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06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包括:外管体,外管体上具有沿轴线贯通的空心通道和定位丝穿孔及沿轴线延伸且出口位于外管体不同高度的多个麻醉通道;设置在空心通道内的取腱杆体,取腱杆体的内端具有开口环,开口环可与外管体形成闭口环,且取腱杆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孔;可穿过定位丝穿孔的定位件,定位件的内端具有C形定位环,C形定位环内设置有弹性横档,弹性横档的两端各连接一套环,一套环与C形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套环套设在C形定位环上;设置在定位丝穿孔内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对定位件进行夹持或释放,C形定位环固定连接在定位杆的端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精准麻醉,且去掉取腱器时能够对取腱处进行定位。处进行定位。处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骨科运动创伤或者车祸暴力创伤的病人中,暴力导致膝关节扭转产生巨大剪切力和拉力,发生膝关节单一或诸多韧带断裂;在跟腱方面,直接或间接暴力会导致跟腱断裂,倘若完全断裂未及时治愈,断裂两端会产生挛缩;在发育性疾病中,如髌股关节病或者外伤导致的髌股韧带损伤。以上这些疾病均需要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行手术重建韧带或肌腱的连续性,异体肌腱移植通常会出现排异现象,因而通常会首先考虑自体肌腱重建韧带,手术第一步就是用取腱器套取股薄肌、半腱肌或跖肌用于肌腱重建,取腱完成后,通常需要在人体需要麻醉的位置进行麻醉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由于麻醉位置位于体内,因而需要利用位于人体上的其他的开口进行麻醉,由于有距离差,不仅需要增大麻醉工具的长度,且麻醉位置不易把控,因而就需要注射较多的麻醉液来达到麻醉效果,麻醉完成后需要拔出取腱器继续进行其他操作,由于现有的取腱器只能完成取腱功能,当取腱器拔出后,肌腱会与取腱器分离,当二次需要取腱时,需要重新寻找待取腱的位置,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降低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包括:
[0006]外管体,所述外管体上具有沿所述外管体的轴线贯通的空心通道和定位丝穿孔及沿所述外管体的轴线延伸且出口位于所述外管体不同高度的多个麻醉通道;
[0007]设置在所述空心通道内的取腱杆体,所述取腱杆体的内端具有一面向所述外管体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可与所述外管体形成闭口环,且所述取腱杆体具有一沿所述取腱杆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孔;
[0008]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穿过所述定位丝穿孔对肌腱进行定位,所述定位件的内端具有一C形定位环,所述C形定位环内设置有一弹性横档,所述弹性横档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套环,其中,一套环与所述C形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套环套设在所述C形定位环上;
[0009]设置在所述定位丝穿孔内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定位件的定位杆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C形定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取腱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段、直杆段和取腱头,所述取腱头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衔接杆和拉杆,且所述衔接杆与所述直杆段连接,所述拉杆的外径大于所述衔接杆的外径,其中,所述拉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弧形凹面,且所述弧形凹面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拉杆的靠近所述衔接杆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衔接杆的靠近所述拉杆一端的端面呈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弧形凹面之间形成所述开口环,所述开口环与所述外管体形成闭
口环时,所述闭口环与径向贯穿所述外管体内端的U形缺口连通。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由依次贯穿所述手柄段、直杆段、衔接杆的第一通孔和贯穿所述拉杆的第二通孔组成,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0012]进一步地,套设在所述C形定位环上的推压弹簧抵压在两个套环之间,且所述推压弹簧远离所述C形定位环的开口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夹持板组件和浮动夹持板组件,所述固定夹持板组件具有一固定弧形板,所述浮动夹持板组件具有多个一字排列的浮动弧形板,所述固定弧形板与多个浮动弧形板之间形成弹性夹持口。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夹持板组件还包括多个浮动块,所述浮动块的T形块与位于所述定位丝穿孔内壁上的对应的T形槽滑动配合,且固定设置在所述T形块背面的第一弹性件抵压在所述T形槽的底面上,所述浮动弧形板固定连接在对应的T形块的腹板上,且位于所述腹板顶部或底部的楔面与相邻的T形块的对应的楔面接触连接,与所述T形槽滑动配合且靠近所述定位丝穿孔外端的驱动压块的楔面与位于顶部的T形块上的对应的楔面接触连接,按压所述驱动压块使所有浮动块呈内缩状态。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与对应的T形块固定连接的L板和与所述T形槽底部贴合的直板,所述L板通过第一V形板与所述直板固定连接。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压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V形板,所述第二V形板的两端各设置一延伸板,一延伸板与所述驱动压块固定连接,另一延伸板与所述驱动压块的底面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二V形板的两侧臂之间连接有一顶压弹簧,所述第二V形板的尖部抵压在位于顶部的T形块上。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夹持板组件还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贯穿连接在位于所述外管体外端面上的压板上,所述调节丝杆抵压在所述驱动压块的顶面上。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丝杆的中心通道内设有一滑杆,套设在所述滑杆上的复位弹簧抵压在所述滑杆的上端板与所述调节丝杆之间,所述滑杆复位时,所述滑杆的下端板的底面与所述调节丝杆的端面齐平。
[0019]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具有定位件,因而当取腱器拔出后可将与肌腱卡合连接的定位件留在体内,当需要二次使用取腱器时,只需沿定位件放入取腱器就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肌腱,定位迅速;由于定位件的内端具有一C形定位环,C形定位环内设置有一弹性横档,可适应不同直径的肌腱使用,弹性横档使C形定位环与肌腱卡合紧密,使C形定位环不易沿肌腱移动错位;推压弹簧的设置使弹性横档能够快速复位,且增大了弹性横档施加在肌腱上的挤压力;限位机构的设置避免拔出或插入取腱器时对定位件无法固定而造成定位件脱落在体内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取腱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定位件的C形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列表:外管体1、空心通道11、U形缺口12、麻醉通道13、定位丝穿孔14、T形槽15、取腱杆体2、直杆段21、取腱头22、衔接杆221、拉杆222、斜面223、弧形凹面224、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手柄段25、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所述外管体(1)上具有沿所述外管体(1)的轴线贯通的空心通道(11)和定位丝穿孔(14)及沿所述外管体(1)的轴线延伸且出口位于所述外管体(1)不同高度的多个麻醉通道(13);设置在所述空心通道(11)内的取腱杆体(2),所述取腱杆体(2)的内端具有一面向所述外管体(1)的开口环,所述开口环可与所述外管体(1)形成闭口环,且所述取腱杆体(2)具有一沿所述取腱杆体(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孔;定位件(3),所述定位件(3)可穿过所述定位丝穿孔(14)对肌腱进行定位,所述定位件(3)的内端具有一C形定位环(32),所述C形定位环(32)内设置有一弹性横档(33),所述弹性横档(33)的两端各固定连接一套环(34),其中,一套环(34)与所述C形定位环(32)固定连接,另一套环(34)套设在所述C形定位环(32)上;设置在所述定位丝穿孔(14)内的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用于对所述定位件(3)的定位杆(31)进行夹持或释放,所述C形定位环(32)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杆(31)的端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腱杆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段(25)、直杆段(21)和取腱头(22),所述取腱头(2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衔接杆(221)和拉杆(222),且所述衔接杆(221)与所述直杆段(21)连接,所述拉杆(222)的外径大于所述衔接杆(221)的外径,其中,所述拉杆(222)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弧形凹面(224),且所述弧形凹面(22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拉杆(222)的靠近所述衔接杆(221)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衔接杆(221)的靠近所述拉杆(222)一端的端面呈斜面(223),所述斜面(223)与所述弧形凹面(224)之间形成所述开口环,所述开口环与所述外管体(1)形成闭口环时,所述闭口环与径向贯穿所述外管体(1)内端的U形缺口(12)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由依次贯穿所述手柄段(25)、直杆段(21)、衔接杆(221)的第一通孔(23)和贯穿所述拉杆(222)的第二通孔(24)组成,且所述第二通孔(2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3)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套设在所述C形定位环(32)上的推压弹簧(35)抵压在两个套环(34)之间,且所述推压弹簧(35)远离所述C形定位环(32)的开口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局部麻醉的取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夹持板组件(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峰蔡梓俊李宇晟杨韫韬柳笛鲁文浩潘林嫄何苗谢文清禹登杰靳宏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