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55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素区,其中,以矩阵形式配置了多个像素;以及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像素区。每个像素均包括:具有两个端的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根据写信号导通和截止的第一晶体管、具有连接至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一端的栅极和连接至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另一端的源极的第二晶体管、具有保持在阴极电位的阴极和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的阳极的电流驱动自发光发光元件、根据驱动脉冲信号导通和截止的第三晶体管、以及根据控制信号导通和截止的第四晶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有机电致发光 (EL)元件等的电流驱动型的自发光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将用于驱动 发光元件的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和源极电位设为预定的固定电位,以 便可以校正由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变化引起的发光强度的变化,并从 信号线SIG将晶体管的源极设为具有固定电位。因此,与背景4支术 相比较,可以减少扫描线的数量并减少固定电位的配线图样的数 量。
技术介绍
关于使用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例如,在第5,684,365号美 国专利和第8-234683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中已提出了这些 技术。图14是示出了使用
技术介绍
的有机EL元件的所谓有源矩阵型 显示装置的框图。在显示装置1中,像素区2包括以矩阵形式配置 的多个像素PX3。在像素区2中,对于以矩阵形式配置的像素3,在水平方向上为各行才是供扫描线SCN,并为各列4是供信号线SIG以 与扫描线SCN相交。如图15所示,每个像素3均包括作为电流驱动型的自发光发 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8、以及用于驱动有机EL元件8的驱动电3各 (在下文中称为"像素电路")。在像素电路中,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1的一端保持恒定电位, 而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的另一端通过根据写信号WS而导通和 截止的晶体管TR1连接至信号线SIG。因此,在像素电路中,晶体 管TR1根据写信号的上升而导通,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1的另一 端被设为信号线SIG的信号电平,而当导通状态的晶体管TR1截止 时,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的另一端采样并保持信号线SIG的信 号电平。在像素电路中,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1的另一端连接至P沟 道晶体管TR2的栅极,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电源Vcc,而该晶体管 TR2的漏极连接至有机EL元件8的阳极。像素电路经过设置以使 晶体管TR2在饱和区工作。因此,晶体管TR2形成了呈现漏源电 流Ids的恒流电路,Ids由表达式(1 )表示。这里,"Vgs,,表示晶 体管TR2的栅极源极间电压,以及ju表示迁移率。另外,"W"表 示沟道宽度,"L"表示沟道长度,"Cox"表示栅极电容,而"Vth" 表示晶体管TR2的阈值电压。因此,在每个像素电路中,根据驱动 电流Ids驱动有才几EL元件8,驱动电流Ids对应于由j言号电平保持 电容器Cl采样和保持的信号线SIG的信号电平。<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在显示装置1中,垂直驱动电^各4的写扫描电路(WSCN) 4A 连续传送预定的采样脉沖以产生写信号WS,写信号WS是用于指 示对像素3进行写入的定时信号。另外,水平驱动电路5的水平选 择器(HSEL) 5A连续传送预定的采样脉沖以产生定时信号,并根 据对应的定时信号将每条信号线SIG设为具有输入信号Sl的信号 电平。因此,显示装置1根据输入信号Sl点顺序地或线顺序地对 设置在每个像素3中的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1的端电压进行设置, 并基于该输入信号Sl来显示图^f象。如图16所示,有才几EL元件8的电流-电压特性在电流流量随 着^f吏用时间的增加而变纟寻受限的方向随时间而改变。参照图16, "L1"表示初始特性以及"L2"表示随时间改变的特性。然而,在 由图15所示的电路结构中的P沟道晶体管TR2驱动有机EL元件8 的情况下,由于有机EL元件8是由晶体管TR2根据基于信号线SIG 的信号电平设置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驱动的,所以避免了由电流 -电压特性中随时间的改变而引起的^象素发光强度的改变。如果^f象素电^各、水平驱动电^各、以及垂直驱动电3各中的所有晶 体管都是N沟道型的,则所有电^各都可以通过非晶石圭处理一起形成 在诸如玻璃基寺反的绝纟彖基玲反上。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显示装置。然而,如为与图15比较而提供的图17所示,在N沟道晶体管 用作形成多个像素13中的每个像素的晶体管TR2并且显示装置11 包括包含有像素13的像素区12的情况下,由于晶体管TR2的源极 连4妄至有才几EL元件8,所以晶体管TR2的片册才及源才及间电压Vgs才艮 据图16所示的电流-电压特性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流向有机EL元件8的电流逐渐减小,且每 个像素的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另外,根据图17中所示的结构,根 据晶体管TR2的特性变化,发光强度随着像素的不同而改变。发光强度的变化破坏了显示屏的均匀性,并且这种变化被示为显示屏的不均匀禾口4:s4造。因此,为了避免由有机EL元件随时间变化而引起发光强度的减弱以及为了避免由晶体管特性的变化引起发光强度的变化,提出了如图18所示的结构。在如图18所示的显示装置21中,〗象素区22包^"以矩阵形式 配置的多个像素23。在每个像素23中,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 的一端连4妾至有才几EL元件8的阳4及,而信号电平^f呆持电容器Cl 的另一端通过晶体管TR1连接至信号线SIG,晶体管TR1根据写 信号WS而导通和截止。因此,根据写信号WS将信号电平保持电 容器Cl的另一端的电压设为信号线SIG的信号电平。在像素23中,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的两端连接至晶体管 TR2的源极和栅极,而晶体管TR2的漏极通过晶体管TR3 (根据驱 动脉沖信号DS而导通和截止)连接至电源Vcc。因此,在像素23 中,具有源极跟随器电路配置(晶体管TR2的栅电位被设为信号线 SIG的信号电平)的晶体管TR2驱动有机EL元件8。这里,"Vcat,, 表示有机EL元件8的阴极电位。另外,驱动脉沖信号DS用作用 于控制像素23的发光时期的定时信号。驱动扫描电路(DSCN)24B 连续传送预定的采样脉沖以产生定时信号。另外,在像素23中,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的两端分别通过 晶体管TR4和TR5连接至预定的固定电位Vofs和Vss,晶体管TR4 和TR5分别才艮据控制信号AZ1和AZ2而导通和截止。i殳置在垂直 驱动电路24中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AZ1和AZ2 ) 24C和24D连 续传送预定的采样脉沖以产生用作定时信号的控制信号AZ1和 AZ2。图19是显示装置21中的单个4象素23的时序图。在图19中, 与对应信号一起表示代表根据对应信号而导通和截止的晶体管的 符号。如图20所示,在有才几EL元件8发光的发光时期T1中,在 像素23中,写信号WS和控制信号AZ1和AZ2呈现低电平(参见 图19的部分(A) ~ (C)),从而将晶体管TR1、 TR4和TR5设为 截止,而驱动脉沖信号DS呈现高电平(参见图19的部分(D)), 从而将晶体管TR3 i殳置为导通。因此,在像素23中,通过晶体管TR2和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 Cl形成基于栅才及源才及间电压Vgs (对应于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Cl 两端的电位差)的恒流电路。使有机EL元件8才艮据基于才册极源极 间电压Vgs确定的漏源电流Ids发光。因此,防止由于有机EL元 件8随时间的变化而导致发光强度减弱。漏源电流Ids由表达式(1 ) 表示,这些已参照图15描述。后文中,可以用表示开关的符号来 表示晶体管。然后,如图21所示,在随后的时期T2中,在像素23中,晶 体管TR4和TR5导通。因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像素区,其中,以矩阵形式配置了多个像素;以及    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区,    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具有两个端,    第一晶体管,根据写信号而导通和截止,所述第一晶体管将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信号线,    第二晶体管,具有连接至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所述一端的栅极以及连接至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另一端的源极;    电流驱动型的自发光发光元件,具有保持阴极电位的阴极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源极的阳极,    第三晶体管,根据驱动脉冲信号而导通和截止,所述第三晶体管将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以及    第四晶体管,根据控制信号而导通和截止,所述第四晶体管将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所述一端设为具有第一固定电位,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    输出所述写信号、所述驱动脉冲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    交替地将所述信号线设为具有第二固定电位和设为具有与连接至所述信号线的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平,    通过顺序循环重复在第一时期至第五时期中执行的设置来驱动所述像素区,    在所述第一时期中,根据所述写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设为截止,根据所述驱动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三晶体管设为导通,以及使用所述第二晶体管,根据与基于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两端的电位差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对应的电流值来驱动所述自发光发光元件,从而使所述自发光发光元件发光,    在所述第二时期中,根据所述驱动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三晶体管设为截止,从而使所述自发光发光元件停止发光,    在所述第三时期中,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四晶体管设置为导通以使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所述一端呈现所述第一固定电位之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四晶体管设为截止,以及在将所述信号线设为具有所述第二固定电位的时期内,根据所述写信号将所述第一晶体管设为导通,以使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的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呈现所述第二固定电位和预定电位,    在所述第四时期中,在将所述信号线多次重复设为具有所述第二固定电位的时期内,在根据所述写信号将所述第一晶体管设为导通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四晶体管设为截止的状态下,在将所述信号线设为具有所述第二固定电位的时期内,根据所述驱动脉冲信号将所述第三晶体管设为导通,以将所述信号电平保持电容器两端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野胜秀山本哲郎山下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