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09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垫板,其顶部固定有静态加载液缸;垫板顶部与静态加载液缸并列布置有液压管路连通的动态加载液缸;动态加载液缸顶部连接有竖向扰动杆;夹具垫板底部连接静态加载液缸,且与竖向扰动杆动态接触;夹具垫板顶部设置有连接竖直布置的传力杆的传感器组;承压板包括穿过传力杆的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煤体试样杆位于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之间;上承压板底部安装有冲击动态传感器;冲击砝码套设于传力杆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蠕变试验过程中施加不同波形的冲击扰动,开展由周期性附加冲击扰动引发的煤体破损和冲击地压现象,从而使深井巷道围岩蠕变冲击失稳预测结果更加科学和客观。加科学和客观。加科学和客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力学性能测试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煤体蠕变条件下施加动态应力波形加载式煤体冲击扰动加载及其应用,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炭开采逐步向深部发展,在复杂的应力环境下,深井巷道围岩的蠕变特性将更加显著,扰动条件下的此类巷道围岩极易发生突变失稳甚至是冲击地压显现。煤矿进入深部开采后,由扰动荷载引起的巷道围岩蠕变冲击时有发生,且隐蔽性更强、预警难度更大。
[0003]煤体的蠕变特性是引起矿山巷道、岩质边坡等工程变形与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采矿活动中开挖卸载、爆破震动、顶板断裂、断层滑移等引起动应力叠加影响下可能诱发煤体破裂甚至冲击地压,因此考虑该动应力扰动对深部煤体力学行为的影响已不可忽略,从深部煤体蠕变条件下受动应力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煤体动力学行为更具有工程意义。
[0004]现有的煤体蠕变力学试验设备可以进行单轴、三轴等常规蠕变力学试验,但是无法开展在蠕变试验过程中受到冲击扰动的试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满足煤体蠕变力学试验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包括:
[0007]垫板,所述垫板固定于测试位置
[0008]静态加载液缸,所述垫板顶部固定有所述静态加载液缸;
[0009]动态加载液缸,所述垫板顶部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并列布置有液压管路连通的所述动态加载液缸;
[0010]竖向扰动杆,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顶部连接有用于传递动态载荷的所述竖向扰动杆;
[0011]夹具垫板,所述夹具垫板底部连接所述静态加载液缸,且与所述竖向扰动杆动态接触;
[0012]传力杆,所述夹具垫板顶部设置有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上连接有竖直布置的所述传力杆;
[0013]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包括穿过所述传力杆的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煤体试样杆位于所述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之间;所述上承压板底部安装有冲击动态传感器;
[0014]以及冲击砝码,所述冲击砝码套设于所述传力杆顶部,用于对煤体试样杆施加冲击载荷。
[00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包括如下优点:
[0016]1、引入蠕变试验设备实现法向重力加载保持长时蠕变,在单轴或真三轴应力蠕变过程中可选择性施加不同波形,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斜波等特殊波形周期性扰动加载,从而为煤体蠕变条件下冲击扰动失稳的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0017]2、本专利技术使用了液压静力加载,在开展蠕变试验加载时不需要使用电力保持载荷,极高的减轻了试验期间的电力损耗,试验期间安全性高,仪器本体以及试验的可靠性均有较高保障;
[0018]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上部轴向冲击系统操作使用安全,可自由设定投放高度和更换不同重量砝码;
[0019]4、可以依托本专利技术开展由周期性附加冲击扰动引发的煤体破损和冲击地压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实验室内的还原与监测,可以较为系统的进行巷道长期稳定性和冲击地压检测预警研究。
[0020]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静态传感器、动态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静态传感器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连接用于显示静态加载压强;所述动态传感器与所述动态加载液缸连接用于显示动态加载压强,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静态传感器和所述动态传感器。
[0021]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加载液缸和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采用水作为加载液。
[0022]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通过竖向扰动杆与夹具垫板之间的点荷载经传递、转换成为对煤体试样杆的冲击扰动,最大动态试验力
±
200KN,动力扰动频率范围0.01

10HZ,相应振幅
±
25mm。
[0023]进一步地,所述静态加载液缸持续施加蠕变静态应力,最大静态试验力
±
300KN,试验力准确度
±
1.0%或
±
0.5%,位移准确度
±
0.5%FS。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上承压板和所述下承压板弯曲变形≤0.06
°

[0025]进一步地,所述冲击砝码附加动载大于等于12吨,最大冲击能量大于150KJ。
[0026]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顶部具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冲击砝码的卡槽。
[0027]进一步地,所述冲击砝码通过安全锁链连接于下落滑竿上;冲击结束也不会飞跃伤人。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静态加载液缸向夹具垫板加压,按照位移控制以0.001mm/s速率给试样底部施加垂直静载25MPa,通过静态传感器将载荷传递给煤体试样杆,实现静态力的蠕变加载;
[0030]S2、将多组冲击砝码分别放置在卡槽中并套置在传力杆上,进行蠕变冲击扰动试验时,打开卡槽,依次释放冲击砝码,使冲击砝码沿着传力杆自由下落击打上承压板,产生冲击荷载,实现不同重量的砝码自由下落产生应力冲击,并经过动态传感器和传力杆将冲击荷载传递给煤体试样杆;
[0031]S3、动态加载液缸采用单轴载荷加载控制,控制竖向扰动杆以2
×
10
‑3s
‑1频率和10KN负荷,按0.5MPa/s加载至10kN;保压1

1.5h后,根据具体工程背景选择性施加不同波形,频率为5Hz,循环100次,进行快速周期性地循环撞击夹具垫板,碰撞所激发的应力波沿
着动态传感器传递至煤体试样杆处,这个应力波即为施加的扰动动载,通过对夹具垫板产生的点荷载经传递、转换成为对煤体试样杆的动力扰动。
[003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的试验方法,本专利技术在蠕变试验过程中施加不同波形的冲击扰动,开展由周期性附加冲击扰动引发的煤体破损和冲击地压现象,从而使深井巷道围岩蠕变冲击失稳预测结果更加科学和客观。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

卡槽,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固定于测试位置;静态加载液缸,所述垫板顶部固定有所述静态加载液缸;动态加载液缸,所述垫板顶部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并列布置有液压管路连通的所述动态加载液缸;竖向扰动杆,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顶部连接有用于传递动态载荷的所述竖向扰动杆;夹具垫板,所述夹具垫板底部连接所述静态加载液缸,且与所述竖向扰动杆动态接触;传力杆,所述夹具垫板顶部设置有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上连接有竖直布置的所述传力杆;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包括穿过所述传力杆的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煤体试样杆位于所述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之间;所述上承压板底部安装有冲击动态传感器;以及冲击砝码,所述冲击砝码套设于所述传力杆顶部,用于对煤体试样杆施加冲击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静态传感器、动态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静态传感器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连接用于显示静态加载压强;所述动态传感器与所述动态加载液缸连接用于显示动态加载压强,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静态传感器和所述动态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和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采用水作为加载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加载液缸通过竖向扰动杆与夹具垫板之间的点荷载经传递、转换成为对煤体试样杆的冲击扰动,最大动态试验力
±
200KN,动力扰动频率范围0.01

10HZ,相应振幅
±
2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形加载式煤体蠕变冲击扰动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加载液缸持续施加蠕变静态应力,最大静态试验力
±
300KN,试验力准确度
±
1.0%或
±
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卓褚佳琪谢文豪郭鹏慧李崧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