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93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5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包括:PCL控制器,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所述分离沉降器通过一倾斜插入过滤板导轨槽的过滤板分为上侧的过滤水腔和下侧的沉降泥腔。所述过滤水腔底部与过滤板导轨槽接触处连通有过滤水分管。所述沉降泥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连通有泥水分管,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底部设有2个封闭门,所述封闭门对向外侧设有电控转动装置。所述封闭门下方设有运输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采用膜过滤和沉降的方法对泥水进行处理,通过同步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可在一个过滤器饱和时切换其余过滤器,从而实现连续化的泥水处理。从而实现连续化的泥水处理。从而实现连续化的泥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泥水是一种常见的污水,主要产生于种植田、城市、矿区等在大雨冲刷或场地清洗后。现有的泥水处理一般采用静置沉降或膜过滤的方式进行处理。静置沉降虽然成本低,但是处理效率低,且在抽出上层清水时往往会由于水流的搅动使得下层清液被沉降的污泥再次污染。膜过滤虽然单次处理效率高,但是成本较高,且由于污泥容易堵塞过滤孔,需要经常对过滤膜进行膜清洗,膜清洗时往往需要停机,影响总体的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包括:PCL控制器,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所述分离沉降器通过一倾斜插入过滤板导轨槽的过滤板分为上侧的过滤水腔和下侧的沉降泥腔。所述过滤水腔底部与过滤板导轨槽接触处连通有过滤水分管。所述沉降泥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连通有泥水分管,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底部设有2个封闭门,所述封闭门对向外侧设有电控转动装置。所述封闭门下方设有运输带。
[0005]进一步的,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各自的泥水分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电控阀门,并分别与泥水分流管连通。所述泥水分流管通过泥水管与外部设备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各自的过滤水分管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电控阀门,并分别与过滤水分流管连通。所述过滤水分流管通过过滤水管与外部设备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控转动装置、第二电控阀门、第一电控阀门分别与PCL 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包括:陶瓷滤膜。所述陶瓷滤膜顶端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螺钉与分离沉降器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把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底部围绕陶瓷滤膜设有防水胶垫。所述防水胶垫靠近沉降泥腔的一侧设有斜面倒角,所述斜面倒角与水平线的夹角小于等于陶瓷滤膜与水平线的夹角。所述分离沉降器外壳部分和过滤板导轨槽,在与防水胶垫对应位置处设有匹配的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底部设有从动承重滚轮,两侧底面分别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将运输带两侧抬起。所述支撑轮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其顶端和低端分别固定有轴承。所述从动承重滚轮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在固定基座
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两侧分别对称设有2个及2个以上支撑轮。各所述支撑轮之间夹设有轴承。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在封闭门位置处加装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下缘位于运输带的运输面内,上缘超出排泥口的底面。
[0014]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15]1.本技术同时采用膜过滤和沉降的方法对泥水进行处理,通过同步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可在一个过滤器饱和时切换其余过滤器,从而实现连续化的泥水处理。
[0016]2.本技术具有非常便捷的过滤膜更换机构,可有效减短过滤器等待干净滤膜的时间,从而提升总体的水处理效率。
[0017]3.本技术可将处理后的污泥和清水分开收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分离沉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运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PCL控制器,2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其他需要数量的分离沉降器2。所述分离沉降器2通过一倾斜插入过滤板导轨槽204的过滤板203分为上侧的过滤水腔201和下侧的沉降泥腔 202。所述过滤水腔201底部与过滤板导轨槽204接触处连通有过滤水分管302。所述沉降泥腔202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连通有泥水分管102,底部设有排泥口205。所述排泥口205底部设有2个封闭门5,所述封闭门5对向外侧设有电控转动装置。所述封闭门5下方设有运输带4。
[0025]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2各自的泥水分管10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电控阀门103,并分别与泥水分流管101连通。所述泥水分流管101通过泥水管1与外部设备连通。与泥水管1连通的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抽水泵。
[0026]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2各自的过滤水分管30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电控阀门303,并分别与过滤水分流管301连通。所述过滤水分流管301通过过滤水管3与外部设备连通。与过滤水管3连通的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沉降池或其他过滤设备等。
[0027]所述电控转动装置、第二电控阀门303、第一电控阀门103分别与PCL控制器信号连接。
[0028]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在分离沉降器2内,沿过滤板导轨槽204插入清洗干净的过滤板203。然后从其他设备如抽水泵中将待处理的泥水通过泥水管 1导入泥水分流管101中。之后打开一个分离沉降器2的泥水分管102上的第一电控阀门103,此时,泥水依次流
过泥水管1、泥水分流管101、泥水分管102 后进入该泥水分管102对应的分离沉降器2。泥水在该分离沉降器2内被过滤板 203过滤分离为清水和污泥。清水进入过滤水腔201,污泥留在沉降泥腔202。待沉降泥腔202内储备一定量的污泥后,关闭该分离沉降器2对应的泥水分管 102上的第一电控阀门103,并启动另一分离沉降器2对应的泥水分管102上的第一电控阀门103,使得泥水流入另一分离沉降器2并重复上述泥水分离过程。在第一个分离沉降器2内的污泥此时处于静置沉降状态,待一定时间后,启动电控转动装置,使其带动封闭门5转动打开,从而使得沉降后的污泥从排泥口 205中流出至运输带4上。运输带4将收集的污泥运送至其他设备,如压块机、曝气池等。
[0029]实施例2
[0030]基于实施例1所述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板203包括:陶瓷滤膜2031。所述陶瓷滤膜2031顶端设有定位板2032。所述定位板2032通过螺钉7与分离沉降器2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该设置可非常便捷的将陶瓷滤膜2031固定在分离沉降器2内,或从分离沉降器2内取出。
[0031]所述定位板2032顶部设有把手2034。该设置可便于操作人员插拔陶瓷滤膜 2031。
[0032]所述定位板2032底部围绕陶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L控制器,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2);所述分离沉降器(2)通过一倾斜插入过滤板导轨槽(204)的过滤板(203)分为上侧的过滤水腔(201)和下侧的沉降泥腔(202);所述过滤水腔(201)底部与过滤板导轨槽(204)接触处连通有过滤水分管(302);所述沉降泥腔(202)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连通有泥水分管(102),底部设有排泥口(205);所述排泥口(205)底部设有2个封闭门(5),所述封闭门(5)对向外侧设有电控转动装置;所述封闭门(5)下方设有运输带(4);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2)各自的泥水分管(10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电控阀门(103),并分别与泥水分流管(101)连通;所述泥水分流管(101)通过泥水管(1)与外部设备连通;所述2个以上分离沉降器(2)各自的过滤水分管(30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电控阀门(303),并分别与过滤水分流管(301)连通;所述过滤水分流管(301)通过过滤水管(3)与外部设备连通;所述电控转动装置、第二电控阀门(303)、第一电控阀门(103)分别与PCL控制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泥水分离导流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03)包括:陶瓷滤膜(2031);所述陶瓷滤膜(2031)顶端设有定位板(2032);所述定位板(2032)通过螺钉(7)与分离沉降器(2)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伟赵琼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霁泓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