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辨识系统功能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003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无线辨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包含:一显示装置,其机壳正面上设有一显示屏、一前面框、与一薄膜或薄膜按键覆罩在前面框表面上用以保护与/或操控所述的显示装置;与一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天线,其具有RFID天线的作用功能且形成一薄膜式结构;其中,利用所述的RFID天线的薄膜式结构,使其可平整贴合并隐藏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膜之间,以使所述的薄膜式RFID天线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达成完整的RFID天线功能,以增进显示装置的RFID使用功能,有利于促进显示装置的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并避免现有线圈式或印刷电路板式RFID天线无法与前面框结合使用的诸多缺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膜(或薄膜按键)之间平整贴合并隐藏设置一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RFID)天线, 以使薄膜式RFID天线具有完整的RFID天线功能,并使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 膜(或薄膜按键)之间达成全平面的设计功效。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电子产品,尤其是携带式电子产品,被广泛使用,如 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tablet/panelPC)、个人数字辅助器(PDA)、 条形码(barcode)辨识系统装置、无线辨识系统装置(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装置(GPS)等;其中,在工控领域中,平 板计算机是相当普遍的应用工具,其也可通过内建的无线传输功能,如无线局 域网络或蓝牙,以进一步及其它支持设备或应用系统结合使用。又在辨识的领域中,无线辨识系统(RFID)具有寿命长、安全性高、不会 受环境限制等优点,其与传统条形码辨识系统相比,还具有感应距离大、扫描 速率大(条形码巻标须一个一个辨识,而无线辨识系统甚至可同时处理200个以 上的标签)的优点,甚至被预测可取代一部分的条形码市场;而无线辨识系统 (RFID)的系统架构可分为电子巻标(tag)、读取机(reader)与系统应用三大部分, 其中,所述的读取机(reader)上须设置无线辨识系统(RFID )天线,而其工作原 理包括电i兹感应方式和微波方式两种, 一般而言电波都无法通过金属,但电波 可通过转折方式形成磁场;因此, 一般的RFID天线的设计受限于磁场须避开任 何有可能造成磁场无法行成的屏蔽效应,致RFID天线大部分以外露型较为普 遍,也就是当显示装置如读取机(reader)的机壳(如前面框)以金属材制成时, RFID天线即设置在显示装置如读取机(reader)的金属材机壳(如前面框)的外部, 以避免因所述的金属材机壳(如前面框)所造成的屏蔽效应而失去RFID天线功 能。又一RFID天线基本上须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否则弯曲的RFID天线可能导致感应距离与频率的改变而影响RFID的^f吏用功能;目前大部分的现有RFID 天线都是利用传统的线圏或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做成,基本上已没有RFID 天线支撑强度是否足够的问题,但现有的线圈式或印刷电路板(PCB)式RFID 天线的体积相对较大(如厚度较大),相对地使其不容易隐藏设置,当为避免 屏蔽效应而须将RFID天线设置在显示装置的金属材机壳(如前面框)的外部时, 如是直接设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上,则现有的线圈式或印刷电路板(PCB)式 RFID天线势必会破坏显示装置的外观设计;又如另设一壳体以容装所述的RFID 天线,则又浪费壳体的制造与材料成本,且会另外增加显示装置与RFID天线壳 体之间的连接线,不但造成外观、安装、防水等其它相关问题,也不利于目前 电子产品趋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由于各辨识系统一般是另配置一计算机装置以及其它应用系统结合使用, 如无线辨识系统(RFID)可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防火墙等技术, 以提供全自动安全便利的实时监控系统功能;因此, 一计算机装置与无线辨识 系统(RFID)等产品之间常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机会与需要,如利用 一平板计算机 与 一无线辨识系统(RFID)结合使用,即可通过所述的平板计算机的系统功能进 一步及其它应用系统结合使用,使无线辨识系统(RFID)所辨识的相关数据显示 在平板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供使用者观看与操作,或进一步通过平板计算机内建 的无线传输功能如无线局域网络或蓝牙而将辨识数据传输至其它支持设备如控 管用主机等。然,当 一显示装置如平板计算机欲与 一无线辨识系统(RFID)结合使用时, 无线辨识系统(RFID)的系统电路可与平板计算机的系统电路整合并设在平板计 算机机体内部,此利用目前的电子技术可达成,但所述的无线辨识系统(RFID) 天线的安装设置即会遭遇前述的诸多问题与困难,如若利用现有传统的线圏 式或印刷电路板式RFID天线则有体积较大(如厚度较大)不容易隐藏设置的问 题;若将RFID天线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机壳(如前面框)内部则有屏蔽效应的问 题;若将RFID天线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机体(如前面框)外部则有破坏显示装置 的外观设计、安装与材料成本增加、防水等额外问题,且不利于目前电子产品 趋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而本创作具有无线辨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 示装置即是针对一显示装置如平板计算机与一无线辨识系统(RFID)结合使用的 需要性,并同时解决前述在结合使用时的诸多问题,而设计完成,以使显示装 置如平板计算机与无线辨识系统(RFID)达成简易结合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辨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示 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辨 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包含 一显示装置如平板计算机或RFID 显示器,其机壳正面上上至少设有一显示屏、 一前面框、与一薄膜(membrane) 或薄膜按键(membrane key)覆罩在前面框表面上用以保护与/或操控所述的显示 装置;与一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RFID)天线,其具有RFID天线的作用功能且形 成一薄膜式结构;其中,利用所述的RFID天线的薄膜式结构,使其可平整贴合 并隐藏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膜(或薄膜按键)之间,以使所述的薄膜 式RFID天线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达成完整的RFID天线功能,以增进显示装 置的RFID使用功能,使显示装置与无线辨识系统(RFID)达成简易结合使用的功 效;其中,所述的无线辨识系统(RFID)薄膜式天线是通过其薄膜式结构而可 隐藏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膜(或薄膜按键)之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有效地缩小结合后整体的体积,符合电子产品趋于轻、薄、短小的 设计要求;<2>既可取代现有RFID天线大都以传统的线圈或印刷电路板(PCB)设 计做成的结构,且具有完整的天线功能;<3>不会破坏显示装置原有的正面外观,也保持薄膜既有的防水功能,也 不需另作一构体以容设RFID天线致与显示装置机体分开,因此可简化结构与减 少构件,相对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显示装置的量产化并提升市场竟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具有无线辨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 置;ll-机体;12-显示屏;13-前面框;14-薄膜;15-(薄膜)按键;16-穿槽; 20-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RFID)天线;21 -排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其分别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与组合示意图。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无线辨识系统(RFID)功能的显示装置1,主要包 含一显示装置10与一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RFID)天线20,其中,所述的显示装 置10是指一般具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如平板计算机(tab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无线辨识系统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包含一显示装置与一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显示装置,其是一机体,所述的机体内部设置系统电路,机体外部正面上至少设有一显示屏、一前面框与一薄膜,所述的前面框是一外框体,用以框设在 所述机体正面上显示屏的外围并构成一体式结构体;所述的薄膜是覆罩在前面框表面上以保护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的薄膜式无线辨识系统天线,其具有无线辨识系统天线的作用功能并形成一薄膜式结构,且平整贴合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前面框与薄膜之间,并通过连 接用排线穿过机体正面的前面框对应的穿槽,用以连接至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机体内部的系统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磐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