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后登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4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包括顶支护板和侧支护板,所述顶支护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顶支护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块体,所述顶支护板与第一块体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横孔、储液腔、吸水棉、棉芯和排液管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煤矿巷道顶部的渗水进行收集,防止渗水直接滴落至巷道内,即增加了煤矿内的工作环境,且通过第一块体、第二块体、通孔、竖槽、连接块、弹簧、观测孔、观测杆和刻度标之间的配合使用,可起到监测煤矿巷道内每个顶部区域发生形变情况的功能,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以便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
,具体是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般为了增加煤矿内部的安全性,需要使用支护机构对煤矿巷道进行支护,以便增加安全性。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煤矿开采用支护机构由于无法监测煤矿巷道顶部各个区域受力发生的形变情况,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处理,导致其安全性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包括顶支护板(1)和侧支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护板(1)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承载柱(3),所述承载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固定锚杆(5),两个所述承载柱(3)的相邻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顶支护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块体(7),所述顶支护板(1)与第一块体(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观测孔(16),所述第一块体(7)的中间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块体(10),且通孔(15)的前后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竖槽(17),所述第二块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观测杆(11),且第二块体(10)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观测杆(1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标(20),所述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9),所述顶支护板(1)的顶部开设有横孔(8),所述顶支护板(1)与横孔(8)相对应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12),且顶支护板(1)的一侧贯穿有排液管(9),所述横孔(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水棉(13),所述吸水棉(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棉芯(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型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护板(2)处于两个所述承载柱(3)的非相邻侧,所述液压缸(6)的输出端贯穿于承载柱(3)并与侧支护板(2)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护板(2)远离液压缸(6)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后登高博
申请(专利权)人:施后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