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46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机,包括靶标、直流电机、电池组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电机连接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连接四连杆机构,并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靶标,以驱动靶标起倒;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采样电路、控制器和半桥驱动芯片;所述控制器根据电池采样电路采集到的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确定直流电机在所述输出电压供电下驱动所述靶标由倒位至立位的时长,并根据所述时长调节其输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进而通过半桥驱动芯片控制上桥MOS管和下桥MOS管的通断时序,使直流电机在启动后全速运转,在靶标接近目标位置时逐级减速运转,直到到达目标位置时停机,由此便可控制靶标在规定时限内由倒位至立位并保持稳定,基本解决了靶标立起时的晃动问题。时的晃动问题。时的晃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机


[0001]本技术属于训练装置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射击训练的靶机。

技术介绍

[0002]靶机是射击训练中的常用设备,传统的靶机需要人工报靶,报靶效率低、人为错误率高、危险性大。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自动报靶设备,自动起倒靶机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训练靶机。
[0003]现有的自动起倒靶机,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底座1、靶杆2、靶板3、电池箱4、控制箱5等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靶杆2和靶板3构成靶标;电池箱4内一般配置有铅蓄电池组或者锂电池组,用于为控制箱5内的直流电机和控制电路供电。直流电机通过减速器和连杆机构驱动靶标立起或者倒下。
[0004]在靶标立起或者倒下的过程中,当靶标到达指定位置时,目前采用触片触动限位开关的方式来关闭直流电机,以使靶标停止运动。由于靶标在立起或者倒下时,其连接连杆机构的末端的线速度通常可达6m/s,因此,当靶标从倒位到立位时,受惯性影响,靶标在到达指定位置后会前后摆动5~6次,大约需要耗时3~4秒才能稳定下来。为了保证射击的精准度,射击人员需要等待靶标稳定后方可开枪射击,等待时间使得射击人员的训练时间无谓延长,严重影响了训练效率。同时,靶标来回摆动会导致机械磨损,影响靶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靶标稳定起倒的靶机,以提高射击人员的训练效率,减少靶机的机械磨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靶机,包括靶标、直流电机、电池组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靶标用于记录射击点所在的区域和环数;所述直流电机连接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连接四连杆机构,并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靶标,以驱动所述靶标立起或倒下;所述电池组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供电;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采样电路、控制器和半桥驱动芯片;所述电池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组,用于采集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采样电路,根据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确定所述直流电机在所述输出电压供电下驱动所述靶标由倒位至立位的时长T,生成前t时间段占空比为100%、后续占空比逐渐减小的PWM信号输出,所述t<T;所述半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接收所述PWM信号,其上桥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上桥MOS管的栅极,其下桥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下桥MOS管的栅极;所述上桥MOS管的漏极接入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源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正极;所述下桥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正极,源极连接系统地;所述直流电机的负极连接系统地。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控制器生成的PWM信号仅在靶标需要起倒时才接入半桥驱动芯片,继而实现对直流电机的准确驱动,本申请在所述控制电路中还设置有光电耦合器、三极管和中间继电器;所述控制器在需要控制所述靶标立起或倒下期间,输出
起倒信号,通过所述光电耦合器控制所述三极管动作,接通中间继电器的供电回路,通过中间继电器接通所述PWM信号与半桥驱动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实现PWM信号向半桥驱动芯片的传送。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直流电源,阴极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起倒信号的接口;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三极管优选采用NPN型三极管,其发射极连接系统地,集电极通过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将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PWM信号的接口与所述半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之间,在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得电时,接通所述PWM信号与半桥驱动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直流电源可以直接采用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也可以由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经稳压电路转换生成。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靶机还包括多个中弹传感器,布设在所述靶标上,用于感知射击点的位置,并生成感应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输出所述起倒信号,控制所述靶标倒下,由此实现靶杆起倒的自动控制。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靶机还包括两个限位开关,分别布设在所述靶标在立起时的目标位置以及在倒下时的目标位置,并生成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靶标到达目标位置时,停止输出所述起倒信号,控制所述中间继电器切断所述PWM信号与半桥驱动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控制所述直流电机停机。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采样电路包括两个分压电阻,两个分压电阻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电池组的正负极之间;两个分压电阻的中间节点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模数转换接口,并通过稳压二极管连接系统地。配置所述稳压二极管可以起到瞬间电压防护的作用,保护控制器的模数转换接口不受损害。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靶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平板控制显示器;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无线传输所述射击点所在的区域和环数;所述平板控制显示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接收所述射击点所在的区域和环数,并进行显示,以便于射击人员或教练查看射击成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靶机通过采集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生成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直流电机在启动后全速运转,在靶标接近目标位置时逐级减速运转,直到到达目标位置时停机,由此便可控制靶标在规定时限内由倒位至立位并保持稳定,基本解决了靶标立起时的晃动问题,减少了起倒靶机的机械磨损,延长了靶机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升射击人员的训练效率。
[0015]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靶机的一种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靶机的电控部分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8]图3是图2所示电控部分所对应的一部分电路原理图;
[0019]图4是图2中的电机驱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本实施例的靶机在机械结构设计上与现有靶机基本一致,包括底座1、靶杆2、靶板3、电池箱4、控制箱5、平板控制显示器6等主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电池箱4和控制箱5安装在底座1上,控制箱5中内置有控制电路、直流电机、减速器和四连杆机构7。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用于降低直流电机的转速,并同时驱动四连杆机构7运动。所述四连杆机构7连接靶杆2,靶板3安装在靶杆2上,靶板3与靶杆2一起构成靶标。在直流电机保持同一方向转动(正转或者反转)的过程中,四连杆机构7可以驱动靶杆2从立位转动至倒位,再从倒位转动至立位。因此,无需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即可驱动靶标完成起倒过程。
[0022]为了避免靶标在由倒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机,包括:靶标,其用于记录射击点所在的区域和环数;直流电机,其连接减速器,通过减速器连接四连杆机构,并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靶标,以驱动所述靶标立起或倒下;电池组,其用于为所述直流电机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池采样电路,其连接所述电池组,用于采集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控制器,其连接所述电池采样电路,根据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确定所述直流电机在所述输出电压供电下驱动所述靶标由倒位至立位的时长T,生成前t时间段占空比为100%、后续占空比逐渐减小的PWM信号输出,所述t<T;半桥驱动芯片,其输入端接收所述PWM信号,其上桥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上桥MOS管的栅极,其下桥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下桥MOS管的栅极;所述上桥MOS管的漏极接入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源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正极;所述下桥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正极,源极连接系统地;所述直流电机的负极连接系统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中还设置有光电耦合器、三极管和中间继电器;所述控制器在需要控制所述靶标立起或倒下期间,输出起倒信号,通过所述光电耦合器控制所述三极管动作,接通中间继电器的供电回路,通过中间继电器接通所述PWM信号与半桥驱动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直流电源,阴极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起倒信号的接口;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蒋文学许志强韩玉章于庆龙胡佳钰石璨李金宝刘波波刘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