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156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更加稳定可靠,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与其下方及两端的建筑结构连接,包括建筑顶板、H型钢、卡扣件、第一连接龙骨、覆面龙骨和装饰板,卡扣件的卡接部与下翼板卡接,卡扣件的连接部位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第一连接龙骨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第一边板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覆面龙骨的一端与建筑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边板固定连接;装饰板在覆面龙骨远离H型钢的一侧与覆面龙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建筑物的梁结构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除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即采用钢结构全装配方式。其中,在钢结构全装配的建筑中,钢框架结构中的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其无法直接满足装饰需求。
[0003]目前,如图1所示,传统的H型钢梁围护结构包括H型钢01、装饰板材02、C型龙骨03以及用于支撑装饰板材02的U型龙骨04,U型龙骨04与装饰板材02连接,U型龙骨04之间通过C型龙骨03连接,U型龙骨04与建筑顶板05之间通过C型龙骨03连接。然而,H型钢01与装饰板材02、C型龙骨03以及U型龙骨04构成的维护组件之间未形成连接,结构稳定性及可靠性较低,抗震效果差;同时,龙骨用量较大,施工复杂,占用空间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更加稳定可靠,安全性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与其下方及两端的建筑结构连接,包括:建筑顶板;H型钢,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上翼板和下翼板的腹板;H型钢的两端用于连接墙体骨架,且上翼板与建筑顶板贴合;卡扣件,包括卡接部和连接部,卡接部与下翼板卡接,且连接部位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第一连接龙骨,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第一边板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覆面龙骨,覆面龙骨的一端与建筑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边板固定连接;装饰板,设置于覆面龙骨远离H型钢的一侧,且与覆面龙骨固定连接。
[0007]可选的,第一连接龙骨还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边板的端部和第二边板的端部连接,且第一边板与第二边板垂直;第一限位板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边板的中部,且与第二边板平行;覆面龙骨远离建筑顶板的一端卡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边板之间。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收边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不同侧;第一连接板与建筑顶板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与上翼板的下侧面贴合;第二连接龙骨,包括第三边板和第四边板,第三边板通过螺杆与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第四边板与覆面龙骨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第二连接龙骨还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三边板的端部和第四边板的端部连
接,且第三边板与第四边板垂直;第二限位板的端部连接在第三边板的中部,且与第四边板平行;覆面龙骨朝的远离第一连接龙骨的一端卡在第二限位板与第四边板之间。
[0010]可选的,卡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围成卡槽,卡槽与下翼板配合卡接;连接部为设置于第三卡板上的螺杆。
[0011]可选的,H型钢相对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对应设置有多个覆面龙骨,多个覆面龙骨沿H型钢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2]可选的,还包括防火涂层,防火涂层设置在H型钢的外表面。
[0013]可选的,还包括密封条,密封条用于密封装饰板与其上方的建筑顶板之间的缝隙和/或密封装饰板与其下方的建筑结构之间的缝隙。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卡扣件的卡接部与H型钢的下翼板卡接,卡扣件的连接部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与第一连接龙骨的第一边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龙骨的第二边板与覆面龙骨的底端固定连接,覆面龙骨的顶端与建筑顶板固定连接,装饰板设置于覆面龙骨远离H型钢的一侧,且与覆面龙骨固定连接。其中,装饰板与覆面龙骨的固定方式并不唯一,可采用螺钉固定,也可以采用粘接固定。由上述可知,卡扣件在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与第一连接龙骨连接,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龙骨与覆面龙骨连接并直接安装装饰板,这样的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沿腹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做的较小,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更加紧凑,有利于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与其下方建筑结构(砌筑墙)等宽,最大限度的节约使用空间。
[0015]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采用H型钢作为中心支柱,H型钢与其周向的维护组件以及墙体骨架均形成连接,H型钢、围护组件以及建筑结构(包括墙体骨架及建筑顶板)一体化,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性更高,具有防开裂优势及良好的抗震性能,避免地震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同时,各个部件之间安装方便,易于拆卸,能够体现出快速装配的优点;尤其是当装饰板与覆面龙骨的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钉等干法作业的固定方式连接时,安装过程全干法作业,操作步骤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所用的材料可以综合回收再利用,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同时,各个部件与H型钢之间的连接无需焊接,便于H型钢选材,且避免了焊接可能会对H型钢产生不利的影响,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截面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截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第一连接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收边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覆面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建造过程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的建造过程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0024]附图标记:
[0025]1‑
建筑顶板;2

H型钢;21

上翼板;22

下翼板;23

腹板;3

覆面龙骨;31

固定板;32

第一侧板;33

第二侧板;4

卡扣件;41

卡接部;411

第一卡板;412

第二卡板;413

第三
卡板;414

引导板;42

连接部;421

螺杆;422

第一挂板;423

第二挂板;424

第二挂钩;5

第一连接龙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与其下方及两端的建筑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顶板;H型钢,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以及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的腹板;所述H型钢的两端用于连接墙体骨架,且所述上翼板与所述建筑顶板贴合;卡扣件,包括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下翼板卡接,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之间;第一连接龙骨,包括第一边板和第二边板,所述第一边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覆面龙骨,所述覆面龙骨的一端与所述建筑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边板固定连接;装饰板,设置于所述覆面龙骨远离所述H型钢的一侧,且与所述覆面龙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龙骨还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边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边板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边板与所述第二边板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板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边板平行;所述覆面龙骨远离所述建筑顶板的一端卡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边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梁结构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边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不同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建筑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上翼板的下侧面贴合;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