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456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101)上设有电连接相邻的源极侧驱动器(102、102)的面板侧配线(110)、和与该面板侧配线(110)连接的电容器(106)。因此,在上述液晶面板(101)上制作液晶像素的工序中,通过在上述液晶面板(101)上统一制作上述电容器(106)和上述液晶像素,从而不必在上述源极侧驱动器(102)中安装上述电容器(106),从而可降低上述源极侧驱动器(102)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适用于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将液晶面板上写入显示数据的驱动用半导体芯片安装在液晶面板上,形成显示装置时,虽然已知的方法有以将半导体芯片封装在带载封装(TCPTape Carrier Package)等的状态安装在液晶面板上的方式、和将半导体芯片直接安装在液晶面板上的方式,但对于大型面板而言,主要采用以封装在TCP等的状态安装到液晶面板上的方式。在将半导体芯片直接安装在液晶面板上的情况下,虽然不耗费封装成本,但是由于形成于液晶面板上的控制信号的配线变长,再者配线的电阻大,所以往往对显示造成影响。图7表示将驱动用芯片以封装在TCP等的状态安装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状态。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具有进行显示的液晶面板201、输出该液晶面板201的显示数据的多个源极侧驱动用半导体(以下称做源极侧驱动器)202、控制形成于上述液晶面板201上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栅极的多个栅极侧驱动用半导体(以下称做栅极侧驱动器)203。上述多个源极侧驱动器202统一连接在源极侧基板204上,上述多个栅极侧驱动器203统一连接在栅极侧基板205上。上述各源极侧驱动器202从(未图示的)控制器经由上述源极侧基板204输入控制信号,向上述液晶面板201输出驱动信号。另一方面,上述栅极侧驱动器203从(未图示的)控制器经由上述栅极侧基板205输入控制信号,向上述液晶面板201输出驱动信号。而且,由上述各源极侧驱动器202输出的驱动信号以及由上述各栅极侧驱动器203输出的驱动信号来驱动上述液晶面板201。另外,为了省略图7中的源极侧基板204以及栅极侧基板205,实现小型化、轻型化、低成本,也采用以图8所示的状态下在液晶面板上进行安装的方法。图8所示的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201、多个源极侧驱动器302、多个栅极侧驱动器303。上述多个源极侧驱动器302被串联连接,通过按顺序传送来自(未图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不使用图7中使用的源极侧基板204,就能够将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向源极侧驱动器302进行输入。同样,上述多个栅极侧驱动器303被串联连接,通过按顺序传送来自(未图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不使用图7中使用的栅极侧基板205,就能够将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向栅极侧驱动器303进行输入。而且,通过从输入了上述控制信号的上述各源极侧控制器302输出的驱动信号和从输入了上述控制信号的上述各栅极侧驱动器303输出的驱动信号来驱动上述液晶面板201(日本特开平6-368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32180号公报)。其次,图8中C的部分,即源极侧驱动器302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由于栅极侧驱动器303的连接也是一样的,所以只说明源极侧驱动器302。图9是表示源极侧驱动器302彼此的连接状态的图。在该连接部位,一上述源极侧驱动器302的端部和另一上述源极侧驱动器302的端部重叠。上述源极侧驱动器302由搭载了驱动用半导体芯片的TCP308构成,在该TCP308上形成有用于将控制信号与相邻的源极侧驱动器302进行移交的配线即驱动器侧配线109以及用于将从驱动用半导体芯片输出的驱动信号传给面板的配线即驱动信号用配线120。驱动器侧配线109及驱动信号用配线120形成于TCP308的背面。另外,在驱动器侧配线109上配置有电容器306。配置该电容器306的目的在于,防止因配线阻抗的影响造成的电压下降及防止信号线的干扰(noise)。由于驱动器侧配线109配置于TCP308的基材的一面(背面),所以为了连接源极侧驱动器302彼此的驱动器侧配线109,而在TCP308的基材上设置狭缝(slit)进行连接。使用图10以及图11,说明使用了狭缝的连接情况。图10表示连接之前的一源极侧驱动器302的一端302A和另一源极侧驱动器302的另一端302B,图11表示一源极侧驱动器302的一端302A和另一源极侧驱动器302的另一端302B连接的位置关系。在一源极侧驱动器302的一端302A上设置有狭缝307。狭缝307在TCP308的基材上开设孔,并可使驱动器侧配线109从TCP308的相反侧导通,如图11所示,在一端302A和另一端302B重叠时,通过狭缝307,使一端302A的驱动器侧配线109和另一端302B的驱动器侧配线109连接。在将IC等集成电路安装在基板等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因配线的阻抗的影响而造成的电压下降,而在集成电路的附近配置旁路电容器,或为了防止信号线的干扰,而配置防干扰用的电容器。在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中,旁路电容器等外置部件可以配置在基板204、205上。另一方面,在图8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没有与基板204、205相当的部件,故如图9所示,在TCP308上配置电容器306。但是,在图8和图9的显示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在TCP308上配置有电容器306,所以在源极侧驱动器及栅极侧驱动器的电源线、及输入信号线上配置电容器的情况下,必须将驱动用半导体芯片和电容器封装成一体,从而使制造的工序数增加,引起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制造的工序数,并能降低成本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安装多个驱动用器件,经由形成于上述显示面板上的配线连接相邻的上述驱动用器件的至少一个信号(控制信号、电源等),由上述配线将上述信号在上述驱动用器件之间进行传送、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面板上设有一端与上述配线相连接的电容器,该电容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内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由于在上述显示面板上设有一端与上述配线相连接的电容器,且该电容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内形成,因此,在上述显示面板上制作液晶等像素的工序中,可在上述显示面板上统一制作上述电容器和像素等,而不必在上述驱动用器件本身上安装电容器,进而能降低上述驱动用器件的成本。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除了连接上述电容器的一端的上述配线之外的其它上述配线上。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由于上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除了连接上述电容器一端的上述配线之外的其它上述配线上,所以能做成连接上述电容器另一端的简单的结构。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电容器连接在上述配线的电源和上述配线的GND之间。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由于上述电容器连接在上述配线的电源和上述配线的GND之间,所以可将上述电容器作为防止因上述配线等的阻抗的影响造成的电压下降的旁路电容器使用。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电容器连接在上述配线的控制信号和上述配线的GND之间。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由于上述电容器连接在上述配线的控制信号和上述配线的GND之间,所以可将上述电容器作为防止上述控制信号的干扰的防干扰用电容器使用。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上述电容器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接。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由于上述电容器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接,所以可将上述电容器作为防止因上述配线等的阻抗的影响而造成的电压下降的旁路电容器使用,或者,可将上述电容器作为防止上述配线的信号线的干扰的防干扰用电容器使用。另外,在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上安装多个驱动用器件,经由形成于上述显示面板上的配线连接相邻的上述驱动用器件的至少一个信号,由上述配线将上述信号在上述驱动用器件之间进行传送、进行显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显示面板上设置 有一端与上述配线连接的电容器,该电容器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制造工序内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坂幸久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