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4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基础油剂加入到反应釜中,保持搅拌状态;S2:依次将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活性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均匀;S3:保持搅拌状态,并缓慢加入增稠剂,通过观察和取样器取样,从而根据光稳定剂的状态进行加入量的选择,最终制得光稳定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以及工艺制备的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为澄清淡黄色油性液体,不易燃烧、不会爆炸,无腐蚀性和刺激气味,与符合GB4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油即我们常说的润滑油,也称为全损耗系统油,适用于各种纺织机械、各种机床、水压机、小型风动机械、缝纫机、小型电机、普通仪表、木材加工机械、起重设备、造纸机械、矿山机械等,并适用于工作温度在60℃以下的各种轻负荷机械的变速箱、手动加油转动部位纺织机械、机床、中小型电机、风机、水泵等各种机械的变速箱、手动加油转动部位、轴承等一般润滑点或等一般润滑系统。
[0003]在化工生产中,机械油的氧化多是因为多种烃,特别是多环芳烃在空气中氧化或发动机燃烧气体作用下(特别是高温、光照和金属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热氧化并转化成各种氧化产物的过程。目前在用的光稳定剂大都是固体颗粒或粉末状,在使用时需经过搅拌融化等,并且易产生沉淀。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所述光稳定剂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基础油剂60

80%、抗氧化剂5

15%、紫外线吸收剂2

15%、活性剂0.5

2%、增稠剂2

5%;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基础油剂加入到反应釜中,保持搅拌状态;S2:依次将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活性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均匀;S3:保持搅拌状态,并缓慢加入增稠剂,通过观察和取样器取样,从而根据光稳定剂的状态进行加入量的选择,最终制得光稳定剂。
[0006]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采用脂溶性抗氧化剂。
[0007]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采用复配型,优选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与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复配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套,所述驱动轴套上连接有具有升降功能的搅拌结构,且顶盖上固定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滴头,所述搅拌结构中设置有液腔,且液腔上连通有接料斗,所述搅拌结构中安装有具有防残留功能的助推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顶盖上,且驱动轴套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有滑动连接在驱动轴套中的伸缩杆,且伸缩杆上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气缸。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置在顶盖的上方,且进料管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中,所述
滴头安装在进料管的端部,且滴头位于接料斗的正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液腔设置在搅拌杆中,且接料斗的开口竖直朝上设置,且接料斗的开口为单向通道。
[0012]优选的,所述助推结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液腔中的底座,且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固定连接有滑座,且滑座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阀管和推环,所述液腔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具有自动开合功能的保护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有安装在搅拌杆上的转轴,且转轴上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固定安装有封闭板,且封闭板上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以及工艺制备的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为澄清淡黄色油性液体,不易燃烧、不会爆炸,无腐蚀性和刺激气味,与符合GB443

1989标准中10#、22#、32#、46#、68#机械油有很好的相溶性,低挥发性能,并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使油品屏蔽或不吸收紫外线辐射、抵御大多数聚合物的光降解,阻止产品产生光氧化变质和油品短时间内变色,提高耐光性能,并且本产品可以根据使用工况,按照液体比例约0.5

5%之间,直接加入油品生产线中并混合均匀,于产品之调合、制成或最终使用阶段均适用于添加;2. 本专利技术光稳定剂的整个制备过程都是在反应釜中进行的,考虑到增稠剂均匀性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在反应釜中针对增稠剂的添加过程设计有分散式的添加搅拌结构,能够帮助增稠剂快速的溶入到中间产品中,并且在搅拌结构中设置有助推结构,能够减少增稠剂添加过程中的损失误差,保证光稳定剂按照配方进行生产,具有更高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反应釜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反应釜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散下料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 区域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中:反应釜本体1、顶盖2、驱动轴套3、伸缩杆4、搅拌杆5、气缸6、进料口7、进料管8、滴头9、液腔10、接料斗11、底座12、弹簧13、滑座14、单向阀管15、推环16、转轴17、转动座18、封闭板19、配重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光稳定剂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基础油剂60

80%、抗氧化剂5

15%、紫外线吸收剂2

15%、活性剂0.5

2%、增稠剂2

5%;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基础油剂加入到反应釜中,保持搅拌状态;
S2:依次将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活性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均匀;S3:保持搅拌状态,并缓慢加入增稠剂,通过观察和取样器取样,从而根据光稳定剂的状态进行加入量的选择,最终制得光稳定剂。
[0019]抗氧化剂采用脂溶性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采用复配型,优选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与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复配制成;采用以上配方以及工艺制备的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是油状液体,便于添加,不会产生沉淀。更具体的来说,光稳定剂为澄清淡黄色油性液体,不易燃烧、不会爆炸,无腐蚀性和刺激气味,与符合GB443

1989标准中10#、22#、32#、46#、68#机械油有很好的相溶性,低挥发性能,并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0020]本产品可以使油品屏蔽或不吸收紫外线辐射、抵御大多数聚合物的光降解,阻止产品产生光氧化变质和油品短时间内变色,提高耐光性能。可以根据使用工况,按照液体比例约0.5

5%之间,直接加入油品生产线中并混合均匀。于产品之调合、制成或最终使用阶段均适用于添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基础油剂60

80%、抗氧化剂5

15%、紫外线吸收剂2

15%、活性剂0.5

2%、增稠剂2

5%;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基础油剂加入到反应釜中,保持搅拌状态;S2:依次将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活性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至均匀;S3:保持搅拌状态,并缓慢加入增稠剂,通过观察和取样器取样,从而根据光稳定剂的状态进行加入量的选择,最终制得光稳定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采用脂溶性抗氧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采用复配型,优选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与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复配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油油品光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顶盖(2),且顶盖(2)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套(3),所述驱动轴套(3)上连接有具有升降功能的搅拌结构,且顶盖(3)上固定安装有进料口(7),且进料口(7)上固定连接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上设置有滴头(9),所述搅拌结构中设置有液腔(10),且液腔(10)上连通有接料斗(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耿鸿硕耿臣毛楠楠孙业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利导热油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