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427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举升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横梁、第一组气囊、第二组气囊、第三组气囊、右侧纵梁、左侧纵梁、右侧气囊支架和中部气囊支架,所述横梁和所述右侧纵梁、所述左侧纵梁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车架,所述左侧纵梁铰链连接内侧翻装置的一端,所述右侧气囊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侧纵梁,所述第一组气囊安装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上,所述中部气囊支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右侧纵梁和所述左侧纵梁,所述第二组气囊和所述第三组气囊并排设置安装在所述中部气囊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组气囊全部是单层气囊结构,结构简单、不易偏顶和压缩空气用量少的特点。不易偏顶和压缩空气用量少的特点。不易偏顶和压缩空气用量少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举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装粮食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粮库基础设施已逐步改进并完善,快速高效的地井直下式卸粮坑日渐增多,港口上粮食的周转流通量日益增大。为此,用于粮食物流系统的散装粮食运输半挂车的使用量正逐渐增大。
[0003]现在市场上主流侧翻举升装置为液压举升系统或者气囊叠加举升系统。以上两种结结构存在如下问题液压举升系统采用液压缸为举升元件,自身重量较大不符合车辆车辆轻量化要求。液压系统需要加装液压泵站为液压缸提供动力,此系统需对牵引车进行改型加装,对车辆日常行驶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增加购车成本。气囊叠加举升的系统,利用2

3个气囊叠加在一起,利用牵引车气源做动力,此结构如需达到货物流化角度,叠加后的气囊高度较大,需 2

3气囊叠加才能完成,气囊本身属于软性举升装置,内部无定位高度太大容易出现偏顶情况容易出现气囊磨损爆炸等情况。市场上主流气囊结构采用12

14 个气囊同时工作完成举升动作,此动作在后段储气筒压缩空气用尽后会出现后段举升无力的情况。
[0004]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整备质量更轻、解决了传统气囊举升结构后期举升供气不足,举升无力的情况成为该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举升装置,解决传统气囊举升结构后期供气不足,举升无力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气囊举升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横梁、第一组气囊、第二组气囊、第三组气囊、右侧纵梁、左侧纵梁、右侧气囊支架和中部气囊支架,所述横梁和所述右侧纵梁、所述左侧纵梁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车架,所述左侧纵梁铰链连接内侧翻装置的一端,所述右侧气囊支架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侧纵梁,所述第一组气囊安装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上,所述中部气囊支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右侧纵梁和所述左侧纵梁,所述第二组气囊和所述第三组气囊并排设置安装在所述中部气囊支架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气囊、所述第二组气囊和所述第三组气囊的结构相同,包括气囊本体、气囊顶板和气囊底板,所述气囊本体的上下表面连接有所述气囊顶板和所述气囊底板,所述气囊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或中部气囊支架上,所述气囊顶板与上方所述内侧翻装置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气囊、所述第二组气囊和所述第三组气囊为单层气囊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气囊由六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三组气囊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与第三组气
囊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气囊举升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横梁、第一组气囊、第二组气囊、第三组气囊、右侧纵梁、左侧纵梁、右侧气囊支架、中部气囊支架、气囊顶板和气囊底板,相比于传统气囊提升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三组气囊,依次对三组气囊供气,实现了内侧翻装置的逐步侧翻,解决了传统气囊提升装置后期提升无力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三组气囊全部是单层气囊结构,通过依次冲气实现逐步侧翻,顶起作业稳定有立,不易偏顶,且压缩空气用量少。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气囊举升装置结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一组气囊右视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二组气囊和第三组气囊右视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2、第一组气囊;3、第二组气囊;4、第三组气囊;5、右侧纵梁;6、左侧纵梁;7、右侧气囊支架;8、中部气囊支架; 9、气囊顶板;10、气囊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2所示,一种气囊举升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横梁1、第一组气囊2、第二组气囊3、第三组气囊4、右侧纵梁5、左侧纵梁6、右侧气囊支架 7和中部气囊支架8,所述横梁1和所述右侧纵梁5、所述左侧纵梁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车架,所述左侧纵梁6铰链连接内侧翻装置的一端,所述右侧气囊支架7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侧纵梁5,所述第一组气囊2安装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7上,所述中部气囊支架8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右侧纵梁5和所述左侧纵梁6,所述第二组气囊3和所述第三组气囊4并排设置安装在所述中部气囊支架8上。
[0020]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组气囊2、所述第二组气囊3和所述第三组气囊4的结构相同,包括气囊本体、气囊顶板9和气囊底板10,所述气囊本体的上下表面连接有所述气囊顶板9和所述气囊底板10,所述气囊底板10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7或中部气囊支架8上,所述气囊顶板9与上方所述内侧翻装置接触。
[0021]所述第一组气囊2、所述第二组气囊3和所述第三组气囊4为单层气囊结构,使用的压缩空气较少,不会出现后期举升无力的现象。
[0022]所述第一组气囊2由六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3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三组气囊4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3与第三组气囊4的位置一一对应。
[0023]所述第一组气囊2由六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3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三组气囊4由四个所述气囊本体构成,所述第二组气囊3与第三组气囊4的位置一一对应。
[0024]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如下:
[0025]首先,将本技术安装在散装粮食运输车上,在散装粮食运输车卸粮时,打开出粮口,粮食通过出粮口卸料,当粮食流速减缓直至停止时,通过气囊举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组气囊2供气,把内侧翻装置顶起,当内侧翻装置达到一定角度时,气囊举升控制系统停止对第一组气囊2供气,开始对第二组气囊3 供气,第二组气囊3继续顶起内侧翻装置,当内侧翻装置达到一定角度时,囊举升控制系统停止对第二组气囊3供气,开始对第三组气囊4供气,第三组气囊4继续顶起内侧翻装置,直至残余粮食卸完,残余粮食卸完后通过气囊举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组气囊2、第二组气囊3和第三组气囊4排气,内侧翻装置也随之下降并恢复到水平位置。
[00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横梁(1)、第一组气囊(2)、第二组气囊(3)、第三组气囊(4)、右侧纵梁(5)、左侧纵梁(6)、右侧气囊支架(7)和中部气囊支架(8),所述横梁(1)和所述右侧纵梁(5)、所述左侧纵梁(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车架,所述左侧纵梁(6)铰链连接内侧翻装置的一端,所述右侧气囊支架(7)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侧纵梁(5),所述第一组气囊(2)安装在所述右侧气囊支架(7)上,所述中部气囊支架(8)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右侧纵梁(5)和所述左侧纵梁(6),所述第二组气囊(3)和所述第三组气囊(4)并排设置安装在所述中部气囊支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气囊(2)、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树义刘国福王仁亮刘世嵩宋立贵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昌骅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