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充填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11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8
本申请涉及一种矿井充填墙,其包括墙体、防护组件和用于对墙体进行加强的加强组件,所述墙体包括多层板砖组,多层所述板砖组叠放设置,且多层板砖组均包括多块第一板砖,同一层所述板砖组中的多块第一板砖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层所述板砖组中的第一板砖交错布置,所述防护组层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墙体的一侧,所述墙体的表面覆盖有水泥混凝土并水泥混凝土没过防护网和加强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水泥混凝土的使用,减少水泥混凝土凝结所需时间,最终达到缩短充填墙开始施工到起作用所需时间的目的。作用所需时间的目的。作用所需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充填墙


[0001]本申请涉及矿井填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矿井充填墙。

技术介绍

[0002]矿体中因开采而形成采空区,为了防止地表陷落,消除生产隐患,确保坑内作业人员安全,需及时而有计划的处理采空区。在对采空区进行处理时,经常采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充填墙是采矿后进行填充前的必要环节。
[0003]在相关技术中,充填墙包括浇筑层、防护层和加强层,浇筑层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80cm后的墙体,在墙体的单面覆盖一层无纺布,浇筑的墙体内布置一层钢筋网,待混凝土完全凝结后,代表充填墙完成施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时,主要靠水泥混凝土进行支撑,从而消耗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较长,进而存在有从对充填墙开始施工到充填墙完全可以起作用需要较长时间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从对充填墙开始施工到充填墙可以起作用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矿井充填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矿井充填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矿井充填墙,包括墙体、防护组件和用于对墙体进行加强的加强组件,所述墙体包括多层板砖组,多层所述板砖组叠放设置,且多层板砖组均包括多块第一板砖,同一层所述板砖组中的多块第一板砖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层所述板砖组中的第一板砖交错布置,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墙体的一侧,所述墙体的表面覆盖有水泥混凝土并水泥混凝土没过防护网和加强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时,先对墙体进行施工,将多块第一板砖排布在一起,继而使得单层的板砖组,然后再将多块第一板砖交错摆放在已经摆放好的第一板砖上,从而使得多层板砖组形成墙体,再将防护网安装在墙体上,再将加强组件进行安装,最后向墙体的外部涂抹水泥混凝土,同时使得水泥混凝土没过防护网和加强组件,进而达到减少水泥混凝土的使用,减少水泥混凝土凝结所需时间,最终达到缩短充填墙开始施工到起作用所需时间的目的。
[0009]可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网和多根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预埋进墙体中,所述加强网与多根连接杆卡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时,随着对墙体搭建将多根连接杆预埋进墙体中,墙体施工完成后,将防护网安装在墙体时,使得防护网刮在多根连接杆上,连接杆对防护网进行支撑,减少防护网掉落到地面的情况发生,然后对加强网进行安装,使得加强网与多跟连接杆卡接在一起,进而实现方便工作人员对防护网和加强网进行固定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加强网包括多根横杆和多根竖杆,多根所述横杆平行间隔布置,多根所述竖杆平行间歇布置,且多根所述横杆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竖杆垂直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完成后,加强网中的横杆和竖杆可以分别对墙体横向和竖向进行施加拉力,进而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减少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发生。
[0013]可选的,多根所述连接杆远离墙体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旋涡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内端与连接部的外端抵接,且所述连接部内部形成供横杆、竖杆容纳的空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加强网进行安装时,使得加强网上的多根横杆或多根竖杆对准连接部,然后朝向墙体所在的方向推加强网,继而使得加强网上的横杆或竖杆对连接部的内端进行驱动,从而使得连接部的内端朝向远离连接部外端的方向运动,同时使得加强网上的横杆或竖杆运动至连接部形成的空间中,连接部的内端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进而使得加强网上的横杆或竖杆稳定的停留在连接部的空间中,最终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加强网进行安装和增加加强网与墙体连接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形成的空间中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连接部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与连接部与自身内端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加强网进行安装时,加强网上的横杆或竖杆对连接部的内端进行挤压,继而使得连接部的内端对弹性杆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连接部的内端和外端之间形成开口,同时横杆或竖杆进入连接部的空间中,横杆或竖杆与弹性杆抵接,弹性杆恢复形变,进而使得弹性杆对连接部的内端进行驱动,使得连接部的内端和连接部的外端抵接的更紧,进而增加连接杆与加强网卡接时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强墩,所述加强墩和防护网位于墙体的同一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护网和加强网安装完成后,对加强墩进行施工,使得加强墩对墙体进行支撑,进而增强墙体所能承受的侧向力。
[0019]可选的,所述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均倾斜设置,且多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抵接,多根所述支撑杆和防护网位于墙体的同一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加强墩进行施工完成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继而使得支撑杆的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地面抵接,进而使得多根支撑杆对墙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加墙体所能承受的侧向力。
[0021]可选的,所述加强墩上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穿出加强墩并与多支撑杆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加强墩进行施工时,将辅助杆预埋进加强墩中,然后将辅助杆与多根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加强墩和多根支撑杆连为一体,进而增加加强墩和多根支撑杆的整体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墙体、第一板砖、防护网和加强组件,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时,先对墙体进行施工,将多块第一板砖排布在一起,继而使得单层的板砖组,然后再将多块第一板砖交错摆放在已经摆放好的第一板砖上,从而使得多层板砖组形成墙体,再将防护网安装在
墙体上,再将加强组件进行安装,最后向墙体的外部涂抹水泥混凝土,同时使得水泥混凝土没过防护网和加强组件,进而达到减少水泥混凝土的使用,减少水泥混凝土凝结所需时间,最终达到缩短充填墙开始施工到起作用所需时间的目的;
[0025]2.通过设置加强网和连接杆,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时,随着对墙体搭建将多根连接杆预埋进墙体中,墙体施工完成后,将防护网安装在墙体时,使得防护网刮在多根连接杆上,连接杆对防护网进行支撑,减少防护网掉落到地面的情况发生,然后对加强网进行安装,使得加强网与多跟连接杆卡接在一起,进而实现方便工作人员对防护网和加强网进行固定的效果;
[0026]3.通过设置横杆和竖杆,在对充填墙进行施工完成后,加强网中的横杆和竖杆可以分别对墙体横向和竖向进行施加拉力,进而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减少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矿井充填墙未施工水泥混凝土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矿井充填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连接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充填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00)、防护组件和用于对墙体(100)进行加强的加强组件(300),所述墙体(100)包括多层板砖组(110),多层所述板砖组(110)叠放设置,且多层板砖组(110)均包括多块第一板砖(111),同一层所述板砖组(110)中的多块第一板砖(111)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层所述板砖组(110)中的第一板砖(111)交错布置,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网(200),所述防护网(200)设置在墙体(100)一侧,所述墙体(100)的表面覆盖有水泥混凝土(400)并水泥混凝土(400)没过防护网(200)和加强组件(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充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300)包括加强网(310)和多根连接杆(320),多根所述连接杆(320)的一端预埋进墙体(100)中,所述加强网(310)与多根连接杆(320)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充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网(310)包括多根横杆(311)和多根竖杆(312),多根所述横杆(311)平行间隔布置,多根所述竖杆(312)平行间歇布置,且多根所述横杆(311)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竖杆(312)垂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充填墙,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连接杆(320)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帅吴阵雨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莱新铁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