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4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包括第一规体、第二规体、连接体和测量表;所述第一规体和第二规体分别连接于连接体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规体和第二规体与连接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所述测量表连接于连接体顶部;所述第一规体的定位端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规体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定位杆头固定设于定位端;所述第二规体的测量端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规体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测量杆头设于测量端;所述测量杆的推动杆头通入连接体并对应于杠杆体的受压端,所述杠杆体的推动端对应于测量表的顶杆,所述顶杆连接于测量表;通过转角杠杆作用测量表得出读数。过转角杠杆作用测量表得出读数。过转角杠杆作用测量表得出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测控
,尤其涉及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内圆工件进行质量检测需要测量内圆尺寸是否符合公差范围,一般通过三坐标进行测量,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零件放入它允许的测量空间范围内,精确地测出被测零件表面的点在空间三个坐标位置的数值,将这些点的坐标数值经过计算机处理,拟合形成测量元素,如圆、球、圆柱、圆锥、曲面等,经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得出其形状、位置公差及其他几何量数据;然而三坐标设备价格昂贵效率低下且无法在现场测量,使用起来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可以在现场测量内圆工件。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包括第一规体、第二规体、连接体和测量表;所述第一规体和第二规体分别连接于连接体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规体和第二规体与连接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所述测量表连接于连接体顶部;所述第一规体的定位端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规体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定位杆头固定设于定位端;所述第二规体的测量端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规体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测量杆头设于测量端;所述测量杆的推动杆头通入连接体并对应于杠杆体的受压端,所述杠杆体的推动端对应于测量表的顶杆,所述顶杆连接于测量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头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定位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外侧套设有护手。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头为球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头为球形结构。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可以在现场测量内圆工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10]1)通过杠杆体将位移量传递至顶杆,通过转角杠杆作用,将推动杆头的位移量作用于测量表得出读数;
[0011]2)设置定位杆头和测量杆头采用球形结构可以减小与内圆工件内壁的接触面积,在避免发生划伤表面的同时使测量点与内圆工件内壁尽可能为点接触,减少内壁不光滑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附图1

2: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包括第一规体11、第二规体12、连接体13和测量表14;所述第一规体11和第二规体12分别连接于连接体13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规体11和第二规体12与连接体13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15;所述测量表14连接于连接体13顶部;所述第一规体11的定位端111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规体11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定位杆112,所述定位杆112的定位杆头113固定设于定位端111;所述第二规体12的测量端121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规体12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测量杆122,所述测量杆122的测量杆头123设于测量端121;所述测量杆122的推动杆头124通入连接体13并对应于杠杆体131的受压端,所述杠杆体131的推动端对应于测量表14的顶杆141,所述顶杆141连接于测量表14;手持护手142将第一规体11和第二规体12垂直伸入内圆工件内,定位端111和测量端121的圆弧结构可以增加让位空间,避免设备与内圆工件内壁发生擦碰;当定位杆头113和测量杆头123分别接触内圆工件内壁后收到挤压,由于定位杆头113为固定设置,因此测量杆头123的移动距离为内圆工件内径与测量杆头123到定位杆头113距离之差;推动杆头124受杠杆体131作用向后推挤,通过杠杆体131将位移量传递至顶杆141,通过转角杠杆作用,顶杆141将推动杆头124的位移量作用于测量表14,测量表14将位移量转换为数字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0016]所述定位杆头113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定位端111;通过螺母可以增加定位杆头113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定位杆头113碰撞内圆工件内壁产生的位移量,提高测量表14的测量精度。
[0017]所述顶杆141外侧套设有护手142;护手142方便工作人员持握,同时保护顶杆141使其不受外界干扰,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18]所述定位杆头113为球形结构。
[0019]所述测量杆头123为球形结构;定位杆头113和测量杆头123通过采用球形结构可以减小与内圆工件内壁的接触面积,在避免发生划伤表面的同时使测量点与内圆工件内壁尽可能为点接触,减少内壁不光滑等因素影响测量结果。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圆直径测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规体(11)、第二规体(12)、连接体(13)和测量表(14);所述第一规体(11)和第二规体(12)分别连接于连接体(13)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规体(11)和第二规体(12)与连接体(13)的连接处均设有弹簧(15);所述测量表(14)连接于连接体(13)顶部;所述第一规体(11)的定位端(111)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规体(11)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定位杆(112),所述定位杆(112)的定位杆头(113)固定设于定位端(111);所述第二规体(12)的测量端(121)呈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规体(12)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测量杆(122),所述测量杆(122)的测量杆头(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星发王强杨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格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