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362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仿生补片包括多孔膜和致密膜;所述多孔膜包含5~12wt%的生物活性玻璃、54~90wt%的第一乳酸共聚物和0~36wt%的聚己内酯,第一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致密膜包括第二乳酸共聚物,第二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仿生补片,采用两层膜的设计,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的同时,致密膜作为承载层,有效的提高了整体补片的强度,同时具有防黏连的作用。同时具有防黏连的作用。同时具有防黏连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仿生补片,具体为一种可用于肩袖修复的复合仿生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病,由缺血性退变、肩关节撞击、生物力学等因素导致,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肩关节疾患,大部分的肩袖撕裂与反复的肩峰下撞击导致的肩袖慢性磨损有关。尽管在开发外科手术方法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优化肌腱到骨的固定以实现最大可能的修复初始强度,但上述修复失败率仍在临床上持续存在,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肩袖补片进行增强。
[0003]肩袖补片分成四类:肌腱补片、不可降解肩袖补片、细胞外基质肩袖补片和人工合成可降解肩袖补片。肌腱补片和不可降解肩袖补片可提供相对更好的机械强度,但肌腱补片具有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感染风险增加、不能恢复腱骨结合点的正常结构等问题。而不可降解补片的长期安全性尚不确定,而细胞外基质肩袖补片强度普遍相对较低,据报道现有的可吸收补片的拉伸强度达到了5MPa(BY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INCORPORATED,2006)。目前肩袖修复失败概率较高,人工合成聚合物类的可降解补片具有相对较高的机械强度,但聚合物的分解会造成补片周边的酸性环境,不利于后期与组织的融合。因此,设计力学强度优良、可模拟肩袖组织、降解周期适宜、且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生物活性,可调控因降解产生的酸性环境的补片用于治疗肩袖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包括多孔膜和致密膜;所述多孔膜包含5~12wt%的生物活性玻璃、54~90wt%的第一乳酸共聚物和0~36wt%的聚己内酯,上述百分含量以所述多孔膜的质量为基准,所述第一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所述致密膜包括第二乳酸共聚物,所述第二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仿生补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提供所述多孔膜和所述致密膜:以及
[0007]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将所述多孔膜和所述致密膜制成复合膜,得到所述复合仿生补片。
[0008]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复合仿生补片,采用两层膜的设计,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的同时,致密膜作为承载层,可有效的提高整体补片的强度,同时具有防黏连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1至实施例2-3制得的致密膜的拉伸处理后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0010]图2A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制得的多孔膜的纵截面SEM扫描图;
[0011]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制得的多孔膜的纵截面SEM扫描图;
[0012]图2C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4制得的多孔膜的纵截面SEM扫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1制得的复合仿生补片的双层膜数码照片;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1制得的复合仿生补片的双层膜经拉伸强度测试后的数码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包括多孔膜和致密膜;多孔膜包含生物活性玻璃和第一乳酸共聚物,第一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PLDLLA);致密膜包括第二乳酸共聚物,第二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乳酸共聚物可以是嵌段聚合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还可以是交替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或者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
[0018]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乳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万~16万,例如11万、12万、15万等。
[0019]于一实施方式中,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聚左旋乳酸与聚外消旋乳酸的摩尔比(左旋乳酸结构单元与外消旋乳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可以为(1~4):1,例如2:1、3:1等。
[0020]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包含聚己内酯(PCL)。
[0021]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包含5~12wt%的生物活性玻璃、0~36wt%的聚己内酯和54~90wt%的第一乳酸共聚物,上述质量含量以多孔膜的总质量为基准。
[0022]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中,第一乳酸共聚物与聚己内酯的质量比可以为(1.5~4):1,例如2:1、2.5:1、3:1、3.5:1等。
[0023]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中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含量可以为6%、7%、8%、9%、10%、11%等。
[0024]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中第一乳酸共聚物的质量含量可以为55%、60%、65%、70%、72%、75%、80%、85%、88%等。
[0025]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中聚己内酯的质量含量可以为0.5%、1%、2%、5%、8%、10%、15%、18%、20%、25%、30%、32%、35%等。
[0026]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乳酸共聚物可以是嵌段聚合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还可以是交替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或者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的混合物。
[0027]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乳酸共聚物可以是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也可以是
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还可以是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
[0028]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乳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例如11万、12万、15万等。
[0029]于一实施方式中,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中,聚左旋乳酸与聚己内酯的摩尔比(左旋乳酸结构单元与己内酯结构单元的摩尔比)可以为(1~4):1,例如2:1、3:1等。
[0030]于一实施方式中,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中,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的摩尔比(乳酸结构单元与羟基乙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可以为(1~4):1,例如2:1、3:1等。
[0031]于一实施方式中,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聚左旋乳酸与聚外消旋乳酸的摩尔比(左旋乳酸结构单元与外消旋乳酸结构单元的摩尔比)可以为(1~4):1,例如2:1、3:1等。
[003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复合仿生补片,为具有定向多孔层状结构的多孔膜与致密膜所形成的双层复合膜,致密膜和双层膜复合后,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003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复合仿生补片,具有定向层状多孔结构,层与层之间存在空隙,有利于细胞的爬行,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
[0034]于一实施方式中,多孔膜的厚度可以为0.5~3mm,例如1mm、1.5mm、2mm、2.5mm。
[0035]于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仿生补片,包括多孔膜和致密膜;所述多孔膜包含5~12wt%的生物活性玻璃、54~90wt%的第一乳酸共聚物和0~36wt%的聚己内酯,上述百分含量以所述多孔膜的质量为基准;所述第一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所述致密膜包括第二乳酸共聚物,所述第二乳酸共聚物包括左旋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乳酸与羟基乙酸的共聚物、左旋乳酸与外消旋乳酸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仿生补片,其中,所述第一乳酸共聚物与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比为(1.5~4):1。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仿生补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所述多孔膜和所述致密膜:以及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将所述多孔膜和所述致密膜制成复合膜,得到所述复合仿生补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分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一悬浮液;(2)向所述第一悬浮液中加入所述第一乳酸共聚物或者所述第一乳酸共聚物和所述聚己内酯,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宁田娜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