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02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9
提供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能够抑制在带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的发动机中的、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并抑制冷凝水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发动机(4),该发动机具有EGR装置(14)、增压器(10)及用于冷却进气气体的中间冷却器(12);供对电机驱动装置(6、16、18)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32),其具有供对电机驱动装置的高电压部件(16、18)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水流动的第一流路(32a)、和在该第一流路分支并供对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流动的第二流路(32b);以及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48),其设于冷却水流路的第二流路,并能够调整第二冷却水的流量。流量。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具有EGR装置、增压器及中间冷却器的发动机的车辆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具备供用于冷却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动的流路、供冷却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及其高电压部件等电机驱动装置的冷却水流动的流路、以及供用于润滑变速机内的油流动的流路的回路是公知的,其中,由冷却电机驱动装置的冷却水与润滑变速机内的油进行热交换(例如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001301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此,在带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等)的发动机中,为了使发动机的输出提高,需要设置增压器和用于对包含进气(新气)和EGR气体的进气气体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为了提高该中间冷却器对进气气体的冷却效率,存在这样的问题:若将对电机驱动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水的冷却流路向中间冷却器分支,则会导致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被冷却而产生冷凝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能够抑制在带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的发动机中的、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能够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EGR装置、增压器及用于对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流路,该冷却水流路供用于对电机驱动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并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供对电机驱动装置的高电压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水流动,该第二流路从第一流路分支,并供对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流动;以及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该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设于冷却水流路的第二流路,并能够调整第二冷却水的流量。
[0011]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冷却水流路具有第二流路,该第二流路从用于冷却高电压部件的第一流路分支,并供对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流动,在该第二流路设有能够调整第二冷却水的流量的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因此通过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根据冷却水的温度调整第二冷却水的流量,由此能够抑制被第二冷却水冷却的、在中间冷却器流通的、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能够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001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控制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
装置控制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以使得在中间冷却器的出口的进气气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时,相比于进气气体温度超过该规定温度时,第二冷却水的流量下降。
[0013]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在中间冷却器出口的进气气体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时,相比于进气气体温度超过该规定温度时,使对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的流量下降,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001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以使得在中间冷却器的出口的进气气体温度为比规定温度低的第二规定温度以下时,第二冷却水的流量为零。
[0015]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在中间冷却器出口的进气气体温度为比规定温度低的第二规定温度以下时,使对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的流量为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
[001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还具备发动机用的冷却水流路,该发动机用的冷却水流路供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冷却水流路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是与发动机用的冷却水流路独立的流路。
[0017]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用于冷却电机驱动装置的高电压部件的第一流路和用于冷却中间冷却器的第二流路与发动机用的冷却水流路独立地作为另外的回路而设置,因此不受在发动机内循环而成为比较高温的冷却水的影响,能够以比较低温的冷却水来冷却中间冷却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冷却装置,能够在带增压器和中间冷却器的发动机中,抑制在中间冷却器内流通的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的过度的冷却,抑制冷凝水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车辆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和油的热交换用回路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框图。
[0023]图4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24]图5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的、中间冷却器出口的进气气体温度的时间变化与冷却水流量的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时序图。
[0025]图6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车辆的动力源和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和油的热交换用回路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100 车辆用冷却装置
[0029]2、102 动力传递系
[0030]4 发动机
[0031]6 电机(电机驱动装置)
[0032]8 变速机
[0033]10 增压器
[0034]12 中间冷却器
[0035]13、SW11 进气气体温度传感器
[0036]14 EGR装置
[0037]16 DCDC变换器(高电压部件、电机驱动装置)
[0038]18 逆变器(高电压部件、电机驱动装置)
[0039]20 高温冷却水用空冷散热器(第一散热器)
[0040]22 低温冷却水用空冷散热器(第二散热器)
[0041]24 第一热交换器
[0042]26 第二热交换器
[0043]30 发动机用冷却水流路
[0044]30a 发动机用冷却水流路的第一流路
[0045]30b 发动机用冷却水流路的第二流路
[0046]32 电机驱动装置用冷却水流路(冷却水流路)
[0047]32a 电机驱动装置用冷却水流路的第一流路(第一流路)
[0048]32b 电机驱动装置用冷却水流路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
[0049]34 变速机用油流路
[0050]34a 变速机用油流路的第一流路
[0051]34b 变速机用油流路的第二流路
[0052]48 流量调整阀/冷却液螺线管式电磁阀(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EGR装置、增压器及用于对包含EGR气体的进气气体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流路,该冷却水流路供用于对电机驱动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并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供对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高电压部件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水流动,该第二流路从所述第一流路分支,并供对所述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水流动;以及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该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设于所述冷却水流路的第二流路,并能够调整所述第二冷却水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所述冷却水流量调整装置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引谷晋一长野直树山下佳行城侑生山贺勇真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