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步开发,煤炭资源的开采深度逐渐由浅部向深部发展,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经常伴随着冲击地压、岩爆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生产。
[0003]但是目前常见巷道支护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采用普通锚杆、U型钢、O 型棚等支护方法,这些支护方法在冲击地压作用下极易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不能有效控制冲击地压巷道的变形破坏。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巷道支护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采用普通锚杆、 U型钢、O型棚等支护方法,这些支护方法在冲击地压作用下极易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不能有效控制冲击地压巷道变形破坏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卸压结构,包括:巷道(1)、底梁(2)、阻尼杆(3)、顶梁(4)、固定罩(5)、固定板(6)、立柱(7)、固定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1)内的下方设置有底梁(2),且巷道(1)与底梁(2)通过固定板(6)相连接;所述阻尼杆(3)分别设置在底梁(2)的左右两端,且阻尼杆(3)与底梁(2)之间铰接;所述顶梁(4)设置在阻尼杆(3)的中间,且顶梁(4)与阻尼杆(3)之间铰接;所述固定罩(5)呈圆周排列的方式在顶梁(4)的内侧设置有三处,且固定罩(5)与顶梁(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板(6)分别设置在底梁(2)前后两侧的左右两方,且固定板(6)与底梁(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7)设置底梁(2)和位于装置中间固定罩(5)的中间,且立柱(7)分别与底梁(2)和固定罩(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杆(8)分别设置在底梁(2)和固定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泽斌,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