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7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及可降解显影棒;融合器主体为PEEK材质,成型为扁平长方体状,内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植骨仓,左侧面开有连通植骨仓的第一仓口,右侧面开有连通植骨仓的第二仓口,内外表面均覆有含镁涂层,内嵌入有可降解显影棒。效果:含镁涂层使得本申请具有较好骨诱导性能,骨诱导面积大,能较好诱导椎体骨的相向生长,并加快椎体骨的融合,相对于传统的单纯PEEK材质制作,使用效果更优,四根可降解显影棒可定位本申请置入椎间隙的方向,使得不易置入歪,且本申请本身特有的结构,使得能被固定的更加稳固而不易松脱,使得本申请置入椎间隙后稳定性好,能更好促进椎体骨的融合。能更好促进椎体骨的融合。能更好促进椎体骨的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颈肩痛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正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方法之一。理想的椎间融合器要求能纠正脊柱畸形,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保持椎间隙的稳定,最重要的是促进骨融合。
[0003]现阶段,现在的椎间融合器多为PEEK材料制作,其虽然具有耐高温、耐磨损、高强度、耐腐蚀及高纯度等诸多优异性能,但其使用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
[0004]具体来说,一方面,其骨诱导生长性不是很好,不能较好的促进椎体骨的融合,另一方面,其内部一般为嵌入有一显影金属线,以便于其在置入椎间隙时能够在超声引导下显影而方便医生实时操控,所设置的显影金属线为单根,虽然能起到显影参照作用,但显影定位效果不能达到最佳,当椎间隙置入的椎间融合器稍有不正时,其则无法进行定位判别,并且,所置入的椎间融合器为简单的置入椎间隙椎间盘,再通过配件螺钉连接相邻的两椎体来对其进行夹紧固定,其本身则无较好的固定构件来与相邻两椎体之间进行固定,适得其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容易移位或滑脱,继而使得不能较好保持椎间隙的稳定来促进椎体骨的融合。
[0005]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及至少一根对其进行显影定位的可降解显影棒;
[0008]所述融合器主体为PEEK材质,并成型为扁平长方体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植骨仓,其左侧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有连通所述植骨仓且适于抵至椎体椎板的第一仓口,其右侧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有连通所述植骨仓且适于抵至椎体椎板的第二仓口,其内外表面均覆有一层含镁涂层,其内嵌入有所述可降解显影棒。
[0009]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0]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显影棒设有四根;
[0011]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前上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前上部的第一嵌入通道;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前下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前下部的第二嵌入通道;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后上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后上部的第三嵌入通道;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后下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后下部的第四嵌入通道;四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对应嵌置于所述第一嵌入通道、第二嵌入通道、第三嵌入
通道及所述第四嵌入通道内。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嵌入通道与所述第二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A,所述第三嵌入通道与所述第四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B,所述第一嵌入通道与所述第三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A,所述第二嵌入通道与所述第四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B。
[0013]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前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向其左后部及其右后部切削,以使其前端形成便于置入椎间隙的等腰梯形导向部,且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各个边角位置均倒角,以使其各个面之间均平滑过渡。
[0014]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中部至其后部竖向均匀形成有多个第一防脱锯齿槽;所述融合器主体右侧面中部至其后部竖向均匀形成有多个第二防脱锯齿槽。
[0015]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上端面靠近其左侧及上端面靠近其右侧沿前后方向分别均匀设置有多根背向其前端的第一倒刺;所述融合器主体下底面靠近其左侧及下底面靠近其右侧沿前后方向分别均匀设置有多根背向其前端的第二倒刺。
[0016]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上端面中部开有连通所述植骨仓的第一椎间盘融合孔;所述融合器主体下底面中部开有连通所述植骨仓的第二椎间盘融合孔。
[0017]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后端面左中部向左前侧倾斜的开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仓口内后部的第一螺钉穿设孔;所述融合器主体后端面右中部向右前侧倾斜的开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仓口内后部的第二螺钉穿设孔。
[0018]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上端面后中部向下并向后开设有一第一握持槽;所述融合器主体下底面后中部向上并向后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握持槽位置相对的第二握持槽。
[0019]优选地,所述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前中部及左侧面后中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向左突出设有一适于卡入椎体骨的第一限位凸条;所述融合器主体右侧面前中部及右侧面后中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向右突出设有一适于卡入椎体骨的第二限位凸条。。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在实施时,一方面,所设置的融合器主体内外表面均覆有一层含镁涂层,使得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骨诱导性能,因其内外表面均覆有一层含镁涂层,使得其骨诱导面积大,以使能够较好诱导椎体骨的相向生长,并加快椎体骨的融合,使得相对于传统单纯PEEK材质制作,使用效果会更优,另一方面,所设置的可降解显影棒为四根,在所述第一嵌入通道与所述第二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A,所述第三嵌入通道与所述第四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B,所述第一嵌入通道与所述第三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A及所述第二嵌入通道与所述第四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B时,则使得四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必然处在一方形体的四个相平行的棱上,定位好置入方向与四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相垂直,且与上面两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所在平面A相平行及与下面两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所在平面B相平行,当本申请置入椎间隙发现四根所述可降解显影棒均不与所定位的置入方向相垂直且从上面视角能看到四根可降解显影棒的影像时,即表明本申请置入歪,需要摆动纠正,直至本申请置入方向把控准确,这样就使得本申请置入定位效果更好,同时,在本申请置入定位准确后,在所述第一螺钉穿设孔斜插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仓口并旋入本申请第一侧椎体内,且在所述第二螺钉穿设孔斜插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二仓口并旋入本申请第二侧椎体内,并在多
个所述第一防脱锯齿槽、多个所述第二防脱锯齿槽、多根所述第一倒刺及多根所述第二倒刺的协调固定作用下,即使得本申请被固定的更加稳固而不易松脱,使得本申请置入椎间隙后稳定性好,能更好促进椎体骨的融合,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中一,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0023]图2是实施例中一,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的分解图1;
[0024]图3是实施例中一,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0025]图4是实施例中一,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的分解图2;
[0026]图5是实施例中一,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7]图6是图5中将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从相应置入口取出后的分解图;
[0028]图7是实施例二中,本专利技术含镁可视化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主体及至少一根对其进行显影定位的可降解显影棒;融合器主体为PEEK材质,并成型为扁平长方体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植骨仓,其左侧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有连通植骨仓且适于抵至椎体椎板的第一仓口,其右侧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有连通植骨仓且适于抵至椎体椎板的第二仓口,其内外表面均覆有一层含镁涂层,其内嵌入有可降解显影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可降解显影棒设有四根;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前上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前上部的第一嵌入通道;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前下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前下部的第二嵌入通道;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后上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后上部的第三嵌入通道;融合器主体左侧面后下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至其右侧面后下部的第四嵌入通道;四根可降解显影棒对应嵌置于第一嵌入通道、第二嵌入通道、第三嵌入通道及第四嵌入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嵌入通道与第二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A,第三嵌入通道与第四嵌入通道上下相对以处在同一竖直面B,第一嵌入通道与第三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A,第二嵌入通道与第四嵌入通道前后相对以处在同一水平面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镁可视化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融合器主体前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向其左后部及其右后部切削,以使其前端形成便于置入椎间隙的等腰梯形导向部,且融合器主体的各个边角位置均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滨生沈杰黄永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