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525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其中,硫磺回收含硫尾气输气管、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和引风机依次流体导通连接;吸收液注入泵出液端与二级吸收塔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二级吸收塔出液端与第二循环泵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二循环泵出液端分别与二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一级吸收塔进液端和污水排出管流体导通连接,一级吸收塔出液端与第一循环泵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一循环泵出液端分别与一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和污水排出管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级多重吸收将硫磺回收尾气中的硫磺进行充分吸收,起到对降低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的作用,可以将硫磺回收装置尾气SO2排放浓度降低至≤100mg/N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硫磺回收尾气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天然气、炼厂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H2S、有机硫的酸性气,硫磺回收装置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装置,它既是环境保护装置,又是生产装置,占有特殊地位。硫磺回收装置主要由制硫、尾气处理、尾气焚烧和液硫成型四部分组成。目前制硫部分普遍采用改良Claus工艺,能回收酸性气中94%~97%的元素硫;剩余的元素硫则由尾气处理部分回收,最后尾气采用热焚烧,焚烧后排入大气。
[0003]硫磺回收化学原理:
[0004]H2S+1.5O2=SO2+H2O+518.9kJ/mol;
[0005]H2S+0.5SO2=0.75S2+H2O

4.75kJ/mol;
[0006]H2S+0.5SO2=1.5n
·
Sn+H2O+48.05kJ/mol
[0007]采用改良Claus工艺从酸性气中回收元素硫时,由于Claus反应是可逆的,受化学平衡限制,即使采用4级转化器,总硫回收率也只能到98%~99%,仍有1%~2%的硫化物要排到大气。若需要进一步提高硫磺回收率,减少SO2环境污染,在硫磺回收装置后附加尾气处理装置。
[0008]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尾气处理工艺问世以来,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术为: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低温克劳斯工艺;H2S直接选择氧化工艺。以上三大类尾气处理工艺能实现硫回收率98.5%~99.8%,尾气SO2排放值为300~1500mg/m3。
[0009]我国Claus工艺硫回收生产起步于60年代中期。80年代起,国内炼油企业大都建成了自己的硫回收装置,但装置规模小(1万吨/年以下的占80%),没有尾气处理部分,催化剂活性低,装置硫回收率仅85%左右,SO2排放浓度高,环境污染严重。90年代,国家强制性实施GB16297

1996环保法规,沿海(江)加工高硫原油的炼厂的硫回收装置先后引进国外技术,能实现98%以上的硫回收率,但尾气SO2排放浓度高仍然较高。
[0010]随着全球环保问题不断受到关注与重视,各国对SO2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国家环保部2015年7月正式实施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

2015)要求,硫磺回收装置的SO2排放浓度需按≤100mg/Nm3考虑。新规的实施,对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技术先进、稳定可靠、排放达标的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是大型炼厂、天然气加工等行业的迫切需要。
[0011]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主要成分为N2,O2,CO2,污染物主要为SO2。尾气处理普遍采用的技术是:尾气加氢还原吸收工艺、低温克劳斯工艺、H2S直接选择氧化三大类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0012]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主要指标
[0013][0014]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尾气处理技术的SO2排放浓度均不能满足硫磺回收装置尾气SO2排放浓度≤100mg/Nm3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度净化,才能使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到新标准的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利用两级多重吸收将硫磺回收尾气中的硫磺进行充分吸收,起到对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的作用,可以将硫磺回收装置尾气SO2排放浓度降低至≤100mg/Nm3。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7]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吸收液注入泵、引风机、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硫磺回收含硫尾气输气管与设置在一级吸收塔下端的第一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设置在一级吸收塔顶部的第一出气端与设置在二级吸收塔下端的第二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设置在二级吸收塔顶部的第二出气端与引风机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吸收液注入泵出液端与二级吸收塔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二级吸收塔出液端与第二循环泵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二循环泵出液端分别与二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一级吸收塔进液端和污水排出管流体导通连接,一级吸收塔出液端与第一循环泵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一循环泵出液端分别与一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和污水排出管流体导通连接。
[0018]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在一级吸收塔中,除雾器设置在喷淋吸收段正上方,喷淋吸收段设置在填料吸收段正上方,填料吸收段设置在一级吸收塔进气端上方,一级吸收塔进液端和一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分别与喷淋吸收段内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
[0019]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第一循环泵出液端与一级吸收塔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0020]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一级吸收塔的喷淋吸收段内沿一级吸收塔轴向由上向下设置有大于或等于3层喷淋管,一级吸收塔进液端与位于一级吸收塔喷淋吸收段顶部的两层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一级吸收塔循环液进液端与余下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
[0021]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在二级吸收塔中,除雾器设置在喷淋吸收段正上方,喷淋吸收段设置在填料吸收段正上方,填料吸收段设置在二级吸收塔进气端上方,二级吸收塔进液端和二级吸收塔循环入液端分别与喷淋吸收段内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
[0022]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第二循环泵出液端与二级吸收塔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
[0023]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二级吸收塔的喷淋吸收段内沿二级吸收塔轴向由上向下设置有大于或等于2层喷淋管,二级吸收塔进液端与位于顶层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二级吸收塔循环液进液端与位于顶层喷淋管下方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
[0024]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一级吸收塔下端设有与一级吸收塔内部流体导通连接的补水管。
[0025]上述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二级吸收塔下端设有与二级吸收塔内部流体导通连接的补水管。
[002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7]1.采用两级吸收,对硫磺焚烧炉含硫尾气进行深度净化,弥补了现有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尾气排放难达标的不足。装置能实现尾气SO2排放浓度≤100mg/Nm3环保新要求。
[0028]2.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内设置填料层+吸收液循环喷淋系统,气液接触充分,SO2脱除率高,压降低。
[0029]3.操作灵活,抗原料波动能力强。可根据进入装置硫磺尾气SO2浓度和当地排放要求,灵活调整吸收液喷淋层的开闭、循环吸收液流量。保障尾气达标、节能降耗。
[0030]4.流程简单,运行适应性强,可靠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31]图1本技术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

一级吸收塔;2

第一循环泵;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液注入泵(5)、引风机(6)、一级吸收塔(1)、二级吸收塔(3)、第一循环泵(2)和第二循环泵(4);硫磺回收含硫尾气输气管(7)与设置在一级吸收塔(1)下端的第一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设置在一级吸收塔(1)顶部的第一出气端与设置在二级吸收塔(3)下端的第二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设置在二级吸收塔(3)顶部的第二出气端与引风机(6)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吸收液注入泵(5)出液端与二级吸收塔(3)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二级吸收塔(3)出液端与第二循环泵(4)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二循环泵(4)出液端分别与二级吸收塔(3)循环入液端、一级吸收塔(1)进液端和污水排出管(9)流体导通连接,一级吸收塔(1)出液端与第一循环泵(2)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第一循环泵(2)出液端分别与一级吸收塔(1)循环入液端和污水排出管(9)流体导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级吸收塔(1)中,除雾器(12)设置在喷淋吸收段(10)正上方,喷淋吸收段(10)设置在填料吸收段(11)正上方,填料吸收段(11)设置在一级吸收塔(1)进气端上方,一级吸收塔(1)进液端和一级吸收塔(1)循环入液端分别与喷淋吸收段(10)内的喷淋管进液端流体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循环泵(2)出液端与一级吸收塔(1)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磺回收尾气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肃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淀中京工程设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