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47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墩柱、上抱箍、下抱箍、橡胶垫层、液压千斤顶,所述下抱箍设置在墩柱的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设置在下抱箍的正上方;所述液压千斤顶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墩柱两侧、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液压千斤顶底部设置在下抱箍拼装耳上端面;上抱箍与下抱箍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千斤顶的有效行程;上抱箍上方的墩柱设置有上划线,下抱箍下方的墩柱上设置有下划线;墩柱与上抱箍之间、墩柱与下抱箍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层。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便宜、可提高施工效率。检测所得出的结果均为实际工况下的结果,结果快捷、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抱箍法施工是在墩柱上安装抱箍,利用抱箍与立柱之间的摩擦力,承受盖梁施工全部荷载。抱箍法施工能节省支架,操作简单,需要劳动力少,相对满堂支架法具有明显优势。但要求抱箍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而不变形、不滑落。
[0003]为了保证盖梁施工安全,在实际施工前每榀盖梁均需进行抱箍承载力验证,现有抱箍承载力检测方法用砝码堆载法。该方法采用吊车吊运与施工荷载大小相等的砝码,检测抱箍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为高空作业。该检测方法从加载开始到检验合格,最后卸掉荷载砝码,一般需要3

7天时间,检测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且因距离地面较高,实物荷载大,若抱箍承载力不足,会发生底模坍塌及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要解决现阶段的常规堆载预压耗费时间长,施工成本高,危险性较大、施工安全隐患大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墩柱1、上抱箍2、下抱箍4、橡胶垫层、液压千斤顶3,所述下抱箍4设置在墩柱1的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设置在下抱箍4的正上方;
[0006]所述液压千斤顶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墩柱1两侧、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液压千斤顶3底部设置在下抱箍4拼装耳上端面;
[0007]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千斤顶3的有效行程;
[0008]上抱箍2上方的墩柱1设置有上划线5,下抱箍4下方的墩柱1上设置有下划线6;
[0009]墩柱1与上抱箍2之间、墩柱1与下抱箍4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层。
[0010]进一步,上抱箍2和下抱箍4的型号相同。
[0011]进一步,上抱箍2上方距上划线5的距离为:500mm,下抱箍4下方距下划线6的距离为:500mm。
[0012]进一步,上抱箍2与下抱箍4均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0013]进一步,高强螺栓的型号为M27。
[0014]进一步,上抱箍2和下抱箍4均采用钢板材质;钢板厚度至少为12mm。
[0015]进一步,橡胶垫层的厚度至少为10mm。
[0016]进一步,液压千斤顶3为带表可读液压千斤顶。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1,本技术提供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便宜、可提高施工效率。检测所得出的结果均为实际工况下的结果,结果快捷、方便。
[0019]2,本技术提供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检验方法省去了运输和吊运砝码,不
需要大型机械,不受工作面限制,操作安全可靠、无安全隐患;因墩柱上仅有抱箍和液压千斤顶,即使抱箍不满足承荷要求也不会造成人员伤害。
[00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施工流程图。
[0024]附图标记:1

墩柱;2

上抱箍;3

液压千斤顶;4

下抱箍;5

上划线;6

下划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墩柱1、上抱箍2、下抱箍4、橡胶垫层、带表可读液压千斤顶3,所述下抱箍4设置在墩柱1的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设置在下抱箍4的正上方;所述液压千斤顶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墩柱1两侧、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液压千斤顶3底部设置在下抱箍4拼装耳上端面;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千斤顶3的有效行程;上抱箍2上方的墩柱1设置有上划线5,下抱箍4下方的墩柱1上设置有下划线6;墩柱1与上抱箍2之间、墩柱1与下抱箍4之间均设置有至少10mm的橡胶垫层。
[0027]其中,上抱箍2和下抱箍4的型号相同。上抱箍2上方距上划线5的距离为:500mm,下抱箍4下方距下划线6的距离为:500mm。上抱箍2与下抱箍4均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0028]参见图2所示,利用上述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进行检测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9]步骤一,施工准备,施工前熟悉相关图纸及施工规范,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0030]步骤二,墩柱1顶凿毛:待墩柱1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墩柱1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鲜混凝土,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
[0031]步骤三,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标高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标高计算并标记出抱箍安装高度;
[0032]步骤四,安装抱箍:在同一墩柱1上安装上抱箍2和下抱箍4,下抱箍4安装在抱箍法盖梁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安装在下抱箍4正上方、并在液压千斤顶3有效行程内;
[0033]具体包括:
[0034]安装下抱箍4,利用抱箍握紧墩柱1产生的摩擦力来承担盖梁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s1,为了提高墩柱1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1混凝土面进行保护,在墩柱1与抱箍之间设一层10mm厚的橡胶垫;
[0035]s2,抱箍采用12mm钢板,连接钢板采用20mm钢板,加强筋采用12mm钢板加工制作。
[0036]制作要求:主板与连接板/加强筋连接处均须两面满焊,连接螺栓采用M27高强螺栓(10.9级);每个连接处设连接螺栓5排,每排2个,两边对称布置,每个抱箍共5*2*2=20个高强螺栓。上抱箍2安装同承重抱箍安装。
[0037]步骤五,划标记线:分别在圆形墩柱1上抱箍2上方、下抱箍4下方划出标线,量测上方标线距上抱箍2顶缘距离、下方标线距下抱箍4底缘距离;
[0038]步骤六,液压千斤顶3安装、加压:
[0039]s1,将2台液压千斤顶3分别设置在下抱箍4两侧拼装耳上端,同时启动2台液压千斤顶3,使液压千斤顶3活塞顶面与上抱箍2紧密接触在一起;
[0040]s2,开始进行初始应力施加,使得压力表表盘压力值为理论值的60%时,待荷载稳定
[0041]1‑
2min后,如果抱箍未发生变化,再开始均匀缓慢施加荷载,待压力表表盘压力达到理论值的80%时,荷载稳定1

2min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墩柱(1)、上抱箍(2)、下抱箍(4)、橡胶垫层、液压千斤顶(3),所述下抱箍(4)设置在墩柱(1)的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设置在下抱箍(4)的正上方;所述液压千斤顶(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墩柱(1)两侧、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液压千斤顶(3)底部设置在下抱箍(4)拼装耳上端面;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千斤顶(3)的有效行程;上抱箍(2)上方的墩柱(1)设置有上划线(5),下抱箍(4)下方的墩柱(1)上设置有下划线(6);墩柱(1)与上抱箍(2)之间、墩柱(1)与下抱箍(4)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抱箍(2)和下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梅晓丽程杭杨柳祁明军张海波许鹏李广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