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7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经过滤器过滤;步骤二,渗滤液清液进入厌氧固定床,厌氧固定床填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硝酸盐的同时产生甲烷和氮气;步骤三,厌氧出水清液进入硝化池,硝化池内的微生物将其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步骤四,硝酸盐混合液进入管式超滤单元,管式超滤单元的超滤膜对其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和浓缩污泥;步骤五,清液进入产水罐,产水罐中的清液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固定床,另一部分作为产水产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避免了反硝化脱氮的碳源不足问题,通过调节清液回流比控制生物脱氮的去除率,提高了生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固定床是厌氧生物膜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通过在反应器内部填充固定填料,使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并在生物膜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微生物群落,膜外层微生物主要以水解产酸的兼性厌氧菌为主,膜内层微生物主要以产甲烷的专性厌氧菌为主。
[0003]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是废水处理领域内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废水的水质具有以下特点:成分复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废水水质成分差异较大、有机物浓度高、生化性相对较好以及环境危害大等特征。目前国内尚无较好的专门针对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废水处理工艺,当前最主流的处理方法还是参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以“厌氧+MBR+纳滤”组合处理工艺为主,厌氧段通常采用UASB反应器来去除有机污染物,利用MBR系统的反硝化段进行生物脱氮,但这种工艺的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厌氧处理效率较低,生物脱氮系统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又加之浓缩液产量较大,后续运行成本也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总氮,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浓缩液产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而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
[0007]步骤一,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经过滤器过滤,得到渗滤液清液;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中的一种;
[0008]步骤二,步骤一得到的渗滤液清液进入厌氧固定床,厌氧固定床填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硝酸盐的同时产生甲烷和氮气,得到厌氧出水清液;厌氧固定床内固定填料体积占反应器容积的70

90%;厌氧固定床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维持厌氧固定床的运行温度为中温35

38℃;厌氧固定床的进水端设有布水系统;厌氧固定床填料中的微生物包括水解产酸菌、产甲烷菌、反硝化细菌等;
[0009]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厌氧出水清液进入硝化池,硝化池内的微生物将其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得到硝酸盐混合液;硝化池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器、鼓风机、连接管道、阀门,曝气器位于硝化池底部,曝气器的类型为管式微孔器、板式微孔器、盘式微孔器、射流曝气器中的一种;
[0010]步骤四,步骤三得到的硝酸盐混合液进入管式超滤单元,管式超滤单元的超滤膜对其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和浓缩污泥,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硝化池,另一部分外排,外排
的比例为10

30%;
[0011]步骤五,步骤四得到的清液进入产水罐,产水罐中的清液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固定床,另一部分作为产水产出;厌氧固定床中清液回流的进水量与渗滤液清液的进水量之比为700

1000%。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工艺在厌氧固定床反应器内实现产甲烷同时具有反硝化功能,避免了反硝化脱氮的碳源不足问题,通过调节清液回流比(清液回流量和渗滤液清液进水流量之比)控制生物脱氮的去除率,提高了生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
[0014](2)本专利技术工艺充分利用厌氧进水中的碳源,保证了系统对氮的高效去除且节省了碳源投加的成本;
[0015](3)本专利技术结合大量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综合工艺方法,将“厌氧同步反硝+硝化+外置管式超滤”有序有机地结合,各工段在调控功能上互相支持,组合后整体工艺的处理能力更强,运营成本更低,系统运行更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浓缩液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7]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
[0020]步骤一,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经过滤器过滤,得到渗滤液清液;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中的一种;
[0021]步骤二,步骤一得到的渗滤液清液进入厌氧固定床,厌氧固定床填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硝酸盐的同时产生甲烷和氮气,得到厌氧出水清液;厌氧固定床内固定填料体积占反应器容积的比例(以下简称“填料填充率”)为70

90%;厌氧固定床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维持厌氧固定床的运行温度为中温35

38℃;厌氧固定床的进水端设有布水系统;厌氧固定床填料中的微生物包括水解产酸菌(如产乙酸菌、乳酸菌)、产甲烷菌(如索氏甲烷丝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反硝化细菌(如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等,其中反硝化细菌需要有机物作为碳源才能实现反硝脱氮功能,反硝化细菌会在消耗有机物的同时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释放,但是反硝化细菌所消耗的有机物的数量有限且与水中硝酸盐浓度有关,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还是通过水解产酸菌和产甲烷菌联合去除的;
[0022]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厌氧出水清液进入硝化池,硝化池内的微生物将其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得到硝酸盐混合液;硝化池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器、鼓风机、连接管道、阀门,曝气器位于硝化池底部,曝气器的类型为管式微孔器、板式微孔器、盘式微孔器、射流曝气器中的一种;
[0023]步骤四,步骤三得到的硝酸盐混合液进入管式超滤单元,管式超滤单元的超滤膜对其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和浓缩污泥,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硝化池,另一部分外排,外排
的比例为10

30%;
[0024]步骤五,步骤四得到的清液进入产水罐,产水罐中的清液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固定床,另一部分作为产水产出;厌氧固定床中清液回流的进水量与渗滤液清液的进水量之比(以下简称“清液回流比”)为700

1000%;通过清液回流的工艺,进入产水罐的清液的主要污染指标能够达到《GB/T 31962

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B级标准。
[0025]实施过程中清液回流比可根据设计脱氮效率要求进行调整,脱氮效率的计算公式为R=r/(r+1)*100%,式中R为总氮去除率,r为清液回流比。例如,若想达到90%的总氮去除率,那么通过计算可知需要清液回流比为900%,具体采用数值可根据实际结果进行微调。
[0026]为了保证运行初期系统不会由于初期清液回流量不足而导致产水不达标的状况,因此需要在整个系统运行前,利用清水进行联动调试实验,即利用清水充满整个系统,并对清液回流比的控制进行调制,调试完成后再通入待处理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此时清水不会全部外排,会通过进水逐步置换。
[0027]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分别采用上述专利技术工艺中的两种主要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经过滤器过滤,得到渗滤液清液;步骤二,步骤一得到的渗滤液清液进入厌氧固定床,厌氧固定床填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硝酸盐的同时产生甲烷和氮气,得到厌氧出水清液;步骤三,步骤二得到的厌氧出水清液进入硝化池,硝化池内的微生物将其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得到硝酸盐混合液;步骤四,步骤三得到的硝酸盐混合液进入管式超滤单元,管式超滤单元的超滤膜对其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和浓缩污泥,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硝化池,另一部分外排;步骤五,步骤四得到的清液进入产水罐,产水罐中的清液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固定床,另一部分作为产水产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厌氧固定床内固定填料体积占反应器容积的70

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综合处理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新庆江亚斌张根升蒲红霞张蕾张旭晨彭刘湘祝进甘基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