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608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设置管式炉、蒸气余热锅炉、软化水预热器、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及脱硫洗涤塔,管式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经过蒸气余热锅炉,进行一次余热利用,并转化为中温烟气,中温烟气经所述软化水预热器,实现二次余热利用,并转化为低温烟气,低温烟气经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与煤焦油进料进行换热,实现三次余热利用,并转化为排放烟气,排放烟气经所述脱硫洗涤塔,与稀碱液逆向接触洗涤,降低粉尘及含硫物质的含量后,外排,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煤焦油管式炉烟气经三次余热利用后,达标排放,提高了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焦油管式炉是煤焦油深加工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脱水焦油加热至380℃~405℃,以便于煤焦油中的轻油、酚油等组分在分馏塔中更好的分离。煤焦油管式炉的主要燃料为煤或天然气,在燃烧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含硫烟气,如直接排放,势必导致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号为201821758945.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式炉烟气余热利用及处理装置,包括管式炉、蒸气锅炉、原料槽、冷凝水泵、软水预热器、除尘器、脱硫器等,首先利用蒸气锅炉对管式炉的高温烟气进行一次利用,产生蒸气,然后利用软水预热器对高温烟气进行二次利用,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率。然而,经该装置处理后的管式炉烟气的温度依然高达100~120℃,具有进一步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0007]管式炉,所述管式炉上连接有高温烟气排出管及煤焦油进料管;
[0008]蒸气余热锅炉,所述蒸气余热锅炉上连接有高温烟气进气管、软化水进水管及中温烟气排出管,所述高温烟气进气管连接所述高温烟气排出管;
[0009]软化水预热器,所述软化水预热器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软化水进水管,热介质侧连通所述中温烟气排出管;所述软化水预热器的热介质侧出口端连接有低温烟气出料管;
[0010]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所述煤焦油进料预热器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煤焦油进料管,热介质侧连接所述低温烟气出料管;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的热介质侧的出口端连接有外排烟气出料管;以及
[0011]脱硫洗涤塔,所述脱硫洗涤塔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外排烟气出料管,用于去除外排烟气中的粉尘及含硫物质。
[0012]优选地,所述脱硫洗涤塔的塔底设置循环碱液槽,所述循环碱液槽内充装有稀碱液,所述循环碱液槽的出料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脱硫洗涤塔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设置循环喷淋管件,所述循环喷淋管件的出料端设置于所述填料层的上方。
[0013]优选地,所述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二煤焦油进料预热器,所述第二煤焦油进料预热器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煤焦油进料管,热介质侧连通所述循环喷淋管件。
[0014]优选地,所述循环喷淋管件的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有益效果是:依次设置管式炉、蒸气余热锅炉、软化水预热器、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及脱硫洗涤塔,管式炉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约为450℃)首先经过蒸气余热锅炉,进行一次余热利用,产生的蒸气供给装置保温伴热及蒸气加热等。经所述蒸气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转化为中温烟气(温度约为250℃),中温烟气经所述软化水预热器,将软化水预热至60℃左右,实现二次余热利用。中温烟气经所述软化水预热器后转化为低温烟气(温度约为120℃),低温烟气经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与煤焦油进料进行换热,实现三次余热利用。低温烟气经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后转化为排放烟气(温度约为85℃),排放烟气经所述脱硫洗涤塔,与稀碱液逆向接触洗涤,降低粉尘及含硫物质的含量后,外排,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煤焦油管式炉烟气经三次余热利用后,达标排放,提高了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0017]图中: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10、管式炉100、高温烟气排出管110、煤焦油进料管120、蒸气余热锅炉200、高温烟气进气管210、软化水进水管220、中温烟气排出管230、软化水预热器300、低温烟气出料管310、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外排烟气出料管410、脱硫洗涤塔500、循环碱液槽510、循环泵520、填料层530、循环喷淋管件540、雾化喷头541、第二煤焦油进料预热器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19]请参看图1,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10,用于回收利用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并处理净化煤焦油管式炉烟气,该系统包括管式炉100、蒸气余热锅炉200、软化水预热器300、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及脱硫洗涤塔500,所述管式炉100上连接有高温烟气排出管110及煤焦油进料管120,所述蒸气余热锅炉200上连接有高温烟气进气管210、软化水进水管220及中温烟气排出管230,所述高温烟气进气管210连接所述高温烟气排出管110。所述软化水预热器300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软化水进水管220,热介质侧连通所述中温烟气排出管230,所述软化水预热器300的热介质侧出口端连接有低温烟气出料管310。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煤焦油进料管120,热介质侧连接所述低温烟气出料管310。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的热介质侧的出口端连接有外排烟气出料管410。所述脱硫洗涤塔500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外排烟气出料管410,用于去除外排烟气中的粉尘及含硫物质。
[0020]所述管式炉100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约为450℃)首先经过蒸气余热锅炉200,进行一次余热利用,产生的蒸气供给煤焦油深加工系统相关装置保温伴热及蒸气加热等。经所述蒸气余热锅炉200的高温烟气转化为中温烟气(温度约为250℃),中温烟气经所述软化水预热器300,将软化水预热至60℃左右,实现二次余热利用。中温烟气经所述软化水预热
器300后转化为低温烟气(温度约为120℃),低温烟气经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与煤焦油进料进行换热,实现三次余热利用。低温烟气经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400后转化为排放烟气(温度约为85℃),排放烟气经所述脱硫洗涤塔500,与稀碱液逆向接触洗涤,降低粉尘及含硫物质的含量后,外排,实现烟气达标排放。煤焦油管式炉烟气经三次余热利用后,达标排放,提高了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
[0021]一实施例中,所述脱硫洗涤塔500的塔底设置循环碱液槽510,所述循环碱液槽510内充装有稀碱液,所述循环碱液槽的出料端设置有循环泵520,所述脱硫洗涤塔500内设置有填料层530,所述循环泵520的出口端设置循环喷淋管件540,所述循环喷淋管件540的出料端设置于所述填料层530的上方。所述循环碱液槽510内的稀碱液在所述循环泵520的强制循环下,由所述填料层530上方自上而下喷淋,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焦油管式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式炉,所述管式炉上连接有高温烟气排出管及煤焦油进料管;蒸气余热锅炉,所述蒸气余热锅炉上连接有高温烟气进气管、软化水进水管及中温烟气排出管,所述高温烟气进气管连接所述高温烟气排出管;软化水预热器,所述软化水预热器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软化水进水管,热介质侧连通所述中温烟气排出管;所述软化水预热器的热介质侧出口端连接有低温烟气出料管;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的冷介质侧连通所述煤焦油进料管,热介质侧连接所述低温烟气出料管;所述第一煤焦油进料预热器的热介质侧的出口端连接有外排烟气出料管;以及脱硫洗涤塔,所述脱硫洗涤塔的气相入口连接所述外排烟气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平孔繁和苏德琦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鑫华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