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从而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使用专用的训练装置对患者的四肢进行锻炼;但是,现有的装置只能针对上肢或者下肢进行训练,不能同时对患者的四肢进行训练,使训练强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同时训练,提高了患者的实际训练需求,且训练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调节训练强度,适用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训练底座和座椅,训练底座的后侧上端的中间处固定有座椅;
[0005]它还包含:
[0006]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座椅的上方,支撑架中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它包含训练底座(1)和座椅(2),训练底座(1)的后侧上端的中间处固定有座椅(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设置于座椅(2)的上方,支撑架(3)中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端分别设置于训练底座(1)的外侧,支撑架(3)中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训练底座(1)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链条(4),所述链条(4)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于支撑架(3)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吊环(5),所述吊环(5)为两个,分别固定在链条(4)的底部;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为两个,左右对称固定于训练底座(1)的前侧;压簧(7),所述压簧(7)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座(6)内,且压簧(7)的前端与支撑座(6)的前侧内壁连接固定;连接推块(8),所述连接推块(8)为两个,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支撑座(6)的后侧壁内,且连接推块(8)的前侧与压簧(7)连接固定;推动滑块(9),所述推动滑块(9)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推块(8)的底部,推动滑块(9)前后滑动设置于训练底座(1)上开设的推动滑槽(1
‑
1)内,推动滑槽(1
‑
1)为两个,左右对称开设于训练底座(1)上,且推动滑槽(1
‑
1)设置于支撑座(6)的后侧;脚推架(10),所述脚推架(10)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推块(8)的后侧上端;限位脚带(11),所述限位脚带(1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脚推架(10)的上侧,且限位脚带(11)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在脚推架(10)上侧开设的穿槽(10
‑
1)内,穿槽(10
‑
1)为两个;限位台(12),所述限位台(12)为两个,限位台(12)为倒“T”形结构设置,限位台(12)中的垂直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限位脚带(11)靠近座椅(2)一侧的底部,且限位台(12)中的水平端接触设置于脚推架(10)的底部;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脚推架(10)内开设的凹槽(10
‑
2)内,凹槽(10
‑
2)设置于远离座椅(2)一侧的穿槽(10
‑
1)的外侧,且凹槽(10
‑
2)与相邻的穿槽(10
‑
1)贯通设置,电动推杆(13)与外部电源连接;限位凸块(14),所述限位凸块(14)为两个,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电动推杆(13)的推动端上,且限位凸块(14)与限位脚带(11)抵触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环(5)的底部环壁上套设并固定有防滑套(15);防滑套(15)有助于患者手部进行抓取,避免手部滑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推架(10)的底部左右对称固定有轮架(16),轮架(16)为倒“U”形结构设置,轮架(16)内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滑动轮(17),滑动轮(17)滚动设置于训练底座(1)上开设的滚动槽(1
‑
2)内,滚动槽(1
‑
2)为四个,分别两两对应设置于推动滑槽(1
‑
1)的左右两侧;连接推块(8)在带动推动滑块(9)进行滑动时,带动滑动轮(17)在滚动槽(1
‑
2)内进行滚动,从而加固脚推架(10)移动时的稳固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自主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2)包含固定台(2
‑
1)、活动台(2
‑
2)和推动气缸(2
‑
3),固定台(2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荣梅,徐晓娅,王明金,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