之配套的流量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为流量计的核心传感器,作用是将不同口径不同排量的流量计计量室中不同流体介质的被测流量转换为脉冲电信号,输出到可显示被测流量体积量的智能流量仪。
[0003]在流量计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逐渐将流量计作为标准计量表,这就要求流量计分辨率越来越高,即脉冲当量要足够小,而作为配套的发讯器,其分辨率成了决定流量计脉冲当量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方案中呈现的问题有:现有使用的发讯器分辨率多数为8~100p/r,脉冲当量基本大于30ml/p,而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更精确,脉冲当量应当满足10~20ml/p的需求,因此提高现有发讯器分辨率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4]此外,通常采取通过金属码盘光刻码道增加转动脉冲个数来提高发讯器分辨率,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对发讯器有尺寸限制,一般要求所用发讯器足够小巧,码盘在限定尺寸范围内码道数量受到限制,因此分辨率在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提高,无法满足现阶段作为标准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发讯器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包括:
[0007]发讯板;
[0008]光电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与所述发讯板相连,以将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发讯板,所述光电编码器内具有薄膜码盘;
[0009]内旋转体,所述内旋转体固设于所述光电编码器上;
[0010]外旋转体,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存在间隙并配合使用,当所述外旋转体旋转时,所述内旋转体随之旋转,并通过磁力传递扭矩且带动所述光电编码器同步旋转;
[0011]外壳,所述外壳包裹所述发讯板、所述光电编码器和所述内旋转体,所述外旋转体部分置于所述外壳内。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发讯器固定在流量计连接板处,流量计输出轴带动外旋转体同步旋转,外旋转体同步传递动力于内旋转体上,并通过磁力传递扭矩带动光电编码器同步旋转,光电编码器内的零件(如薄膜码盘、LED、聚碳酸酯镜头等)相互作用,将明暗两种光信号传输给发讯板,经处理电路发出平稳、有规律的脉冲信号。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第一,将传统的金属码盘替换成薄膜码盘,通过对光电编码器的码盘材质的更换,
提高了发讯器的分辨率;
[0015]第二,采用磁力传递扭矩,有效的实现了精准传递扭矩,进一步提高了发讯器的分辨率;
[0016]第三,外壳能够包裹发讯板等零部件,缩短了装配时间,简化了装配流程。
[0017]进一步,所述内旋转体包括有内磁钢座、内磁钢和内转轴,所述内磁钢座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磁钢嵌入所述内磁钢座内,所述内转轴的一端旋入所述内磁钢座内,所述内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编码器固定连接;
[0018]所述外旋转体包括有外磁钢座、外磁钢和外转轴,所述外磁钢座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磁钢嵌入所述外磁钢座内并与所述内磁钢配合使用,所述外转轴的一端旋入所述外磁钢座内,所述外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0019]进一步,所述内转轴上从内至外依次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的端面与所述光电编码器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一轴承套通过第一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0020]进一步,所述外转轴上从内至外依次套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通过第二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0021]进一步,所述发讯板通过第三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0022]进一步,还包括有顶盖,所述顶盖密封所述外壳的上端面。
[0023]进一步,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密封所述外壳的下端面。
[0024]进一步,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第四螺钉和铅封螺钉固定。
[0025]进一步,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第五螺钉固定。
[0026]进一步,所述外壳具有螺纹端并通过螺纹接头密封。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内旋转体和外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1、发讯板;2、光电编码器;3、内旋转体;31、内磁钢座;32、内磁钢;33、内转轴;34、第一轴承;35、第一轴承套;36、第一螺钉;4、外旋转体;41、外磁钢座;42、外磁钢;43、外转轴;44、第二轴承;45、第二轴承套;46、第二螺钉;5、外壳;6、第三螺钉;7、顶盖;8、底座;9、第四螺钉;10、铅封螺钉;11、第五螺钉;12、螺纹接头;13、垫圈。
[003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参见图1

2,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包括有发讯板1、光电编码器2、内旋转体3、外旋转体4和外壳5。
[0034]光电编码器2与发讯板1相连,以将光信号传输给发讯板1,光电编码器2内具有薄
膜码盘;将传统的金属码盘替换成薄膜码盘,通过对光电编码器2的码盘材质的更换,从而提高了发讯器的分辨率。发讯器的分辨率取决于码盘码道数量的多少,分辨率在100p/r以下的发讯器,其金属码盘由于受发讯器体积小巧要求影响,在增加一定数量码道后将很难提高再增加,采用薄膜码盘能够大幅提高码道数量,从而提高了发讯器的分辨率。
[0035]内旋转体3固设于光电编码器2上。
[0036]外旋转体4与内旋转体3之间存在间隙并配合使用,当外旋转体4旋转时,内旋转体3随之旋转,并通过磁力传递扭矩且带动光电编码器2同步旋转;采用磁力传递扭矩,有效的实现了精准传递扭矩,进一步提高了发讯器的分辨率。
[0037]外壳5包裹发讯板1、光电编码器2和内旋转体3,外旋转体4部分置于外壳5内;从而缩短了装配时间,简化了装配流程。
[0038]内旋转体3包括有内磁钢座31、内磁钢32和内转轴33,内磁钢座31位于外壳5内,内磁钢32嵌入内磁钢座31内,内转轴33的一端旋入内磁钢座31内并用螺纹胶密封,内转轴33的另一端与光电编码器2固定连接。外旋转体4包括有外磁钢座41、外磁钢42和外转轴43,外磁钢座41位于外壳5内,外磁钢42嵌入外磁钢座41内并与内磁钢32配合使用,外转轴43的一端旋入外磁钢座41内并用螺纹胶密封,外转轴43的另一端伸出外壳5与外接的流量计输出轴连接。内转轴33上从内至外依次套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讯板(1);光电编码器(2),所述光电编码器(2)与所述发讯板(1)相连,以将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发讯板(1),所述光电编码器(2)内具有薄膜码盘;内旋转体(3),所述内旋转体(3)固设于所述光电编码器(2)上;外旋转体(4),所述外旋转体(4)与所述内旋转体(3)之间存在间隙并配合使用,当所述外旋转体(4)旋转时,所述内旋转体(3)随之旋转,并通过磁力传递扭矩且带动所述光电编码器(2)同步旋转;外壳(5),所述外壳(5)包裹所述发讯板(1)、所述光电编码器(2)和所述内旋转体(3),所述外旋转体(4)部分置于所述外壳(5)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辨率发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转体(3)包括有内磁钢座(31)、内磁钢(32)和内转轴(33),所述内磁钢座(31)位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内磁钢(32)嵌入所述内磁钢座(31)内,所述内转轴(33)的一端旋入所述内磁钢座(31)内,所述内转轴(33)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编码器(2)固定连接;所述外旋转体(4)包括有外磁钢座(41)、外磁钢(42)和外转轴(43),所述外磁钢座(41)位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外磁钢(42)嵌入所述外磁钢座(41)内并与所述内磁钢(32)配合使用,所述外转轴(43)的一端旋入所述外磁钢座(41)内,所述外转轴(4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分辨率发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林谢元云叶多吴春燕左毅朱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