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26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定位加工部分、模具部分和出料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架;底座为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底座下底板上设置四个万向轮,底座上底板上设置四个支柱;工作台架设置于支柱上,工作台架包括“C”形通管一和条形基板;条形基板设置于“C”形通管一两侧板上;进料部分包括外部进料架和内部进料滑道。可实现钣金柱的半自动上件和下件,显著降低钣金柱后期加工流程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同时提供稳定的钣金柱位置,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钣金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等,原料包括钢板、铝板、铜板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钣金柱是其中的柱状零件,制作时常需要对柱外壁进行焊接、局部打磨、抛光、除锈和喷漆等处理;传统加工中大多采用人工调整位置,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解决了传统钣金柱后期加工流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定位加工部分、模具部分和出料部分。
[0006]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架。
[0007]所述底座为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底座下底板上设置四个万向轮,底座上底板上设置四个支柱。
[0008]所述工作台架设置于支柱上,工作台架包括“C”形通管一和条形基板;条形基板设置于“C”形通管一两侧板上。
[0009]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外部进料架和内部进料滑道。
[0010]所述外部进料架包括“n”形定位架一和滑道一。
[0011]所述“n”形定位架一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n”形定位架一位于工作台架右侧;“n”形定位架上设置两个销柱。
[0012]所述滑道一的一端设置滚动轴承,滑道一通过滚动轴承和销柱销轴连接于“n”形定位架上。
[0013]所述内部进料滑道包括定位柱、承重横杆和滑道二。
[0014]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定位柱位于工作台架的下方。
[0015]所述承重横杆设置于两支柱间,滑道二左端设置于定位柱上,滑道二右端设置于承重横杆上,滑道二左端和右端均设置一“L”形开口槽。
[0016]所述定位加工部分包括水平抬升装置和模具定位装置。
[0017]所述水平抬升装置包括推杆电机一和定位卡。
[0018]所述两个推杆电机一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推杆电机一均位于工作台架下方,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设置定位卡。
[0019]所述定位卡底部为一长方体承重板,长方体承重板左侧设置两“L”形限位杆,长方
体承重板右侧设置两梯形限位块;“L”形限位杆和梯形限位块间可拆卸连于一辅助定位板,辅助定位板上端设置一弧形开口槽,弧形开口槽上设置缓冲垫。
[0020]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双动子线性电机、模具座和活动定位夹。
[0021]所述双动子线性电机设置于条形基板上,双动子线性电机的动子上设置模具座,模具座为一倒“几”字形基板,倒“几”字形基板两侧设置梳状齿板,梳状齿板插接模具卡。
[0022]所述活动定位夹上部为条形板,条形板远离梳状齿板一侧设置“U”形开口凹槽,“U”形开口凹槽下底面设置一定位螺孔,条形板下底面设置一定位座;活动定位夹可拆卸连接于梳状齿板上。
[0023]所述模具部分包括定位钢带和模具。
[0024]所述定位钢带中部为弧形钢条,定位钢带两端为条形钢条,条形钢条上设置定位螺孔一,模具设置于弧形钢条内,一调节螺杆依次穿过上层定位钢带和下层定位钢带后螺栓连接于定位螺孔内。
[0025]所述出料部分包括推杆电机二、采集框和出料滑道。
[0026]所述推杆电机二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推杆电机二位于工作台架左侧,一滑轨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滑轨位于推杆电机二和工作台架之间。
[0027]所述采集框底部为长方体承重板二,长方体承重板二上设置两个“U”形限位杆二,“U”形限位杆二内壁设置缓冲垫,采集框的底部设置滚轮一,滚轮一与滑轨相适配,采集框通过设置一辅助定位块固连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杆上,右侧“U”形限位杆二上端设置出料滑道。
[0028]所述出料滑道上部为倾斜滑道三,倾斜滑道三通过辅助支柱固连于长方体承重板二上。
[0029]一手势传感器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工作台架上,微处理器设置于底座内。
[0030]作为优选,用两个线性电机一取代模具座,线性电机一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31]进一步,在辅助定位板上增设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32]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3]本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进料部分、定位加工部分、模具部分和出料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可实现钣金柱的半自动上件和下件,显著降低钣金柱后期加工流程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同时提供稳定的钣金柱位置,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01. 底座、102. 支柱、103.
ꢀ“
C”形通管一、104. 条形基板、201.
ꢀ“
n”形定位架一、202. 滑道一、203. 滑道二、204. 定位柱、205.承重横杆、301. 推杆电机一、302. 定位卡、303. 双动子线性电机、304. 模具座、305. 活动定位夹、306. 梳状齿板、401. 定位钢带、402. 调节螺杆、501. 推杆电机二、502.
ꢀ“
U”形限位杆二、503. 倾斜滑道三、504.滚轮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8]实施例1,参照附图1

2,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定位加工部分、模具部分和出料部分。
[0039]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101和工作台架。
[0040]所述底座101为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底座101下底板上设置四个万向轮,底座101上底板上设置四个支柱102。
[0041]所述工作台架设置于支柱102上,工作台架包括“C”形通管一103和条形基板104;条形基板104设置于“C”形通管一103两侧板上。
[0042]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外部进料架和内部进料滑道。
[0043]所述外部进料架包括“n”形定位架一201和滑道一202。
[0044]所述“n”形定位架一201设置于底座101上底板上,“n”形定位架一201位于工作台架右侧;“n”形定位架上设置两个销柱。
[0045]所述滑道一202的一端设置滚动轴承,滑道一202通过滚动轴承和销柱销轴连接于“n”形定位架上。
[0046]所述内部进料滑道包括定位柱204、承重横杆205和滑道二203。
[0047]所述定位柱204设置于底座101上底板上,定位柱204位于工作台架的下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定位加工部分、模具部分和出料部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架;所述进料部分包括外部进料架和内部进料滑道;所述定位加工部分包括水平抬升装置和模具定位装置;所述水平抬升装置包括推杆电机一和定位卡;所述推杆电机一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推杆电机一位于工作台架下方,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设置定位卡;所述定位卡底部为一长方体承重板,长方体承重板左侧设置“L”形限位杆,长方体承重板右侧设置梯形限位块;“L”形限位杆和梯形限位块间可拆卸连于一辅助定位板,辅助定位板上端设置弧形开口槽,弧形开口槽上设置缓冲垫;所述模具定位装置包括双动子线性电机、模具座和活动定位夹;所述双动子线性电机设置于条形基板上,双动子线性电机的动子上设置模具座,模具座为一倒“几”字形基板,倒“几”字形基板设置梳状齿板,梳状齿板插接模具卡;所述模具部分包括定位钢带和模具;所述出料部分包括推杆电机二、采集框和出料滑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底座下底板上设置万向轮,底座上底板上设置支柱;所述工作台架设置于支柱上,工作台架包括“C”形通管一和条形基板;条形基板设置于“C”形通管一两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钣金柱加工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料架包括“n”形定位架一和滑道一;所述“n”形定位架一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n”形定位架一位于工作台架右侧;“n”形定位架上设置销柱;所述滑道一的一端设置滚动轴承,滑道一通过滚动轴承和销柱销轴连接于“n”形定位架上;所述内部进料滑道包括定位柱、承重横杆和滑道二;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底座上底板上,定位柱位于工作台架的下方;所述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群季成成许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正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