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包括一侧开口的车床、用于闭合车床开口的防护门、设置于车床上的数控装置、安装于车床内的夹料装置、安装于车床内的车削装置以及安装于车床内的冷却机构,所述车床内设置有防止碎屑飞溅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弧形网罩以及与第一弧形网罩铰接的第二弧形网罩,所述第一弧形网罩两端分别与车床两侧的侧壁固定,所述夹料装置、车削装置以及冷却机构均位于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围成的空间内。本申请中,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的空间并将工件包围,以此对加工产生的碎屑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加工碎屑在车床内四处飞溅的概率,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
[0001]本申请涉及车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0002]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0003]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054965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包括车床,所述车床上安装有车削装置和夹料装置,所述车床一侧安装有防护门,所述车床上安装有数控装置、探照灯、警报器和压力表,且所述车床底部安装有底架,所述防护门上安装有观察窗和把手,所述数控装置上安装有数控操作面板和数控装置开关,所述底架上安装有废料收集盘,且所述底架底部安装有滚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上述数控车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加工碎屑,这些加工碎屑容易在车床上四处飞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加工碎屑在车床上四处飞溅的概率,减小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包括一侧开口的车床、用于闭合车床开口的防护门、设置于车床上的数控装置、安装于车床内的夹料装置、安装于车床内的车削装置以及安装于车床内的冷却机构,所述车床内设置有防止碎屑飞溅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弧形网罩以及与第一弧形网罩铰接的第二弧形网罩,所述第一弧形网罩两端分别与车床两侧的侧壁固定,所述夹料装置、车削装置以及冷却机构均位于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围成的空间内。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时,夹料装置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车削装置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的空间并将工件包围,以此对加工产生的碎屑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加工碎屑在车床内四处飞溅的概率,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之间的铰接轴位于第一弧形网罩顶部,所述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上共同安装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与第一弧形网罩底部固定的第一磁块以及与第二弧形网罩底部固定的第二磁块,且所述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磁性相吸。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弧形网罩的顶部与第一弧形网罩铰接,第二弧形网罩底部的第二磁块与第一弧形网罩底部的第一磁块磁性相吸,以此增强了第一弧形网罩与
第二弧形网罩在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当工件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对第二弧形网罩施力,以此使得第二弧形网罩绕第二弧形网罩的铰接轴转动,即可对第二弧形网罩与第一弧形网罩围成空间内的碎屑进行清理。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上还共同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与第一弧形网罩底部固定的弯折杆、与弯折杆端部固定的圆环体、与第二弧形网罩底部固定的连接杆、与连接杆下端固定的套管以及贯穿设置于圆环体上并与套管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头部的外接圆面积大于圆环体的内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增强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工作人员只需将螺栓贯穿圆环体后,将螺栓与套管螺纹连接即可。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网罩底部固定有连接螺栓的细绳。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与第二弧形网罩底部之间通过细绳连接,以此降低了螺栓遗失的概率。
[0015]可选的,所述车床内安装有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车床顶部的转动轴以及连接转动轴与第二弧形网罩的起吊绳,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第二弧形网罩铰接轴的轴线平行,所述驱动组件可驱使转动轴转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打开第二弧形网罩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组件驱使转动轴转动,以此使得起吊绳向上拉动第二弧形网罩,并使得第二弧形网罩绕其铰接轴转动,从而便于第二弧形网罩开启,以便工作人员对第二弧形网罩与第一弧形网罩拦截的碎屑进行清理。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车床顶部上的电机、固定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驱动组件驱使转动轴转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以此使得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转动轴均转动,从而便于起吊绳在转动轴上绕紧,以便起吊绳拉开第二弧形网罩。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网罩边缘固定有多个限位环,所述起吊绳依次穿过多个限位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对起吊绳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起吊绳在拉开第二弧形网罩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概率。
[0021]可选的,所述车床内安装有碎屑收集机构,所述碎屑收集机构包括与车床内壁固定的导向网板、与车床内壁固定的环形板体以及安装于环形板体上的收纳盒,所述导向网板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递减,所述环形板体以及收纳盒均设有两个并关于导向网板对称设置,所述收纳盒的上端开口与导向网板远离导向网板中部的一端平齐,所述收纳盒的侧壁以及底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渗水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冷却结构进行降温,冷却液由第一弧形网罩以及第二弧形网罩上的网孔滴落,随后由导向网板上的网孔滴落至车床的内底壁上,第二弧形网罩开启后,碎屑沿导向网板顶部的倾斜面滚落至收集盒内,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碎屑集中清理。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本申请中,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共同围成一个环形的空间并将工件包围,以此对加工产生的碎屑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加工碎屑在车床内四处飞溅的概率,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清理难度;
[0025]本申请中,工作人员将螺栓贯穿圆环体,并将螺栓与套管螺纹连接后,螺栓头部对圆环体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增强了第一弧形网罩与第二弧形网罩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26]本申请中,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液由第一弧形网罩以及第二弧形网罩上的网孔滴落,随后由导向网板上的网孔滴落至车床的内底壁上,第二弧形网罩开启后,碎屑沿导向网板顶部的倾斜面滚落至收集盒内,以便工作人员集中清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的剖视图。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车床;11、防护门;12、固定板;13、排液管;2、数控装置;3、夹料装置;4、车削装置;5、冷却机构;6、防护机构;61、第一弧形网罩;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包括一侧开口的车床(1)、用于闭合车床(1)开口的防护门(11)、设置于车床(1)上的数控装置(2)、安装于车床(1)内的夹料装置(3)、安装于车床(1)内的车削装置(4)以及安装于车床(1)内的冷却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1)内设置有防止碎屑飞溅的防护机构(6),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第一弧形网罩(61)以及与第一弧形网罩(61)铰接的第二弧形网罩(62),所述第一弧形网罩(61)两端分别与车床(1)两侧的侧壁固定,所述夹料装置(3)、车削装置(4)以及冷却机构(5)均位于第一弧形网罩(61)与第二弧形网罩(62)围成的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网罩(61)与第二弧形网罩(62)之间的铰接轴位于第一弧形网罩(61)顶部,所述第一弧形网罩(61)与第二弧形网罩(62)上共同安装有吸附组件(9),所述吸附组件(9)包括与第一弧形网罩(61)底部固定的第一磁块(91)以及与第二弧形网罩(62)底部固定的第二磁块(92),且所述第二磁块(92)与第一磁块(91)磁性相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清理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网罩(61)与第二弧形网罩(62)上还共同安装有加固组件(10),所述加固组件(10)包括与第一弧形网罩(61)底部固定的弯折杆(101)、与弯折杆(101)端部固定的圆环体(102)、与第二弧形网罩(62)底部固定的连接杆(103)、与连接杆(103)下端固定的套管(104)以及贯穿设置于圆环体(102)上并与套管(104)螺纹连接的螺栓(105),所述螺栓(105)头部的外接圆面积大于圆环体(102)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兰英,陈卫华,陆晔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超翔机电设备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