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点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157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包括供胶器、混合双液阀体,此供胶器、混合双液阀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导胶管、第二导胶管连接,一气泡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胶管、第二导胶管上;第一基座本体或者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顶部具有一倒角坡面,所述第一基座本体或者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前后开口处均具有一广口缺口槽;第一导胶管嵌入第一基座本体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导胶管嵌入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内,第一基座本体、第二基座本体位于各自凹槽一侧部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并发现导胶管中是否存在气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良率和检测的精度。良率和检测的精度。良率和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可靠性点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在注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产业的封装制程中,利用点胶阀进行胶合组件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传统点胶阀输入胶液,通过电磁阀带动撞针运动,使得胶液被撞针撞击而出,达成点胶目的。随着点胶领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点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粘度胶液一般是指紫外光UV固化胶水、环氧树脂胶、厌氧胶、导电银胶、导热油脂、锡膏、助焊剂,硅胶、热熔型结构胶。
[0003]现有点胶机在灌胶或者换胶时,容易混入空气,导致在A胶和B胶存在未混合情形,使得胶水不易固化,且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导致生产的产品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该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并发现导胶管中是否存在气泡,如果存在可及时将含有气泡的胶液排除出导胶管中,避免气泡进入混合双液阀体,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良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包括供胶器、混合双液阀体,此供胶器、混合双液阀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导胶管、第二导胶管连接,一气泡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胶管、第二导胶管上,所述第一导胶管位于气泡监测模块与混合双液阀体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导胶管位于气泡监测模块与混合双液阀体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各自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导胶管、第二导胶管连接,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各自的第二出口用于排胶;
[0006]所述气泡监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第一基座本体和第二基座本体,此第一基座本体和第二基座本体均开有供导胶管嵌入的凹槽,所述第一基座本体或者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顶部具有一倒角坡面,所述第一基座本体或者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前后开口处均具有一广口缺口槽;
[0007]所述第一导胶管嵌入第一基座本体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导胶管嵌入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内,第一基座本体、第二基座本体位于各自凹槽一侧部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09]1.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发送信号,并根据从所述超声波接收器反馈的信号分析出导胶管是否存在气泡。
[0010]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基座本体的凹槽顶部具有一倒角坡面,所述第一基座本体的凹槽前后开口处均具有一广口缺口槽。
[0011]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胶管用于A胶传输,所述第二导胶管用于B胶传输。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本技术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其可以实时监控并发现导胶管中是否存在气泡,如果存在可及时将含有气泡的胶液排除出导胶管中,避免气泡进入混合双液阀体,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良率;还有,其基座本体上具有倒角坡面方便导胶管过盈配合地与凹槽接触,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基座本体上具有广口缺口槽给予导胶管左右摆动的空间,从而改善了胶水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高可靠性点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高可靠性点胶系统中气泡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本技术高可靠性点胶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以上附图中:1、供胶器;2、混合双液阀体;3、第一导胶管;4、第二导胶管;5、气泡监测模块;6、第一三通阀;7、第二三通阀;8、壳体;91、第一基座本体;92、第二基座本体;10、凹槽;111、超声波发射器;112、超声波接收器;121、第一接头;122、第二接头;13、蜂鸣器;14、控制模块;17、倒角坡面;18、广口缺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0019]实施例1: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包括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此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一气泡监测模块5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上,所述第一导胶管3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一三通阀6,所述第二导胶管4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二三通阀7,所述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第二出口用于排胶;
[0020]所述气泡监测模块5进一步包括壳体8、位于壳体8内的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此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均开有供导胶管嵌入的凹槽10,所述第一基座本体91或者第二基座本体92的凹槽10顶部具有一倒角坡面17,所述第一基座本体91或者第二基座本体92的凹槽10前后开口处均具有一广口缺口槽18;
[0021]所述第一导胶管3嵌入第一基座本体91的凹槽10内,所述第二导胶管4嵌入第二基座本体92的凹槽10内,第一基座本体91、第二基座本体92位于各自凹槽10一侧部设置有超声波发射器111,另一侧设置有超声波接收器112。
[0022]还包括一控制模块14,用于向所述超声波发射器111发送信号,并根据从所述超声
波接收器112反馈的信号分析出导胶管是否存在气泡。
[0023]实施例2: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包括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此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一气泡监测模块5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上,所述第一导胶管3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一三通阀6,所述第二导胶管4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二三通阀7,所述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第二出口用于排胶;
[0024]所述气泡监测模块5进一步包括壳体8、位于壳体8内的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此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均开有供导胶管嵌入的凹槽10,所述第一基座本体9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此供胶器(1)、混合双液阀体(2)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一气泡监测模块(5)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上,所述第一导胶管(3)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一三通阀(6),所述第二导胶管(4)位于气泡监测模块(5)与混合双液阀体(2)之间区域设置有一第二三通阀(7),所述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导胶管(3)、第二导胶管(4)连接,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各自的第二出口用于排胶;所述气泡监测模块(5)进一步包括壳体(8)、位于壳体(8)内的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此第一基座本体(91)和第二基座本体(92)均开有供导胶管嵌入的凹槽(10),所述第一基座本体(91)或者第二基座本体(92)的凹槽(10)顶部具有一倒角坡面(17),所述第一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陈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