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
技术介绍
[0002]井下井下风门机械闭锁装置是避免风门同时开启,防止风流短路的必不可少配件,而现有井下风门机械闭锁装置多采用钢丝绳进行互联,然后在其中间配以吊桶,同时采用电力进行驱动,而由于井下多为高温和高湿环境,故传统的机械闭锁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引起钢丝绳的锈蚀和变形,从而影响风门的正常开关,且在采用电缆线进行长距离的电力供给时,容易因为电缆的老化引发漏电和短路等事故,同时也增加了电路架设的安装费用,而对于部分将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机械闭锁而言,在利用压缩空气进行驱动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漏气现象,从而影响利用效率,突出了传统机械闭锁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包括门框、下导轨、挡风板、摆动架、上导轨、传动架、推杆电机、传动槽、一号锥齿轮、支撑座、二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包括门框(1)、下导轨(2)、挡风板(3)、摆动架(4)、上导轨(5)、传动架(6)、推杆电机(7)、传动槽(8)、一号锥齿轮(9)、支撑座(10)、二号支撑轴(11)、三号支撑轴(12)、二号锥齿轮(13)、三号锥齿轮(14)、安装箱(15)、一号指示灯(16)、二号指示灯(17)、三号指示灯(18)、风门(19)、下导向轮(20)、传动光杆(21)、传动部分(2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为左右对称结构,且底部顶端对称固定有下导轨(2),所述门框(1)左右两部各固定有挡风板(3),所述门框(1)中上部铰接有摆动架(4),所述摆动架(4)上部前端固定有上导轨(5),所述摆动架(4)左右两部各滑动连接有传动架(6),两所述传动架(6)分别固定有推杆电机(7),且分别贯穿有传动槽(8),所述传动槽(8)呈圆弧状,所述摆动架(4)底部轴向固定有一号锥齿轮(9),所述门框(1)中部固定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上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二号支撑轴(11),且底部转动连接有竖直的三号支撑轴(12),所述二号支撑轴(11)后端轴向固定有二号锥齿轮(13),所述三号支撑轴(12)底部轴向固定有三号锥齿轮(14),且底端轴向固定有安装箱(15),所述安装箱(15)呈正六棱柱状,且其侧面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号指示灯(16)、二号指示灯(17)和三号指示灯(18),所述门框(1)左右两部各滑动连接有风门(19),两所述风门(19)底端分别固定有下导向轮(20),且顶端前部分别固定有传动光杆(21),两所述下导向轮(20)与下导轨(2)相锲合,两所述传动光杆(21)始终与传动槽(8)相间隙连接,所述门框(1)前部安装有传动部分(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分(22)包括箱体(23)、挡板(24)、一号传动轴(25)、二号传动轴(26)、减速电机(27)、一号齿轮(28)、主输气管(29)、活动输气管(30)、支撑板(31)、螺纹柱(32)、二号齿轮(33)、限位板(34)、限位环(35)、副输气管(36)、一号输气管(37)、二号输气管(38)、三号输气管(39)、输气部分(40),所述门框(1)前部固定有箱体(23),所述箱体(23)和门框(1)顶端共同固定有挡板(24),所述箱体(23)左部转动连接有一号传动轴(25),且上部转动连接有二号传动轴(26),所述箱体(23)左部前端固定有减速电机(27),所述二号传动轴(26)左部通过平键滑动连接有一号齿轮(28),所述箱体(23)右部固定有主输气管(29),所述主输气管(29)左部外壁螺纹传动有水平的活动输气管(30),所述活动输气管(30)内壁左部固定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左部探出活动输气管(30)左端,所述支撑板(31)左端固定有水平的螺纹柱(32),所述螺纹柱(32)左端轴向固定有二号齿轮(33),所述二号齿轮(33)左右两端各固定有限位板(34),所述活动输气管(30)外壁中部固定有限位环(35),所述活动输气管(30)和螺纹柱(32)外壁共同螺纹传动有副输气管(36),所述副输气管(36)外壁后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一号输气管(37)、二号输气管(38)和三号输气管(39),所述一号输气管(37)、二号输气管(38)和三号输气管(39)均与副输气管(36)相连通,且分别与箱体(23)相插接,所述箱体(23)后部安装有输气部分(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风门机械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部分(40)包括一号嘴(41)、二号嘴(42)、三号嘴(43)、释压孔(44)、一号光杆(45)、二号光杆(46)、三号光杆(47)、上导向轮(48)、导向板(49)、传动板(50)、四号光杆(51)、竹节管(52)、发电机(53)、一号旋转桨(54)、二号旋转桨(55)、三号旋转桨(56)、蓄电池(57),所述一号输气管(37)、二号输气管(38)和三号输气管(39)后部底端依次固定有一号嘴(41)、二号嘴(42)和三号嘴(43),且前部分别贯穿有释压孔(44),所述一号输气管(37)、二号输气管(38)和三号输气管(39)依次滑动连接有一号光杆(45)、二号光杆(46)和三号光杆(47),所述一号光杆(45)和
三号光杆(47)后端分别固定有上导向轮(48),两所述上导向轮(48)相较于摆动架(4)呈左右对称设置,且能够与上导轨(5)相锲合,所述二号输气管(38)后部外壁固定有导向板(4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序峰,晁福海,王绪成,谭玉锋,魏林海,刘奇秀,赵宗峰,王召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源远航煤业有限公司北徐楼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