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24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该方案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钢底模为拼接式结构,且其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钢筋笼设于所述浇筑区域内;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还包括观测点,观测点位于浇筑区域的圆心处,且每个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均相交于观测点,通过观测点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每个支撑结构包括设于钢底膜下方的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支撑架及可拆卸设于横梁和钢底模之间的多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每个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横梁中心点位于弧形梁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显著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优点。质量的优点。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混凝土弧形梁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猛增长,现代建筑设计对造型、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建筑物独特造型就能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弧形曲线建筑物以其外形柔和、轻松、活泼、视觉感官良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建筑物不可或缺的活跃因素,因此各类建筑物中使用弧形结构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0003]然而现有施工技术中,弧形曲线建筑物的施工较为复杂,模板分项工程从放样、设计、制作到安装工艺繁琐,轴线控制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结构及构件曲率难以控制。且施工时常采用传统的木模支撑方式,模板弯曲、加固难度大,损耗率高、易变形,质量难以保证。
[0004]因此,目前亟待寻求一种模板制作安装简单,施工效率高,且能保证施工质量的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所述钢底模为拼接式结构,且其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浇筑区域内;所述对拉杆可拆卸设于两个所述钢侧模之间;所述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还包括观测点,所述观测点位于浇筑区域的圆心处,且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均相交于观测点,通过所述观测点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钢底膜下方的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支撑架及可拆卸设于横梁和钢底模之间的多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每个所述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所述横梁中心点位于所述弧形梁中轴线上。
[0007]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钢底模通过拼接而成,显著降低了弧形底模的制作安装难度,可大大提升施工速度,技术优势明显;
[0008]2、通过将钢侧模和钢底模安装固定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拼接式的设计,相比传统直接挖槽的方式,尺寸精度更高,且可显著提升弧形梁的施工质量;
[0009]3、多处可拆卸的设计,可在加工厂加工后分批运送过来或直接在现场制作,方便运输和组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也方便吊装。
[0010]4、通过观测点可精准且方便地定位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从方便钢侧模的安装,显著提高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弧形梁的施工质量。
[0011]5、通过横梁来固定相邻的两个钢底模板,通过支撑架来固定横梁,通过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来增加每个钢底模板的强度,同时加劲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横梁
上,可方便施工,尤其是在施工时调整位置,减少单个部件的重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钢底模通过多个钢底模板拼接而成,且每个所述钢底模板呈等腰梯形设置。此设置,通过多个等腰梯形可拼接形成类似曲线的形状,可方便拼接,也方便加工。
[001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底模板设于两个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将钢底模板安装在两个支撑结构之间,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两个钢底模板,同时对钢底模板进行支撑,可显著提升钢底模的整体强度,也便于安装。
[001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所述横梁中心点位于所述弧形梁中轴线上。此设置,可通过观测点方便地对横梁进行定位,方便横梁的设置,安装好横梁后即完成了对钢底模的定位,操作方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浇筑区域为反弯弧形。
[001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底模板的等腰边线处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固定螺栓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对拉杆通过对拉螺栓固定于两个钢侧模之间。
[001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侧模底部设有连接耳板,通过所述连接耳板和连接螺栓与钢底模连接。
[0019]现浇混凝土弧形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00: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
[0021]S200:定位支撑架并在支撑架上安装横梁,其中横梁中心延长线与观测点相交;
[0022]S300:按照相邻两个横梁之间的梯形间隙尺寸制作钢底模板;
[0023]S400:将钢底模板安装于相邻两个横梁之间并在底部安装加劲肋,多个钢底模板拼接形成曲线钢底模;
[0024]S500:根据观测点,在钢底模上进行弧形梁位置放线,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
[0025]S600:根据弧形梁边线在钢底模上安装钢侧模形成浇筑区域;
[0026]S700:将钢筋笼放置于浇筑区域内;
[0027]S800:在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
[0028]通过上述步骤,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木模的方式,模板制作安装难度更低,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0029]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钢侧模之间安装对拉杆校对相邻两个钢侧模进行加固。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每个钢侧模的竖直度,防止每个钢侧模倾斜导致浇筑区域发生变化导致导致弧形梁变形。
[003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钢侧模为一体式结构。此设置,钢侧模可通过与底部的钢底模固定来调节曲度,从而使得即使钢侧模加工曲率精度不高,也能够在现场安装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此设置可显著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
[0031]进一步地,在设定观测点和弧形梁中轴线之前,在施工场地碾压整平地面后用细石混凝土抹面并压光。此设置,可保证施工地面足够平整,为施工打下基础,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现浇混凝土弧形梁的施工示意图;
[0033]图2是弧形梁中轴线和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
[0034]图3是横梁的布置图;
[0035]图4是钢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钢底模和横梁的安装示意图;
[0037]图6是钢底模上弧形梁中轴线和边线的布置图;
[0038]图7是钢底模开孔的布置图;
[0039]图8是钢侧模的安装示意图。
[0040]图中,1、钢底模;2、固定螺栓;3、钢侧模;4、连接耳板;5、连接螺栓;6、横梁;7、支撑架;8、观测点;9、钢筋笼;10、对拉杆;11、对拉螺栓;12、开孔;13、弧形梁中轴线;14、弧形梁边线;15、固定螺栓孔;16、纵向加劲肋;17、横向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现浇混凝土弧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模、钢侧模、钢筋笼及对拉杆;所述钢底模为拼接式结构,且其顶部与两个钢侧模底部可拆卸连接形成供弧形梁浇筑的浇筑区域;所述钢筋笼设于所述浇筑区域内;所述对拉杆可拆卸设于两个所述钢侧模之间;所述钢底模底部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结构;还包括观测点,所述观测点位于浇筑区域的圆心处,且每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均相交于观测点,通过所述观测点确定弧形梁中轴线和弧形梁边线;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钢底膜下方的横梁、设于横梁下方的支撑架及可拆卸设于横梁和钢底模之间的多个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每个所述横梁中心延长线相交于观测点,且每个所述横梁中心点位于所述弧形梁中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百超赵典良李步利倪胜跃吴成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