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芯片系统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86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芯片系统及相关装置。在该方法中,传输显示数据时,当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断开时,计算设备可建立与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通过该无线连接传输显示数据。这样,当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断开时,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仍能够正常传输显示数据,交互设备可将显示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提高交互设备播放视频的流畅性。流畅性。流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芯片系统及相关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芯片系统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各类电子设备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其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产品、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产品、智慧屏等交互设备,因交互性强而备受用户喜爱,并逐渐发展起来。
[0003]然而,当前交互设备的设备形态不明确,且数据处理能力和功能参差不齐。这样,降低了用户使用交互设备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可提高交互设备播放视频的流畅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芯片系统,可降低芯片系统的功耗,减小芯片系统在交互设备中所占据的空间。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该计算设备利用第一编码参数对第一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通过有线连接发送给该交互设备,该第一编码参数是与该有线连接匹配的编码参数;该交互设备利用该第一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该计算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该第一事件对应断开该有线连接的用户操作;响应于该第一事件,该计算设备建立与该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该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该无线连接发送给该交互设备,该第二编码参数是与该无线连接匹配的编码参数;该交互设备利用该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该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0006]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组成的交互系统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两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断开,则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可建立起无线连接,通过该无线连接继续传输数据。这样,无需用户手动建立无线连接,也无需手动重新开启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便利性。
[0007]例如,在计算设备向交互设备传输显示数据使得交互设备显示视频的场景下,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有线连接断开,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依然可建立起无线连接,并继续通过该无线连接传输显示数据。这样,即使有线连接断开,交互设备依然能够继续播放视频,从而提升了交互设备视频播放的便利性。
[0008]对第一编码参数、该第一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第二编码参数、该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进行举例。有线传输场景下第一编码参数可包含:数据传输码率M1(大于无线传输场景的传输码率M2),压缩技术采用全关键帧压缩法,不开启图像分层编码。例如,PCIE接口进行有线连接场景下,PCIE接口的传输速率为5Gbps~10Gbps,此时数据传输码率M1可采用1Gbps。第一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包含,压缩技术采用全关键帧压缩法,不开
启图像分层编码。
[0009]在无线传输场景下第二编码参数可包含:数据传输码率M2,压缩技术采用P帧参考压缩法,开启图像分层编码。数据传输码率M2可小于有线场景下数据传输码率M1。例如,采用Wi-Fi传输数据,可用的带宽为100Mbps,此时数据传输码率M1可采用30Mbps。另外,无线场景下,计算设备30采用的压缩技术可以是P帧参考压缩法。无线场景下,计算设备30采用的压缩技术还可以是I帧+P帧压缩法。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包含,压缩技术采用P帧参考压缩法,开启图像分层编码。
[0010]在有线传输场景和无线传输场景,计算设备分别设置与传输方式匹配的编码参数,这样,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在交互设备根据编码数据进行显示的场景下,提高视频播放的流畅性。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可通过传感器检测,也可由用户操作触发。以下以第一事件为例分别列举:
[0012](1)传感器触发第一事件
[0013]例如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当用户操作有线接口上安装的接线以拔出接线时,用户可接触或靠近计算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从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例如大于或等于35℃),则触发第一事件。
[0014]可以理解的,上述以温度传感器为例进行介绍,不限于温度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0015](2)用户操作触发第一事件
[0016]例如,计算设备上特定物理按键的按压操作,可触发计算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再例如,计算设备显示的用户界面上特定控件的触控操作,可触发计算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又例如,当检测到特定手势信号、特定语音信号等信号时,则计算设备触发检测到第一事件。
[0017]这样,用户可执行上述用户操作(例如特定物理按键的按压操作、特定控件的触控操作、特定手势信号、特定语音信号)。则计算设备触发检测到第一事件,可根据第一事件启动Wi-Fi模块。之后用户可将计算设备和交互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断开(例如拔掉接线),计算设备仍然可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事件,建立与交互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并通过Wi-Fi连接传输编码数据。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该计算设备建立与该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计算设备与该交互设备之间进行Wi-Fi配对;响应于该第一事件,该计算设备建立与该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响应于该第一事件,该计算设备启动该Wi-Fi模块,并通过该Wi-Fi模块建立与该交互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
[001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可以是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两部分机体。交互设备可独立运行各类应用,实现各种功能。计算设备可与交互设备合体,为交互设备提供一定功能,例如为交互设备充电,再例如,为交互设备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等等。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上均可包含压力传感器。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分体时,通过PCIE接口建立的有线连接断开,且交互设备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数值与合体时的数值不同。计算设备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与合体时也不同。当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合体时,
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通过有线接口(例如PCIE接口)连接。当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合体时,两设备卡合。交互设备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数值与分体时的数值不同。计算设备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与分体时也不同。当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由合体状态变为分体状态时,计算设备上的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第一事件,交互设备上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第二事件。计算设备可根据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或者指示第二事件的通知)改变编码参数,并传输编码数据。其中,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上还可包无线模块,例如Wi-Fi模块。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可通过Wi-Fi模块进行Wi-Fi配对,当交互设备和计算设备分体时,两设备可建立Wi-Fi连接。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该无线连接发送给该交互设备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该第一事件,该计算设备利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一编码参数对第一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一编码数据通过有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第一编码参数是与所述有线连接匹配的编码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计算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所述第一事件对应断开所述有线连接的用户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第二编码参数是与所述无线连接匹配的编码参数;所述交互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计算设备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进行Wi-Fi配对;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计算设备启动所述Wi-Fi模块,并通过所述Wi-Fi模块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计算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三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第三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交互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所述第三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包括:当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时,所述计算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包括:所述计算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一帧图像的注视区域对应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所述一帧图像为所述第二显示数据中的任一帧图像;所述计算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
当所述一帧图像的注视区域对应的数据编码完成时,所述计算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一帧图像的非注视区域对应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其中,所述非注视区域为一帧图像中所述注视区域以外的区域;所述计算设备将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设备利用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时,所述交互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当接收到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之后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时,所述交互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所述交互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和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进行合成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之后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编码数据时,所述交互设备根据所述一帧图像的上一帧图像的非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得到所述一帧图像的非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所述交互设备将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和所述非注视区域对应的解码数据进行合成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交互设备检测到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对应断开所述有线连接的用户操作;所述交互设备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向所述计算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指示检测到所述第二事件;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一通知,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之后,所述交互设备检测到第二事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交互设备利用第三编码参数对摄像头采集的第四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四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有线连接发送给所述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建立与所述交互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交互设备利用第四编码参数对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第五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五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计算设备。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数据、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三显示数据中的图像帧被分为多个片区;所述多个片区中一个片区由所述计算设备编码得到所述一个片区对应的编码数据,并
由所述计算设备传输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一个片区编码完成后,所述多个片区中另一个片区由所述计算设备编码得到所述另一个片区对应的编码数据,并由所述计算设备传输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一个片区对应的编码数据和所述另一个片区对应的编码数据由所述交互设备依次进行解码。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利用第二编码参数对第二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二编码数据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交互设备与所述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时,所述计算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对第六显示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得到的第六编码数据通过有线连接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所述交互设备利用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对应的解码参数对所述第六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连接为以下连接中的任一个: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接口连接、显示接口DP连接、USB接口连接。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设备与交互设备之间建立有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东汪亮田春长常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