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034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能够提升振幅稳定性、减小衰减和减轻电缆重量,提升电缆形变弯曲场景应用,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线芯(1)、绝缘层(2)、外导体(3)、外屏蔽层(4)和护套层(5),所述绝缘层(2)为微孔聚四氟乙烯绕包于所述内导体线芯(1)形成的绝缘层,所述外导体(3)为复合自粘铝箔纵包于所述绝缘层(2)形成的螺旋管状结构,所述外屏蔽层(4)采用镀银铜丝交错编织并覆盖于所述外导体(3),所述护套层(5)围绕于所述外屏蔽层(4)的外层,具有振幅超级稳定,能承受多种复杂化形变,整体减重10%~20%,性价比高的优秀特点。秀特点。秀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因受5G市场天线总量增多拉动,电缆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我国工业通信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各地所推进的基本上为非独立组网的5G网络,预计明年我国正式大规模投入独立组网的5G网络。约80%的应用是在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今后更多高可靠、低时延和海量的机器连接应用的需求都需要依靠独立组网的5G来实现。5G的时代己经来临,军用、民用射频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元器件、测量仪表、仪器、通信设备的稳定化、精准化、模块化己经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0003]在当前日新月异的通信市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要提高系统射频性能指标,为高密集环境和复杂地形等网络覆盖问题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解决方案,这要求微波电缆不但要传输损耗低,性能稳定,更要求电缆对于外部环境承载的苛刻要求,以及更高的性价比。目前市面上一般电缆采用的是镀银铜丝或者镀银铜带作为外导体,此两种结构各有自己的优劣,前者加工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但性能不稳定,衰减及屏蔽泄露大;后者性能好,衰减小,性能稳定,但是加工麻烦,成本高,寿命低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能够提升振幅稳定性、减小衰减和减轻电缆重量,提升电缆形变弯曲场景应用。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线芯、绝缘层、外导体、外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为微孔聚四氟乙烯绕包于所述内导体线芯形成的绝缘层,所述外导体为复合自粘铝箔纵包于所述绝缘层形成的螺旋管状结构,所述外屏蔽层采用镀银铜丝交错编织并覆盖于所述外导体,所述护套层围绕于所述外屏蔽层的外层。
[0006]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微孔聚四氟乙烯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气孔。
[0007]优选地,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的发泡度为43%。
[0008]优选地,所述外导体的复合自粘铝箔采用AL+PET+EAA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复合自粘铝箔纵包的纵向重叠率大于1mm。
[0010]优选地,所述外屏蔽层在所述外导体上的覆盖率大于等于93%。
[0011]优选地,所述护套层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热塑形成的管状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内导体线芯为单芯镀银铜金属线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射频同轴电缆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层替代传统工艺的实芯聚四氟乙烯,微孔聚四氟乙烯相对于实芯聚四氟乙烯,其衰减小且性能稳定;采用的复合自粘铝箔替代传统工艺的中的编织外导体或者银带外导体,贴复性能更好,振幅更稳定,减重,形变更灵活;因此本技术的射频同轴电缆,具有振幅稳定性高、衰减小
和减重及形变弯曲灵活性以及性价比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严苛及狭小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6]其中,1

内导体线芯,2

绝缘层,3

外导体,4

外屏蔽层,5

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解释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属于低损、超级稳幅、经济型的射频同轴电缆,具体参见图1和图2,射频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线芯1、绝缘层2、外导体3、外屏蔽层4和护套层5,绝缘层2为微孔聚四氟乙烯绕包于内导体线芯1形成的绝缘层,外导体3为复合自粘铝箔纵包于绝缘层2形成的螺旋管状结构,外屏蔽层4采用镀银铜丝交错编织并覆盖于外导体3,护套层5围绕于外屏蔽层4的外层。
[0019]优选地,内导体线芯1采用单芯镀银铜金属线芯,该结构能够很好的提升电缆的稳定性及信号传输性。
[0020]优选地,绝缘层2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微孔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表面有规律的分布有多个气孔,且发泡度达到43%,特殊的微孔结构在降低损耗的同时又能够很好的提升性能的稳定性;相对于实芯聚四氟乙烯其衰减减小50~70%,其幅度稳定性提升50%。
[0021]优选地,外导体3的复合自粘铝箔采用AL+PET+EAA的结构形式,进行纵向重叠率大于1mm纵包,形成纵包螺旋管状结构,纵包螺旋管状结构是国际上贴覆契合度最高一种结构,有效的提升了电缆的振幅稳定性,减重达10%~20%,有效提升了形变弯曲灵活性,性价比高。
[0022]优选地,外屏蔽层4采用镀银铜丝交错编织并覆盖在外导体3上,且外屏蔽层4的覆盖率不小于93%,其在外导体3上形成一个紧密的屏蔽层,该编织外屏蔽层主要起到防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以及提高产品机械强度作用。
[0023]优选地,护套层5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热塑而成的管状结构,其围绕在编织外屏蔽的外层,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护套层5的材料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这种热塑性材料,使护套层5具有较为优秀的耐摩擦及机械性能、化学、潮气及耐不同环境的性能,其工作温度可以达到

55~165℃,起到保护电缆内导体线芯1的作用,确保了电缆内在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
[0024]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同轴电缆,具有振幅超级稳定,能承受多种复杂化形变,整体减重10%~20%,性价比高的优秀特点。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
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导体线芯(1)、绝缘层(2)、外导体(3)、外屏蔽层(4)和护套层(5),所述绝缘层(2)为微孔聚四氟乙烯绕包于所述内导体线芯(1)形成的绝缘层,所述外导体(3)为复合自粘铝箔纵包于所述绝缘层(2)形成的螺旋管状结构,所述外屏蔽层(4)采用镀银铜丝交错编织并覆盖于所述外导体(3),所述护套层(5)围绕于所述外屏蔽层(4)的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的微孔聚四氟乙烯的表面分布有多个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聚四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岗熊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友射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