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撑开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63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撑开融合器,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可撑开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盖板,融合器主体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每套撑开结构均包括驱动轴和被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外侧竖向移动的升降台;并列设置的两套撑开结构的升降台分别与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以使盖板能相对升降台在左右方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撑开融合器,撑开角向多,能够满足生理支撑角度需要,能够对生理角度方向起到较好的支撑,还能够满足人体生理运动中的剪切和扭转受力。扭转受力。扭转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撑开融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
,特别是指一种可撑开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胸腰椎可撑开融合器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主流产品,但市场上多为垂直单向撑开结构,撑开角向单一,只可以起到单一的垂直加压,不能满足生理支撑角度需要,对生理角度方向无法起到更好的支撑。
[0003]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个别可调加压角度融合器,但是受到复杂结构的限制,机构多处需要销钉固定,受力结构不稳定,并且撑开后整体框架结构不能满足人体生理运动中的剪切和扭转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撑开角向多,能够满足生理支撑角度需要,满足人体生理运动中的剪切和扭转受力的可撑开融合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撑开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盖板,其中:
[0007]所述融合器主体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每套撑开结构均包括驱动轴和被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外侧竖向移动的升降台;
[0008]并列设置的两套撑开结构的升降台分别与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以使盖板能相对升降台在左右方向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上方的上盖板,其中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轴和被第一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上侧竖向移动的第一上升降台,另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二驱动轴和被第二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上侧竖向移动的第二上升降台,所述第一上升降台和第二上升降台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
[0010]和/或,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下方的下盖板,其中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三驱动轴和被第三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下侧竖向移动的第一下升降台,另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四驱动轴和被第四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下侧竖向移动的第二下升降台,所述第一下升降台和第二下升降台分别与所述下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三驱动轴为同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为同一驱动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螺旋安装有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前后移动的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分别与对应的驱动轴在轴向上相对固定,在周向上可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
[0013]驱动轴和融合器主体之间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长孔滑动支撑槽,另一个上横向安装有支撑档杆,支撑档杆穿插在所述长孔滑动支撑槽中,对驱动轴和融合器主
体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进行限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尾部分别设有用于插设所述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头部的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所述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的头部均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内设有与所述环形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的内侧表面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驱动轴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0016]和/或,所述第一斜面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台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斜面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轴的前后两侧。
[001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和融合器主体相对的侧壁面上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对两者上下运动进行导向的卡位轨迹槽,另一个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滑动柱;
[0018]该卡位轨迹槽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的第一横槽,所述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中其中一个的端部设有滑动柱入口,所述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中另一个的端部为封闭结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和盖板相对的侧面上,连接部位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滑轨,另一个上设置有与之插装配合的圆柱形滑槽,所述圆柱形滑轨的周向角度大于180
°

[0020]所述升降台和盖板的连接部位处至少一个上设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在横向方向自中间向左右两侧逐渐降低的人字状山脊,所述圆柱形滑槽或圆柱形滑轨位于所述人字形山脊的中间顶处。
[002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所述圆柱形滑槽,所述圆柱形滑槽的轴向方向的两端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盖板上对应左右两侧升降台的圆柱形滑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0022]进一步的,所述人字状山脊左右两侧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20度。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可撑开融合器,撑开角向多,能够满足生理支撑角度需要,能够对生理角度方向起到较好的支撑,还能够满足人体生理运动中的剪切和扭转受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撑开融合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融合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立体图;
[0027]图3为图1中第一上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立体图;
[0028]图4为图1中第一下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立体图;
[0029]图5为图1中第一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立体图;
[0030]图6为图1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仰视图,(b)为立体图;
[0031]图7为图1中第一顶丝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立体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可撑开融合器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可撑开融合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
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撑开融合器,如图1

9所示,包括融合器主体1,融合器主体1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盖板,为方便植骨,盖板中部可以设有植骨窗口,其中:
[0036]融合器主体1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每套撑开结构均包括驱动轴和被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1外侧竖向移动的升降台;
[0037]并列设置的两套撑开结构的升降台分别与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以使盖板能相对升降台在左右方向转动。
[0038]使用时,本专利技术的可撑开融合器首先处于图8中(d)所示的并拢状态,待植入人体后,利用器械驱动左侧撑开结构的驱动轴,能够使左侧撑开结构的升降台朝融合器主体1外侧竖向移动,进而使盖板左侧上升或下降;利用器械驱动右侧撑开结构的驱动轴,能够使右侧撑开结构的升降台朝融合器主体1外侧竖向移动,进而使盖板右侧上升或下降,参考图9。
[0039]本专利技术的可撑开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主体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盖板,融合器主体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每套撑开结构均包括驱动轴和被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外侧竖向移动的升降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受力结构稳定,撑开后整体框架结构能够满足人体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撑开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方和/或下方设有盖板,其中:所述融合器主体内左右并列设置有两套撑开结构,每套撑开结构均包括驱动轴和被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外侧竖向移动的升降台;并列设置的两套撑开结构的升降台分别与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以使盖板能相对升降台在左右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上方的上盖板,其中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轴和被第一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上侧竖向移动的第一上升降台,另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二驱动轴和被第二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上侧竖向移动的第二上升降台,所述第一上升降台和第二上升降台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和/或,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融合器主体下方的下盖板,其中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三驱动轴和被第三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下侧竖向移动的第一下升降台,另一套撑开结构包括第四驱动轴和被第四驱动轴驱动可朝融合器主体下侧竖向移动的第二下升降台,所述第一下升降台和第二下升降台分别与所述下盖板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撑开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三驱动轴为同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和第四驱动轴为同一驱动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撑开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侧壁螺旋安装有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前后移动的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分别与对应的驱动轴在轴向上相对固定,在周向上可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驱动轴和融合器主体之间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长孔滑动支撑槽,另一个上横向安装有支撑档杆,支撑档杆穿插在所述长孔滑动支撑槽中,对驱动轴和融合器主体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进行限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撑开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的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张晓永吴海源许秀阁赵军黄广志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