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345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包括第一提浓系统、第二提浓系统、真空系统和冷却回收系统,冷却回收系统和真空系统均与第一提浓系统及第二提浓系统连接;第一提浓系统包括第一一级提浓箱和第一二级提浓箱,第一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第一一级提浓箱和第一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一一级蒸汽阀;第二提浓系统包括与第二一级提浓箱和第二二级提浓箱,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第二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第二一级提浓箱和第二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二一级蒸汽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避免了蒸汽直接脱附造成活性碳纤维微孔形成水膜影响吸附的问题,实现了快速脱附,提高了吸附精度。提高了吸附精度。提高了吸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化工、医药等行业,车间内排出的废气气量大、浓度低,一般废气风量每小时都达到几万立方,废气的浓度一般都在500mg/m3以下。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直接进行处理,投资高、能耗大。因此,对有机废气提浓后,进行处理,可以减少设备投资,保证达标排放。目前,市场上主要提浓技术有,沸石转轮,活性炭等。但是沸石和活性炭,因为受本身吸附精度的影响,处很难达标排放,吸附量较小。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避免了蒸汽直接脱附造成活性碳纤维微孔形成水膜影响吸附的问题,实现了快速脱附,提高了吸附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包括第一提浓系统、第二提浓系统、真空系统和冷却回收系统,所述冷却回收系统和所述真空系统均与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及所述第二提浓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提浓系统与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并列设置;
[0005]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包括与低浓度废气管道连接的第一一级提浓箱和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一一级蒸汽阀;
[0006]所述第二提浓系统包括与所述低浓度废气管道连接的第二一级提浓箱和第二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二一级蒸汽阀;
[0007]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真空系统连接;
[0008]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均与所述冷却回收系统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套层。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一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二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二一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二二级凝液排放阀。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一级进气阀,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二级进气阀,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二一级进气阀,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二二级进气阀。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一级出气阀,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尾气出阀,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二一级出气阀,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二尾气出阀。
[0013]优选的,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真空罐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罐之间连接有真空出阀,所述真空罐的上端设置有真空进阀,所述真空进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冷却回收系统包括冷却器、凝液箱和凝液回收泵,所述凝液回收泵与所述凝液箱连接,所述凝液箱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一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一二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二一级凝液排放阀和所述第二二级凝液排放阀连接。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避免了蒸汽直接脱附造成活性碳纤维微孔形成水膜影响吸附的问题,实现了快速脱附,提高了吸附精度。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9]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0]实施例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包括第一提浓系统、第二提浓系统、真空系统和冷却回收系统,冷却回收系统和真空系统均与第一提浓系统及第二提浓系统连接,第二提浓系统与第一提浓系统并列设置。采用第一提浓系统和第二提浓系统相互交替运行,提高了提浓效率。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提浓材料,吸附精度可以达到10mg/m3以下,再生方式采用升温+真空脱附的方式进行,再生温度控制在105

120℃,真空度控制在

50

80kpa。加热方式采用提浓箱外侧夹套蒸汽加热,蒸汽压力0.6Mpa,温度180度,这样避免了蒸汽直接脱附造成活性碳纤维微孔形成水膜,影响吸附的问题。脱附采用真空泵,通过真空罐,快速脱附。
[0022]第一提浓系统包括与低浓度废气管道1连接的第一一级提浓箱2和第一二级提浓箱3,第一二级提浓箱3的进气端与第一一级提浓箱2的出气端连接,第一一级提浓箱2和第一二级提浓箱3上均连接有第一一级蒸汽阀4。
[0023]第二提浓系统包括与低浓度废气管道1连接的第二一级提浓箱5和第二二级提浓箱6,第二二级提浓箱6的进气端与第二一级提浓箱5的出气端连接,第二一级提浓箱5和第二二级提浓箱6上均连接有第二一级蒸汽阀7。
[0024]第一一级提浓箱2、第一二级提浓箱3、第二一级提浓箱5和第二二级提浓箱6的进气端均与真空系统连接;第一一级提浓箱2、第一二级提浓箱3、第二一级提浓箱5和第二二级提浓箱6的凝液排放端均与冷却回收系统连接。
[0025]第一一级提浓箱2、第一二级提浓箱3、第二一级提浓箱5和第二二级提浓箱6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套层8。
[0026]第一一级提浓箱2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一级凝液排放阀9,第一二级提浓箱3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二级凝液排放阀10,第二一级提浓箱5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二一级凝液排放阀11,第二二级提浓箱6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二二级凝液排放阀12。
[0027]第一一级提浓箱2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一级进气阀13,第一二级提浓箱3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二级进气阀14,第二一级提浓箱5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二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浓系统、第二提浓系统、真空系统和冷却回收系统,所述冷却回收系统和所述真空系统均与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及所述第二提浓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提浓系统与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提浓系统包括与低浓度废气管道连接的第一一级提浓箱和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一一级蒸汽阀;所述第二提浓系统包括与所述低浓度废气管道连接的第二一级提浓箱和第二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上均连接有第二一级蒸汽阀;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真空系统连接;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均与所述冷却回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所述第二一级提浓箱和所述第二二级提浓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套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提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一级凝液排放阀,所述第一二级提浓箱的凝液排放端设置有第一二级凝液排放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鑫霍大山李奎郭志勇贺国弟肖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瑛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