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荒漠的“大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造荒漠的“大树”,包括树状空心管、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滴灌管、保障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树状空心管固定在基础底座上,滴灌管与位于基础底座上的保障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树状空心管内由底部通至顶部,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充填于树状空心管内,树状空心管上有无数小孔,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可用砂石、泥炭、锯木屑、泡沫塑料等惰性物质材料制成,每个小孔里面的基质起着固定植物植株的作用。层叠应用滴灌技术,滴灌管中的水分滴灌于管子的最上部,然后在管子内从上往下流,让每棵植物都吸收到水分,水中已加入丰富的植物需要的养料,使得绿化种植成活率高,给改造荒漠带来了很大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造自然环境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造荒漠的“大树”
技术介绍
我国西部土地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超过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荒漠化面积正以每年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造成荒漠化的原因产生荒漠化现象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是干旱、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积物以及大风吹扬等原因。人为的因素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树木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原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植被破坏,导致风沙活动,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我国政府和人民正在化大力治理荒漠化,改造荒漠化现象最好的方法是植树造林,开展绿化种植,进行防风固沙。传统的植树方法——挖个土坑,将树苗埋入土中,浇些水,不久就会成活。由于荒漠化地区干旱的气候,这种植树方法往往不能使树苗成活,给改造荒漠带来了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求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造自然环境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造荒漠的装置——改造荒漠的“大树”,使得绿化种植成活率高,给改造荒漠带来了很大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造荒漠的装置——改造荒漠的“大树”,-->包括树状空心管、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滴灌管、保障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树状空心管固定在基础底座上,滴灌管与位于基础底座上的保障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树状空心管内由底部通至顶部,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充填于树状空心管内。树状空心管上有无数小孔,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可用砂石、泥炭、锯木屑、泡沫塑料等惰性物质材料制成。每个小孔里面的基质起着固定植物植株的作用。层叠应用滴灌技术,滴灌管中的水分滴灌于管子的最上部,然后在管子内从上往下流,让每棵植物都吸收到水分,水中已加入丰富的植物需要的养料。保障供给装置由水泵、水箱、水管、电子定时器、动力装置等装置组成。树状空心管内内的无土栽培植物的固体基质上种植着适应荒漠地区的耐旱植物。空心的管子四周有许多小孔,耐旱植物从小孔中长出茂盛的树枝。远远看去,一根根高大的树状空心管犹如一棵棵“大树”,这些固定的“大树”可使荒漠里的风力减弱,阻挡沙丘的移动,改变荒漠里的气候环境。过一段时期,再加上其它措施,茫茫的荒漠沙土中将长出绿色的植物,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造荒漠的“大树”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拟荒漠地区干旱炎热气候的试验装置示意图图1中1树状空心管、2滴灌管、3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4保障供给装置、5基础底座。图2中a保障供给装置、b纸箱、c植物、d竹管子(内塞基质)、e红外-->线灯、f外层透明纸、g温度表、h底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造自然环境的装置----改造荒漠的“大树”,如图1所示,包括树状空心管1、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3、滴灌管2、保障供给装置4,其特征在于树状空心管固定在基础底座5上,滴灌管与位于基础底座上的保障供给装置连接,并从树状空心管内由底部通至顶部,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充填于树状空心管内。用人工树立起一根根高大的管子(管子要用不易传热、耐晒、坚固的材料制成,以防炎热传入和管内水分的蒸发),管子中有无土栽培植物的固体基质,种植着适应荒漠地区的耐旱植物。空心的管子四周有许多小孔,耐旱植物从小孔中长出茂盛的树枝。远远看去,一根根高大的管子犹如一棵棵“大树”。管子中的固体基质可用砂石、泥炭、锯木屑、泡沫塑料等惰性物质材料制成。每个小孔里面的基质起着固定植物植株的作用。滴灌技术的层叠应用。水分滴灌于管子的最上部,然后在管子内从上往下流,让每棵植物都吸收到水分。水中已加入丰富的植物需要的养料。定时自动抽取地下水用于滴灌。利用电子定时器,按时自动抽取地下水,同时加入植物成长所需的养料,输送到每根管子的顶部,用于植物灌溉。利用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或风能作为动力。这些动力使电子定时器、电动抽水机等装置工作。这些“大树”可使荒漠里的风力减弱,阻挡沙丘的移动,改变荒漠里的气候环境。过一段时期,茫茫的荒漠沙土中将长出绿色的植物,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实施例2模拟荒漠地区干旱炎热气候的试验。试验的材料1、用小株月季植物代替耐旱植物作为试验对象(因上海属湿润地区,缺少适宜荒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如胡杨、骆驼刺等)。2、用竹管(或塑料管子)作为“大树”树干的管子。管子上端四周钻些小孔,植物的茎将从小孔里生长出来。3、用泡沫塑料、碎砂石混合作为种植植物的基质。将基质充填于管子内。4、用红外线灯的照射作为试验用的“太阳”。5、用电子元件自制电子定时器;用科技活动中的小水泵、电动机、塑料小盒(水箱)、塑料管等材料组装滴灌装置。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各种试验器材组装好。图中保障供给装置a、纸箱b、c植物c、竹管子(内塞基质)d、红外线灯e、外层透明纸f、温度表g、底板h。试验过程:1、通电点亮红外线灯,纸箱内的温度慢慢升高。观察温度表,达摄氏50度左右,关掉红外线灯;过一会儿,当温度下降后,再打开红外线灯(如用自动温度控制器更好),模拟荒漠地区白天阳光照射下的气候炎热。晚上荒漠地区温度下降,所以不用点红外线灯。2、水泵将水箱的水通过细塑料管向作为“树干”竹管顶端浇入少量水,模拟荒漠地区干旱的状况。调整电子定时器的起动可控制水泵抽水量。(本试验装置用电池作为动力)-->3、连续数天的试验。在箱外观察里面植物生长的状况,并作观察记录。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下表1表1 荒漠地区的“大树”成活状况的试验结果记录(单位:棵)注:试验结果的记录方法:植物生长良好状况符号“∩”;植物生长一般状况符号为(树叶有枯萎状);植物生长不好状况符号为(树叶全都枯死)。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分析,认为这种创新的植树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由于试验条件有限,没方法到真的荒漠地区进行实验,所以种植的植物、模拟荒漠的气候等和真的荒漠地区有很大差异,本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也就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造荒漠的“大树”,包括树状空心管、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滴灌管、保障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树状空心管(1)固定在基础底座(5)上,滴灌管(2)与位于基础底座(5)上的保障供给装置(4)连接,并从树状空心管(1)管内由底部通至顶部,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3)充填于树状空心管(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造荒漠的“大树”,包括树状空心管、无土栽培植物的培养基、滴灌管、保障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树状空心管(1)固定在基础底座(5)上,滴灌管(2)与位于基础底座(5)上的保障供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