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85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漏电断路器、设置在漏电断路器一侧的功能扩展基座和与功能扩展基座插接配合的辅助触头模块;所述辅助触头模块包括第三模块壳体、第三手柄和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内的辅助触头组,第三手柄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上,每组辅助触头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辅助动触头和辅助静触头,辅助动触头与第三手柄驱动相连;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第一手柄,与第三手柄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装配简便,动作可靠。动作可靠。动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断路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在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还可用于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和电动机不频繁启动。作为低压断路器的一个重要产品,漏电断路器一般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过欠压保护,漏电自检等功能,若用户还需要浪涌保护,分励脱扣,故障报警,故障显示,辅助触头等功能,传统实现方式是在配电箱里面重新接入一极具有该功能的附件,接线比较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装配简便,动作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其包括漏电断路器1、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的功能扩展基座2和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辅助触头模块3c;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包括第三模块壳体30c、第三手柄31c和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内的辅助触头组,第三手柄31c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每组辅助触头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辅助动触头320c和辅助静触头321c,辅助动触头320c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
[0006]优选的,每组所述辅助触头组均包括辅助动触头320c和分别设置在辅助动触头320c两侧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中,一个为常闭静触头,另一个为常开静触头。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还包括与辅助触头组一对一配合使用的辅助接线端子组,每组辅助接线端子组包括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一组辅助触头组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电连。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手柄31c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的第三转动部311c、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的第三拨动部310c以及与动触头320c驱动相连的第三安装部312c;所述第三拨动部310c和第三安装部312c分别设置在第三转动部311c的周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拨动部310c一端与第三转动部311c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卡槽3100c,第一手柄11b卡置于第三卡槽3100c内。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动触头320c包括辅助动触桥和辅助动触点,辅助动触桥包括辅助动触桥第一部和辅助动触桥第二部,辅助动触桥第二部一端与辅助动触桥第一部折弯相连,另一端设有辅助动触点;所述第三安装部312c包括触头卡槽3120c,第三安装部312c的位于触头卡槽3120c一侧的部分构成触桥限位台,辅助动触头第二部卡置于触头卡槽3120c
内,辅助动触头第一部和辅助动触头第二部分别位于触桥限位台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凵字形结构的模块插槽20,辅助触头模块3c从模块插槽20的凵字形结构的开口端插入或者从凵字形结构的一侧插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模块壳体30c包括第三导向筋,模块插槽20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槽,第三导向筋与导向槽配合使用。
[0013]优选的,所述辅助动触头320c一体成型,由片状弹性金属片弯折成V型结构,V型结构的两侧壁分别为所述的辅助动触桥第一部和辅助动触桥第二部,辅助动触桥第一部短于辅助动触桥第二部。
[0014]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装置,其辅助触头模块与功能扩展基座装配简便,实现了辅助动触头与漏电断路器的动触头的同步动作,为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功能扩展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漏电断路器和功能扩展基座的位置关系;
[0016]图2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L极电路的结构;
[0017]图3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漏电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0018]图4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功能扩展基座的基座电源端子的结构;
[0019]图5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N极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漏电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0020]图6是本技术漏电测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功能扩展基座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基座电源端子、开关件和基座线路板;
[0022]图8本技术功能扩展基座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基座电源端子、开关件、基座线路板和基座信号组件;
[0023]图9是本技术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三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技术功能扩展模块和功能扩展基座的第四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是本技术分励脱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第一模块罩壳的结构;
[0029]图15是本技术分励脱扣模块与基座信号组件、开关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是本技术自动重合闸模块与漏电断路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7是本技术自动重合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8是本技术辅助触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9是本技术第三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0是本技术故障报警指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1是本技术漏电断路器的电路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1

2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漏电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37]如图1、10

13所示,本技术漏电断路器装置,包括漏电断路器1、功能扩展基座2以及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功能扩展模块3。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断路器1和功能扩展基座2配合使用,漏电断路器1与功能扩展基座2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拆卸分体式结构。
[0038]优选的,如图1、10

13所示,所述功能扩展基座2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功能扩展基座2包括模块插槽20,功能扩展模块30插置在模块插槽20内。进一步的,如图1、10

13所示,所述漏电断路器装置还包括在功能扩展模块3插入模块插槽20过程中用于导向和限位功能扩展模块3的导向结构。进一步的,如图1、10

13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配合使用的导向筋和导向槽,其中一个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漏电断路器(1)、设置在漏电断路器(1)一侧的功能扩展基座(2)和与功能扩展基座(2)插接配合的辅助触头模块(3c);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包括第三模块壳体(30c)、第三手柄(31c)和至少一组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内的辅助触头组,第三手柄(31c)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每组辅助触头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辅助动触头(320c)和辅助静触头(321c),辅助动触头(320c)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所述漏电断路器(1)包括第一手柄(11b),与第三手柄(31c)驱动相连且同步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辅助触头组均包括辅助动触头(320c)和分别设置在辅助动触头(320c)两侧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中,一个为常闭静触头,另一个为常开静触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模块(3c)还包括与辅助触头组一对一配合使用的辅助接线端子组,每组辅助接线端子组包括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一组辅助触头组的两个辅助静触头(321c)电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柄(31c)包括枢转设置在第三模块壳体(30c)上的第三转动部(311c)、与第一手柄(11b)驱动相连的第三拨动部(310c)以及与动触头(320c)驱动相连的第三安装部(312c);所述第三拨动部(310c)和第三安装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江华马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